中学数学研究-陕130174利用学生解题时的纠结点做好解题教学

中学数学研究-陕130174利用学生解题时的纠结点做好解题教学

ID:36165909

大小:121.0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6

中学数学研究-陕130174利用学生解题时的纠结点做好解题教学_第1页
中学数学研究-陕130174利用学生解题时的纠结点做好解题教学_第2页
中学数学研究-陕130174利用学生解题时的纠结点做好解题教学_第3页
中学数学研究-陕130174利用学生解题时的纠结点做好解题教学_第4页
中学数学研究-陕130174利用学生解题时的纠结点做好解题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研究-陕130174利用学生解题时的纠结点做好解题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料编号1461012北京圆锥曲线椭圆王文英发表在陕130174上属于高考、考试、探究题为《利用学生解题时的纠结点做好解题教学》面对新问题,就学生而言,难在哪里?一是因陌生而“难”,二是因为深化对概念的考査,学生因定型的技能无用武之地而“难怎样解决新问题?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详细地列出了面对新问题,作为解题者的我们,该如何合理、充分地用好各种资源,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笔者结合一次习题课的课堂实录,谈一谈解题教学.1教解题程序模仿.学生对解析几何的本质、核心思想一知半解,必然难以应对鲜活的、富有挑战性的题目.更不利于其形成全面的数学理解.教师:你怎么想到要联立

2、方程组?(此问题的意图:盘点已知条件,看看条件是什么,是否够用)学生:根据条件“直线.V=^r+4与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M、N”,要联立方程组.教师:很好,求判别式、韦达定理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解题的指向性)学生:教师:我们再回头看看题目,本题让我们求什么?(此问题的意图:养成“从结论人手”的分析习惯,看看要求什么)学生:证明三点共线.教师:刚才我们由方程组得到坐标关系,那么,三点共线与坐标有联系吗?(此问题的意图:找到条件与结论的联系)学生:……教师:我们再盘点一下已知和结论.(此问题的意图:进行等价转化.数学解题就是化简和等价转化的过程,已知条件怎么转化?向何处转

3、化?几何条件转化为代数条件,就是最常见的转化,另外,就是已知向解题的目的是为了理解概念、熟悉知识、掌握方法、领会思想、发展思维、学会思考,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面对一个新的问题,该怎样一步一步地分析,该怎样去转化,等等.但是,分析得好不等于就已经做出来了,要完成解题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解题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新问题,教师再适时介人,帮助学生克服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学生一道走向终点.引导学生每次解题时,第一步:先审题,而后向自己发问(反复读题,文字多的问题可先读结论),让我求什么?条件是什么?够用吗?把书合上,还能把它们口述出来吗?试着结合条件画出

4、一个示意图,此问题属于哪方面的数学知识,是函数问题、解三角形问题、数列问题、立体几何问题、解析几何问题?第二步:找到条件与结论的联系(桥梁),找到关键词,如取值范围等,联想相关定理、公式、概念;结合结论,联想相似的问题并利用之;试着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找出此问题的等价命题),能否把条件或结论特殊化?解题时是否把所有条件都用全?是否还有隐含条件没用上?选择所用知识(如求线段长可用三角函数,可用距离公式、余弦定理);第三步:具体求解过程,检验每一步运算是否合理、正确;解不下去时,问自己:我还能往下再算一步吗?第四步,解题后反思,总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

5、不复也长此下去,随时训练,让学生的解题思维习惯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