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64834
大小:28.8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中学数学研究-上051000让数学课远离虚伪的美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料编号5853评课童晓群发表在上051000上属于教法、辅导、教研题为《让数学课远离虚伪的美丽》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课堂生机勃勃.但是,我们在看到很多教师大胆创新、追求教学风格的同时,也会发现不少教师缺乏理论学习与分析,盲目追随攀比与模仿,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这种虚伪的美丽,表面上可能一时给人以新鲜之感,实则把数学教学改革引入误区.以下几种情况比较突出.一、千篇一律的情境设计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近几年来,笔者听了许多课例,几乎全是千篇一律的情境设置.因此,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情境设置”是否应当被看成数学教学中引入课程内容
2、的惟一合理的方法,以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采取其他的方法?案例1.教学内容:棱柱;学生:高一年级.为了引出“棱柱”这一概念,施教者在课前休息时,播放了一段风光片“象山花呑岛的石林”(有许多大小石柱).开课后,老师又展示了生活中许多关于棱柱的图片,其中有建筑物、生活用品等.最后老师问学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在得到了“棱柱”这一老师最渴望得到的回答后,再要求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讨论,举几个现实生活中有关棱柱的模型.一时间,“橡皮擦”、“粉笔盒”、“电视机”、……,铺天盖地而来,整堂课气氛非常活跃.最后师生一起讨论得出这些几何体的共性“棱柱”的定义.上述的教学处理,无疑会让学生感到有趣
3、和新鲜.但是,由于“棱柱”的概念,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因此,“有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幻灯片,让学生感受棱柱的实际模型?”笔者认为:(1)一个好的情境应该始终贯穿于教学内容,而本例设计的教学情境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即仅仅满足于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没有深层次的挖掘与反思.(2)我们不能狭隘地把数学活动理解成最低层次的情境教学.在本例中,情境的设置冲淡了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本节课应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倘若我们在上课时单刀直入地提出:“你们知道什么叫棱柱吗?”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把头脑中朦胧藏匿的棱柱概念凸现出来,我们
4、用“画图形表述你脑中的棱柱体一用文字描述你脑中的棱柱体_用数学语言定义你脑中的棱柱体”这三部曲来构建我们课堂主框架,无疑这样的设计能更好地体现教学活动的高效性.二、流于表层的合作学习对于合作学习的提倡,这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又一主要特征,但事实上,目前有许多老师所使用的合作学习(特别是公开课),仅仅流于表层,部分教师甚至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以此换得课堂上的热热闹闹.案例2.教学内容:中位数与众数;学生:初二年级.授课者以阿冲应聘为情景:阿冲得到两公苛的月工资报表如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说明理由,最后师生共同研究得出中位数与众数
5、的概念,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无庸置疑,这是一个融“生活化”与“数学化”为一体的优秀的情境设置,有利于学生经历观察、感受、思辨、决策等过程.在思考、探索、交流过程中获得对概念的体验和理解.然而,在为这个情境设置叫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意识到:第一、合作交流具有多种形式,我们不要动辄搞小组讨论,有些问题无法经过讨论统一的无需进行小组讨论.本例中,因为评判的标准不同,选择的结果就不同,笔者参加的小组就有两位同学,一位相信自己的能力,将来必当经理而选择乙公苛,另一位同学认为初进公苛必定拿该公苛的最低档工资而选择甲公苛,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第二、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明确分工,互助性学
6、习的基础上.在本例中,由于讨论的内容是浅层次的、低水平的决策,缺少互助性学习的素材,因此,给人以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最后汇报时,由几个成绩好一点的学生说了算,以小老师代替大老师,长此以往,会造成新的两极分化.第三、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没有经过个体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新.本例中,若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根据交流的观点,实行“同质分组”,各组自找标准,论证自己的决策正确,这样的小组讨论,其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三、苍白无力的数学文化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新教材提倡体现数学
7、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谈到数学文化,往往只联想到数学史.宏观地观察数学,从历史上考察数学的进步,确实是揭示数学文化层面的重要途径,但是,除了这种宏观的历史考察之外,我们恰恰忽视了微观的一面,即从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中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案例3.教学内容: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学生:高一'年级.为了突出数学文化的严谨性,教师设置了如下的情境:前苏联教材对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给出了以下证明方法:试讨论以上证明正确吗?事实上,以上的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