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29614
大小:50.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4-04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做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做法这几天一直在忙于北部四镇“小学数学科儿童核心素养培育专题研讨”活动。听取了黄杨镇中心学校方启贵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也听了宽阔、青杠塘、太白等中心学校选派教师上的几堂课以及各个执教教师的简要说课和大家的评课。结合我前此时候在网上观看了数学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吴正宪老师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专题讲座。我对“数学核心素养”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习数学,意味着掌握一种用现代科学语言构建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掌握一种理性思维模式和数学技能;获得数学能力,形成数学意识或数学习惯,即数学观念;养成数学品质。这些,都可以
2、称之为数学素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深挖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用于教学。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包括两条主线,其一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其二是数学思想,是一条暗线。只有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尤其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情景+问题串的形式,如果不去深入挖掘教材,往往不知给学生教什么,要学生学会什么。如正、反比例这部分内
3、容集中渗透了函数思想.正比例、反比例概念中揭示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函数关系。这部分教材从事物的运动、变化的角度研究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小学生能接受的形式和表达方法介绍了初步的函数思想。教师处理这部分教材时,应通过画图、列表等直观方式,画龙点睛地强调量的“变化”,突出“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是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所必须的,而且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二)让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
4、数学素养的形成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的,正确的数学语言能更准确、清晰地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过程,正是展示了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观点。如学习23-7退位减法时,让学生在桌子上摆23跟小棒,然后让学生摆动小棒,设法得出计算结果,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均得出结果16。他们各自讲自己的思考过程,有的讲:先借1捆,10-7=3,再将3和13合起来是16根;有的讲:个位3不够减7,取一捆与3根合起来是13根,13-7=6,将一捆加上6根就是16根;有的讲:„„ 学生在亲身感受下,能有
5、条理地讲述计算方法与过程,发展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时,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出声思考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途径。在操作中,学生必然会思考;如何摆放、移动,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如何移动最好„„...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从而帮助学生是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只要按照操作的过程讲出自己的想法,从中既获得了知识的内涵,又较容易地有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样自然结合,学生学得有趣,讲的有劲,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自于生活,当数学和儿童的生活现实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
6、生命的,才是激发儿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儿童的思考和创造的源泉。老师应积极地创设生活情境,使他们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通过活动去理解有关知识,而不是与实际脱节,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有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在无形之中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倾向,使人人能够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 (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帮助楼内住户每月计算水电费;为室内装
7、修户测量并计算铺地面用多少地板砖,喷涂四壁和屋顶需要购买多少涂料;植树节时根据种植面积和种苗棵树,计算行距,株距„„学生觉得这些问题实在、有趣,身边处处有数学,越学越有劲头,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习惯。(五)吸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动交流,今天,我就着重讲一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动交流。1、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内涵和意义 ...(1)、什么是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 每节课里都有互动,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人和媒体之间,还包括教学内容、环境等随着教学的进程,通过对信息的交换、沟通和分享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的一种方式和过程。 真正的互动,一定是相互之间产生影响、相互
8、作用的过程。比如说,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没有真正的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