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美真糟课前说课

真美真糟课前说课

ID:36111391

大小:40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6

真美真糟课前说课_第1页
真美真糟课前说课_第2页
真美真糟课前说课_第3页
真美真糟课前说课_第4页
真美真糟课前说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美真糟课前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校本科研四期工程“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系列活动——业务领导示范课课前说课学科语文说课教师于迎霞说课时间9.7教学目标1、朗读时,能够读出爸爸妈妈评价时不同的语气。2、能够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够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说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3、能说出父母不同方式的爱对儿女成长的作用。目标确立依据新课标中指出,小学高年段在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小学高年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针对文章在写法上采用动静结合的描写特点,单元训练重

2、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父母不同形式的爱。难点领悟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含义。重难点确立依据《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获得所依靠的就是学生在读中的体验和感知。7说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非常有意思。板书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学生读题。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从没有见过,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一定有许多问题想提,现在请大家畅所欲言。(预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什么

3、要加引号?“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意思截然相反,不是自相矛盾吗?为什么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两种极端的断言?……)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1.带着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在每一小节前面标上阿拉伯数字。2.出示6个生字:腼腆誊版歧谨(学生自由练读,师分两行指名读,再集体读)。出示词语:兴奋 誊写 皱眉 谨慎 歧途 出版 腼腆(学生自由读,再集体读。) 3.学生齐读课题。大家已经读了故事,想想题目为什么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上面加引号?(因为是人物说的话,所以要加引号。)“精彩极了”谁说的?(母亲)随机板书;“糟糕透了”谁说的?(父亲)随机板书。简要说说

4、故事内容。三、品读课文,体味真情71.读好首尾段落⑴教师范读第一段,然后指名读,通过评议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兴(xīng)奋”,读出母亲激动、兴奋的表情、话语和动作。⑵指名读最后一段,通过评议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读出情感。2.练读对话,走进人物心里⑴两个极端的断言放在一起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写的。现在读一读课文中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想想不同人物的语言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学生自由读。⑵指多名学生读课文人物的语言,即时加以评点⑶写人物语言有四种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面;提示语省略了。用四种形式的人物语言,文章有变化才好。是否3.品读

5、重点句,领会慈母严父⑴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分别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说的?(指名说,要求说具体)⑵对同一首诗,却有这两个极端的断言。到底谁说得对?为什么?①出示: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齐读)②评价尽管不一样,但都是对巴迪的爱,为什么?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不同的评价都是对他的爱。③交流母亲爱他: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的嚷着……“他需要鼓励。”母亲还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7父亲爱他:不想让他太骄傲出示:我越来越体会到

6、我当初是多么幸运。④母亲是鼓励,不断地激励;父亲是鞭策,别骄傲别自满。不同的出发点,殊途同归,都是为了爱(板书:爱),再读句子: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而正因为有了爱,父亲的爱,母亲的爱,使他走向成功。(板书:走向成功)⑤哪句话写出了他的成功?(生读: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⑥师简介作者巴迪。4.背诵最后一段⑴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有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长大后他正确认识到母亲是慈母,父亲是严父,都是为了让他走向成功。自由读最后一自然段。⑵指导读背指名读→师范读→

7、指名演读两种声音交织→师生同背→指名背诵四、联系生活,内化情感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出发点都是爱。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像母亲这样的爱有吗?父亲的爱,那种类似“糟糕透了”的爱,有吗?指名说2.总结:就是这样。在“我”童年的时候父母对自己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评价,尤其是父亲的话并不能完全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7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的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作者不仅认识到两种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精彩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