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纳西古乐与宣科

丽江纳西古乐与宣科

ID:36017794

大小:2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29

丽江纳西古乐与宣科_第1页
丽江纳西古乐与宣科_第2页
丽江纳西古乐与宣科_第3页
丽江纳西古乐与宣科_第4页
丽江纳西古乐与宣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丽江纳西古乐与宣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丽江纳西古乐与宣科第28卷第2期2009年3月曲靖师范学院JOURNALOFQUJINGNORMALUNIVERSITYVo1.28No.2Mar.2oo9丽江纳西古乐与宣科何燕红(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曲靖655011)摘要:丽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纳西人喜文嗜乐的风俗,将纳西古乐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并使之成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从纳西大研古乐会文化均商业发展现象看,要减少演出场次,深入民间挖掘,整理,抢救更多的宝贵曲日及后备成员.守住纳西古乐的独特性,并通过交流和传播不断地加以弘扬.关键词:民族艺术;白沙细乐;洞经音乐;浪淘沙;宣科;纳西大

2、研古乐会中图分类号:K8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879(2009)02—0106—03一,纳西古乐纳西古乐是广泛流传在纳西族民间的古典音乐,融入了道教音乐,儒家音乐,甚至唐,宋,元的词,曲牌音乐,形成了它独特的灵韵,被称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纳西古乐主要由大型古典乐曲《自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组成(皇经音乐现已失传).纳西古乐又叫洞经音乐,讲求玄虚,静淡,超然的意境."洞经"系道家经典的统称,洞经音乐用于道教的礼乐活动,兼有养身之效,是故唐宋时期盛行中原,明清之际流传各地,官绅文人争相谈演.晚清以后,古曲势微,

3、逐渐失传,中国古代音乐史也因此被称作"一部无声的历史",令人扼腕.…纳西族聚居的丽江偏远闭塞,加上纳西族人素有人喜文嗜乐之风,这样洞经音乐就被奇剑般地保存了下来,并进行了创造性融合,发展成风格独具的纳西古乐.它既完整保持着洞经音乐的庄重,古朴,纯正,又吸纳了宫庭音乐的典雅,同时揉入汉曲丝竹乐韵和纳西民歌色彩.它是艺术,也是历史,更是生活.当外面的世间沧海桑田翻天覆地之时,关山重叠中的丽江人依然焚香品茗,静听古乐悠扬.纳西古乐有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他们遵循以师带徒或父带子的方式,使古乐代代相传,并用工尺谱为媒介lYl传心授的方法传授.师傅口唱工

4、尺谱,一曲一曲地教,徒弟一曲曲,一句句地背,边背工尺谱边学习演奏一件乐器,然后逐渐实践,边学边奏,直至逐曲熟练.纳西古乐会集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为一体,被誉为稀世"三宝".古乐会演奏的乐曲历史悠久,古朴典雅,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而古乐会的成员中,有半数以上是年逾花甲的老艺人.在纳西古乐的演奏中,中原早已失传的拨弹乐器"苏古笃",大琵琶及竹管器"波拨"仍在使用之中,还有竹笛,大提胡,中胡,小叫胡,三弦,五音云锣,中锣,小镲,铙,大拨,锣,板鼓,提手,木鱼,磬等.古乐中那些中原失传已久的曲调和乐器,被纳西族知识分子世代相传,保存至今,这不能

5、不说是一个奇迹.《白沙细乐》是纳西族的一部大型古典丝竹乐曲,纳西语读"伯石细哩",汉译为"别时谢礼","白沙细令","白沙细梨",'现一般称"白沙细乐".《白沙细乐》共有十个乐章,其中三章失传,现存七章:《笃》,《一封书》,《三思渠》,《美丽的白云》,《公主哭》,《赤脚舞》和《弓箭舞》.除《美丽的百云》是一支伴奏歌曲外,余者均为器乐曲.七章可作为独立的乐曲单独演奏,也可连续演奏,成为一大型套曲.《白沙细乐》各个乐章音调联系密切,结构严谨,其中《笃》和《一封书》是整个套曲的核心,其它乐章由这两章的某些乐句融人新材料发展而成.全套乐曲丝丝入扣,起

6、伏有致,别有一番风味.《白沙细乐》主要是在丧礼上演奏,表现了凄凉,怀念,悲痛的情感.关于《白沙细乐》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的收稿日期:2009—02—02作者简介:何燕红,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音乐教学研究.?lO6?何燕红:丽江纳西古乐与宣科有两种.一是"元人遗音".相传,在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人滇,经过丽江时,受到纳西族木天王的热情接待,忽必烈为答谢他的盛情,走时留下了一半的乐工及一些乐谱作为赠礼,而《白沙细乐》就是这支蒙古乐队流传下来的乐曲,直到现在乐工仍保持当年的打扮.还有一说是"创自民间".据《云南丛书,集六十三,一笑

7、先生诗文选》记载:纳西族土官阿良当权之际,永宁普米人与纳西族发生了战争,普米人前来袭击,阿良沿途设下埋伏,普米人全军覆没.纳西人亦伤亡惨重,战争结束后,民间就创作了这些曲子以悼念死难将士,得以流传.【2纳西族学者,大研古乐会会长宣科认为:《白沙细乐》和纳西族与普米族之间的战争有关.当时纳西族的公主嫁与普米王子,普米王子在此次战争中阵亡,故《公主哭》实为公主哭悼其夫;《三思渠》原名《崩尸三思渠》,译为汉文即是"普米人的血流成了三条河",是描写战后惨况的乐章.《一封书》也与战争有关,《赤脚舞》和《弓箭舞》则是祭祀亡灵的舞蹈.《洞经音乐》因其主要用

8、于谈演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洞经)而得名.《洞经音乐》自明朝以来即风行于中国各地文化阶层,丽江木氏土司在明清时期将洞经音乐引入当地,开始繁衍流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