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论语》编撰思想探论

(精品)《论语》编撰思想探论

ID:35728513

大小:229.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5

(精品)《论语》编撰思想探论_第1页
(精品)《论语》编撰思想探论_第2页
(精品)《论语》编撰思想探论_第3页
(精品)《论语》编撰思想探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论语》编撰思想探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4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7月Vol.29No.4JournalofTangshanTeachersCollegeJuly2007《论语》编撰思想探论邢云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摘要:《论语》的编排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而要使这种逻辑显现出来,关键是在解读的方法上有所创新。在体悟中整体把握《论语》的内在精神是文本解读的前提,贯穿《论语》全书的主线是孔子的人格精神,《论语》标题是解读论语的内在密码。关键词:《论语》;编撰思想;孔子;人格精神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4-

2、0009-04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论语》的编撰是无规律可循公二十年)开始授徒设教,至七十三岁(鲁哀公十六年)卒,[6](P509)的。篇章之间,篇与篇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如杨伯所教弟子三千,“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二人”。可以设想,峻讲“论语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的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在此期间,不同阶段、不同场景都有不同弟子跟随,也就会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有不同记载。所以成书第一步是首先把这些弟子所记收集起[1](P26)联”。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值得进一步商榷。因为任何来。这一点在《论语》各篇存在重复章节的现象可得到佐证。

3、一种文本的编辑都不可能是绝对随机而为,即便古人编撰书因此,《论语》编撰者不署名是有道理的,因为从第一步看,籍的方法与今人有异,参加编辑《论语》的孔门弟子即使不它的原始作者应该是所有提供资料的弟子。会有意识进行章节安排,但一种无意识的安排也会体现出作第二步是主要人物编撰,张文认为《论语》的主要作者者对文本编辑的轻重先后。而且,《论语》上半部的确有一是子贡、子夏、子张、子游、曾参。他认为《论语》第十九种内在的整体感。所以我们设想《论语》应该是在一定整体子张篇是全书唯一的一篇弟子辑录,这是标志《论语》作者思路安排下成书的。的特殊方式。关于这一点,笔者持不同意见

4、,有两点证据表一、推论:《论语》上部是《论语》的原初文本明,子张篇显然是孔子再传弟子所作。第一,子张篇第三记《论语》作者及成书过程两千多年来没有定论。但后世有“子夏之门人交于子张”的内容,“子夏之门人交于子张。学者有一点共识,即《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集体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创作。《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2](P588)[1](P199

5、)夫子既卒,门人相与缉而论籑,故谓之《论语》。”程何其拒人也?’”。从对话的口气看,这段话应该是子朱认为《论语》之书,成于有子、曾子门人,故其书独二子张门人所记。子张第十二则有子游评论子夏门人的内容,“子[3](P43)以子称。钱穆讲到“语,谈说义……论者,讨论编次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4](P1)义,经七十子后学讨论编次,集为此书,故称论语”。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1](P201)杨伯峻认为,“《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子之道,孰先传乎’……”从对话的口气看,似乎该[1](

6、P26)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今人张信先生是子夏门人所记。第二,如果《论语》主要编撰者诚如张文[5]在其《论《论语》的主要作者》一文中总结了历代文献史所言,为何在这唯一一篇弟子辑录中独称曾参为曾子,其余料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并运用新的理论模式进行了分析考皆直呼其字。因此,张文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唯一的可能察,认为《论语》的成书经历了群贤录写、主要人物编撰、是孔子殁后,他们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弟子,各自开立门户,曾门增补三个阶段。笔者基本同意张文关于成书三阶段的推传徒授众。其门人弟子又各有所记,以成此章。但这里有一论,但对张论关于《论语》编撰者的结论

7、持保留意见。点我们不能回避,即如果孔子殁后,“儒分为八”是事实,第一步是群贤录写,如班固所言“弟子相与而接闻与夫那么,《论语》应在孔门弟子各自自立门户之前已有一个初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也就是说,《论语》成书本。《史记》记载:“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首先经历了一个资料的收集过程,孔子一生从三十岁(鲁昭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收稿日期:2006-12-13作者简介:邢云文(1969-),男,山西太原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9-第29卷第4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8、7月[6](P421)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这一段细节告诉我们,孔是用逻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