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学案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学案

ID:35725434

大小:849.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14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学案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学案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学案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学案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重点:分析北宋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影响。2.难点:了解“庆历新政”的概况及其与王安石变法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一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1.原因(1)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导致沦为佃农的自耕农生活十分困苦。(2)为解决财政困难,政府不断增加赋税,导致中小农户赋税沉重。(3)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加重了人民的苦难。2.表现北宋中期,各地农民反抗不断发生,威胁北宋王朝统治。[深度认识]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实质上体现和维护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必然会导致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

2、化。知识点二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1.积弱(1)原因①集中军权:设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以互相牵制;经常换防各地驻军,实行更戌法。造成军队战斗力削弱。②集中行政权和财权:设立几位宰相和参知政事,互相牵制;三司管财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削弱宰相权力。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2)表现: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签盟约求苟安,形成“积弱”局面。2.积贫(1)原因①冗兵:扩充军队和“荒年募兵”使军队数量猛增。②冗官:机构重叠,官职混滥。③冗费:军费猛增,岁币和官费开支庞大。(2)表现北宋财政入不敷出,逐渐形成“积贫”局面。[图解历史] 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知识点三 昙花一现的庆历

3、新政1.背景(1)社会矛盾激化,北宋积贫积弱局面比较严重。(2)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吏治不整。2.推行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富弼等人进行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3.内容(1)改革文官三年一次循资升迁的办法,定期考核政绩。(2)淘汰不称职者和在任犯罪者。(3)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着重策论和操行。(4)慎选地方官吏;减轻徭役,重视农桑。4.结果:因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而失败。主题一 北宋的积贫积弱【史料探究】史料一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

4、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宋史》卷二八四史料二 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史料三 臣伏见天下官吏,员数极多……致使年老病患者,或懦弱不材者,或贪残害物者,此等之人布在州县,并无黜陟。因循积弊,冗滥者多,使天下州县不治者十有八九。——《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九十七思考(1)据史料一,指出北宋政府存在着什么严峻的社会问题。材料一中的“一冗”在材料二中是如何表述的?(2)史料二中的“夷狄骄盛”“寇盗横炽”反映出什么现象?(3)结合所学知识,概

5、括史料二和史料三作者所持的基本主张。其结果如何?答案 (1)社会问题:“三冗”“三费”使北宋的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表述:官壅于下。(2)现象:北宋政府对外无力抗击辽、西夏的威胁;对内无法平息农民起义。(3)将整顿吏治、裁汰冗员作为改革的中心问题。结果:改革的建议被采纳,北宋实行新政,但新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最后失败。【史论归纳】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原因(1)根本原因: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弊端。(2)积贫原因①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的统治政策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官僚、军费开支越来越大,政府财政困难。②封建制度的弊端:土地兼并严重,一些官僚地主为了逃避赋税,纷纷隐瞒土地数

6、目,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损失;封建制度下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享有很多特权,他们奢侈挥霍,浪费大量的财富。(3)积弱原因①皇帝对军队的严密控制造成了兵将分离和军事实力下降。②统治者腐败无能,对辽和西夏一味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统治者对老百姓肆意盘剥,农民起义不断,这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主题二 庆历新政【史料探究】史料一 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一)明黜陟,按官员的政绩进行升迁。(二)抑侥幸,限制恩荫。(三)精贡举,改变科举的内容和办法,选择“经济之才”。(四)择官长,选好地方官。(五)均公田。(六)厚农桑,采取措施发展

7、农业生产。(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主要是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十)重命令,重视法令的制定和执行。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整顿吏治。史料二 对于庆历新政的失败,从古到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南宋人叶适认为范仲淹实施“明黜陟”“抑侥幸”这两项失之“太猛”,以致激起“庸人”的反对;现代史学家邓广铭认为由于范仲淹等人……招致朋党之讥。本就对范仲淹等人有戒心的宋仁宗,最终下决心将范仲淹等人逐出朝廷。思考(1)据史料一,宋仁宗采纳了范仲淹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这次改革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