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

ID:36032514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教是为了不教”_第1页
“教是为了不教”_第2页
“教是为了不教”_第3页
“教是为了不教”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是为了不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吕淑湘先生也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所以教师与其授学生“鱼”不如授他们“渔”。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保证。教育如能对学生培养起良好的习惯,学生就能轻松地游到理想的彼岸,老师也能轻轻松松地教语文了。为了能轻松教学,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一、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自觉、主动的预习习惯,是学习的“原动力”,只有使学生主动开发“潜力”,才会使他们将学习变成自觉行为。每接到一个新班级,我首先指导学生如

2、何进行预习:一拿到课题,首先想,我从课题中想知道什么,通过看、想、说、问,把自己带入课文,通过自己的阅读来验证自己猜测的对不对及自己想知道的答案课文中是否有?在哪里?其次,读完课文,我知道了什么?第三,读完课文,我还有什么不懂,并做好笔记,便于上课时和同学、老师交流。这三点预习要求一提出,学生为了快点掌握故事的来龙去脉,就会聚精会神,进入如饥似渴的状态,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为了更深一层的预习,有时,我让学生在预习后给同学或设置作业题,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答案,看看谁的作业题能难倒老师。为了考倒老师,学生预习时可是花了一番心思

3、,这样自己感觉哪里有疑问,哪里难理解的,也都心中有数。这样一来,经过预习的学生学习起来就有了思路,学得既轻松又乐学,学习效果当然好了。但这种自觉、主动的预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每准备上一节课前,都要求学生按要求去预习,并及时督促、变着法子激励、引导,避免了预习流于形式,或变成无奈的应付,痛苦的负担。我每带一个班级,只要经过半个学期的训练,学生都能养成自觉预习的好习惯,上起课来也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新词时,要学会查字典、词典等一般性的工具书;碰到课文中

4、难解注释或不通之处,要会查阅特殊工具书,以便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自学能力。学习新课前,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和老师的要求进行预习。学完一篇课文后,再作一番梳理,检查自己是否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可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听课效率。要求学生平常阅读大量课外书籍,快速浏览报刊杂志,拓宽视野,熟读、背诵优美的文章以及古典诗词,这样可使学生咀嚼语言的魅力,体味高尚的情趣,感知多样的艺术特色。可以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增强对语言的感悟力以及文学鉴赏力。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至理之言。我们应教给学生用多种符号在所读书

5、上做标记,然后根据符号归类、识记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评点写批语。在课外阅读时,做卡片,作文摘。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多提问题,耐心探究问题,要不耻下问。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勤学精神,增强思维的独创性。二、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勤思善问,“打打破砂锅问到底”,才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为了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首先,我要鼓励学生“敢问”。传统教学总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容易处

6、于被动,受到压抑,产生一种上课就是答问的定势。要从教师“问”逐步过渡到学生的“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激发学生提问的勇气,为他们创造研究探讨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运用各种手段激励学生发问,质疑。在课堂上,我经常给学生展示提问的机会,只要他们提出的问题,我都及时给予肯定,提出好的问题,我会发内心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赞赏他们:“这问题提得太妙了!”“你可真会提问题!”,学生常得到我的鼓励,平时上课都争着问,那场面堪称“壮观”。其次,我紧扣教材训练学生“会问”、“善问”。学生提完问题后,我常让学生评一评

7、哪些问题提得好,为什么好。这样既调动学生积极性,也锻炼思维能力,经过这样长期训练,学生“不会提”、“提不好”的顾虑没有了,“乱提”也就渐渐纳入预定的教学轨道。其后,为了激起学生兴趣,我常请学生帮忙:“谁能帮解决这个问题?”“谢谢你的帮忙!”就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回答问题的热情高涨,回答问题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其他学生一听可来劲了,都跃跃欲试。在学生回答问题中,同学们进行讨论、争论,最终达到通过合作自行解决。教师、学生有价值的问题或许会使学生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苦闷之中,而或成为激起激烈争论的“导火索”,但教育的佳境也在

8、于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三、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崔峦在一次全国教学大赛中,意味深长地说,在课堂上已经好久看不见孩子们查字典了。对待工具书的使用,现在的学生依赖于《一点通》,渐渐字典成了摆设。从哪以后,我更加重视了,积极地去引导孩子,利用手中的字典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