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作业.doc

教育社会学作业.doc

ID:35978917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02

教育社会学作业.doc_第1页
教育社会学作业.doc_第2页
教育社会学作业.doc_第3页
教育社会学作业.doc_第4页
教育社会学作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社会学作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2011学年度《教育社会学》姓名:包志强学号:200972020103学院:物电学院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你的思考和研究教育问题有何帮助?答: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教育行动、教育活动、学校组织、教育制度都是其研究对象。它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又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有着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证性的学术特点。从教育活动或现象所属的空间范畴进行分类,教育社会学研究有四种视角。(一)宏观角度的研究这一层面的研究主要围绕教育功能而展开,其中对国民教育制度与社会基本关系度研究是教育社会学的经典课题,其研究重

2、点在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与社会不平等、教育与社会变迁以及教育与人的社会化问题等方面。(二)中观角度的研究这一层面的研究是以学校为中心展开的,重点是学校科层制组织的性质、目的、结构、组成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三)微观角度的研究这一角度的研究在研究取向上分两类:一是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二是以课堂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形成学校教育的民俗志研究。(四)综合角度的研究这一角度的研究一方面注重研究个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它也讨论社会制度与经济制度对个人的行动和人际互动的结构性影响及其反作用。目前来说,综合角度的研究还不多,但它正开始在西方教育社会学界流行,并受到重视,很有可能代表西方教育社会学发展的新方向

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的研究视角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的工具,帮助分析、解释与理解我们自己的学校生活,它将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在学校生活中的前程、机会、幸福感、挫折感等并非完全由自己决定,更多的情形是由外部环境以及自己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所决定的。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我思考和研究问题也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它启示我研究一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入手,不可只盯一个层面,一个角度,要对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系统、全面的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宏观上把握问题。对问题题进行宏观系统的把握后,要从中找到研究的重点,独立出来进行重点的研究,并从中继承和创新。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一

4、个问题如果仅从某一学科进行研究可能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若综合与之有关的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可能会取得重大的进展。教育社会学就是综合了教育学社会学两门学科对教育和社会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二、综合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试论我国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基本对策答:“均等”是指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给每个人所提供和创造的条件都该是同样的,在教育领域,表现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理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其不同的涵义,因此,其内涵一直颇具争议。但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逐渐取得了共识,基本认为,教育机会均等

5、分为三个阶段:起点上的平等、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和教育结果中的平等。但我国教育机会均等中的存在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主要有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和教育结果的公平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需要:(一)争取实现入学机会完全平等  首先,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我国早在上个世纪就制定了计划,在20世纪末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但直到现在,这个目标也没有达到。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义务教育和弱势群体专项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其次,完善教育法规,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合法权益。我国目前关于公民受教育权益的法律尚不完善,且缺乏可操作性。因此

6、,当务之急是完善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增强法律法规的时代性,并且加大对违反者的处罚力度。最后,由于目前我国国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费,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学费对于不少家庭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制度,使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不因经济问题而失去教育的机会,以保证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二)实现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方面,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目前,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有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制,缩小区域差距。具体做法有: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来鼓励教师流动,争取优

7、质师资共享等。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素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及条件,保障他们的学习权与发展权的实现。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营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三)促进教育结果的平等  个体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个体潜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个体能力差异,从能力本位出发,发展特色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机会获得相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