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大街》中的“反乡村”叙事及文化意蕴

刘易斯《大街》中的“反乡村”叙事及文化意蕴

ID:35656640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06

刘易斯《大街》中的“反乡村”叙事及文化意蕴_第1页
刘易斯《大街》中的“反乡村”叙事及文化意蕴_第2页
刘易斯《大街》中的“反乡村”叙事及文化意蕴_第3页
刘易斯《大街》中的“反乡村”叙事及文化意蕴_第4页
刘易斯《大街》中的“反乡村”叙事及文化意蕴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易斯《大街》中的“反乡村”叙事及文化意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刘易斯《大街》中的“反乡村”叙事及文化意蕴刘易斯《大街》中的“反乡村”叙事及文化意蕴  摘要《大街》出自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克莱?刘易斯之手,小说以其独特的主题,新颖的创作风格吸引着无数读者。这部小说的内容及中心思想曾经一度受到美国保守人士的抨击和谴责,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辛辣的“反乡村”叙事手法,的确让人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辛克莱?刘易斯《大街》“反乡村”叙事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大街》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克莱?刘易斯最为经典的,也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作品。1

2、920年,这部小说一经问世,便在美国掀起了一阵批评的热潮,因为他运用极具讽刺效果的“反乡村”叙事手法,毫不遮掩地将明尼苏达州戈镇的乡村文化生活展现给了世人。对于这部小说,麦考尔?斯宾德勒客观地评价为:刘易斯真实地揭露出戈镇枯燥的文化生活,他将美国那一时期巨大的城乡变化、善变的西部精神、迂腐的文人情况、激进的思潮以及频繁的进步主义运动对社会的影响全部影射为文化转型时期的症候,所以整篇小说中充满了浓厚的反乡村叙事特征。而刘易斯自己则将这种特殊的叙事风格分为三大类:一、反“诗意化”,无论是反乡村叙事还是诗意乡村叙事都处

3、于城市文明的对立面;二、对峙的“城与乡”,这是两种本质文化间的相互克制;三、乡村文化“病毒化”的真实本质。本文将从以上三个视角出发,研究《大街》的反乡村叙事手法,并且深挖其潜在的文化意蕴。  一反“诗意化”的乡村叙事及后者对城市文化的抵制  关于乡村叙事风格的演化,美国小说共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首先,诞生于英格兰以及中国殖民地的“英国乡村叙事”风格;其次,出现在西进运动中的美国本土乡村叙事;最后,是美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中演化出来的“诗意化”乡村叙事,其实是新英格兰和西进运动两种传统的结合体,用土地、自

4、然和乡村的文化生活抵制先进的城市文明,反对物质化的商品社会,倡导圣洁的人性和质朴的生活情调。  20世纪初,随着美国工业化的进展,城市生活已经占据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存在于文艺界中的“诗意化”乡村叙事却毅然决然地站在了主流的对立面,尤其是刘易斯的《大街》,这部小说的出现将“反乡村”叙事发展到了极致,其通过独特的选材和犀利的写作手法,讽刺了传统乡村叙事的风格,揭露了人们过去所崇拜的“民主与幸福”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表达了只有与现实相符的乡村叙事才能展现最真实的文化生活,对于美国文学界而言,这是一次巨大的变革。 

5、 在《大街》的第三章中,刘易斯成功地使用了空间意向对峙的表现手法,并且极具隐喻色彩,为了反驳“诗意化”的乡村叙事,他借用代表城市发展的“红色火车站”对比代表传统安定的“铁狗雕像”,这种“新神”与“旧神”的鲜明反差只能说明“诗意化”的乡村叙事不愿意承认历史的进步,并且十分抵触工业化大生产的生活方式,它是在为乡村生活做最后的歌颂。在戈镇兴起的“一座座矮小的红木房子”绝对算不上什么宏伟的建筑,但却为荒凉的大草原带来了发展的希望,“红色火车站”是人们向着城市生活迈进的唯一通道,所以称之为“新神”其实并不为过。既然铁路已经

6、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希望,自然就会被赋予无上的权力,如果哪个市镇表现不好,铁路局就会切断其商业的命脉,使其自生自灭。可想而知,铁路就是“硬道理”,所以其掌管者更有着形如上帝般的权力。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刘易斯以独特的空间异域感完成了城市与农村、“红色火车站”与“铁狗的雕像”的对比,从农村困难的处境出发,营造出一种虚构的“和谐家园”,为20世纪初苦难的农村人编制了一个美丽的梦。他用锋利的笔锋塑造了改革后的农村,这绝不是“诗意化”农村叙事所能缔造的情景,现实中的乡村生活极富复杂性和多义感,只有“反乡村”叙事才能抓住

7、生活的命脉,以最客观最直接的角度看待社会的变革。通过《大街》这部小说,刘易斯将资本主义这种极具掠夺式的社会发展方式真实地再现给世人,同时也对美国的前进提出了质疑。  二“城与乡”:反乡村叙事与两种文化的较量  美国特殊的历史,使其十分看重对领土的开拓,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美国经济越发繁荣,整个社会开始进入转型阶段,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比例和空间结构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中心和政治力量都在慢慢转向城市。如此强烈的历史发展趋势,同样震撼着刘易斯,如同他在《大街》第一章中对边疆拓土时代的告别一样。  刘

8、易斯的“反乡村”叙事还体现在空间对峙的创作手法上。《大街》的选材来自于美国城乡发展的转型阶段,所以将“乡村”作为空间叙事蓝本,而小说又用大篇幅描写“圣保罗”这座先进的城市,利用空间意向对峙的方式将美国20世纪初乡村生活的巨大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个成型的工业城市,“圣保罗”为“戈镇”开辟一条前往现代文明的康庄大道,所以前卫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给这个乡村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