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备好课

浅谈如何备好课

ID:35384553

大小:56.3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浅谈如何备好课_第1页
浅谈如何备好课_第2页
浅谈如何备好课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备好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备好课大武中心校刘汝旦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提起备课z大多数一线教师认为这只是应付检查的一种无奈的劳动,与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多大关系。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成了课改进程中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备课是教学的起点,教学理念目标得以达成是终点,期间的过程要靠方法来实现。〃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只要备而有用”就是有效。伴着课改的春风,我校从实际出发,关于有效备课这一环节做了深入硏究,形成了自己的思路是:〃个人初备,生成预案一集体研讨,博采众长一个人复备,彰显个性一教后反思,逐步提升”。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

2、展的有效形式。然而在实践中,问题多多:个人初备不到位,教学预案低效;集体备课的形式化严重,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应付检查,一些教硏组变着法地玩形式,教学案成了〃教案之租’,有的甚至成了〃网络资料拼盘〃,还美其名曰〃资源共享〃,〃拿来主义'成了大部教师惯用做法,备课成了〃背课〃’备课上课〃两张皮“;“磨道效应"根深蒂固,教后反思淡漠;备课考评的片面化与形式化等。―、师资配置合理化,备课组织最优化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备课的精华之处,就在于集教师的群体智慧,通过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形成合力,足成教学案。集体备课往往以备课组为单位展开,备课组成员的构成便成了备课气氛、

3、备课效率和质量的影响因素。因此,应根据教师的性格、性别、年龄和业务能力等合理调配备课组成员,慎重划分,达到最优化组合。备课组内成员之间结成〃师徒对子””组内成员之间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同时也是师徒关系,如此便于勾通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备课主体的潜能。二、个人初备周密化,教学预案规范化个人初备是集体研讨的基础,唯有个人初备周密充分,才能促进集体研讨的深入。每位教师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教学经验,不同的思路,对教学过程进行经验性推测,作出周密的预设,为集体研讨奠定坚实的基础。备课组长提前一周把备课内容通知给组内每位教师,个体教师独立深入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搜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

4、,完成的教学预案中的相关栏目。①通过本节课要达到什么的目标?教学重难点是什么?②本节课知识的起点是什么?学生的现有认知情况如何?逻辑起点在哪里?③你将如何突破重难点?为此,你将创设什么的情景?④选择的达标检测题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此题?三、集体研讨民主化,众人智慧集中化集体研讨是备课的中心环节,研讨过程中,只有教师的思维得以碰撞,观点得以交流,才能将备课活动引向深入。但这种研讨活动的前提是民主的氛围,唯有民主的氛围才能使教师各抒己见,才能使备课活动集思广益。研讨过程中,组长的作用是想方设法保持硏讨的热情,保证讨论的连续性、讨论话题的集中性,而不是统一思想,形成〃模式化"教学方案

5、。主备人的任务是收集每个人的闪光点,生成〃粗框式〃教学案。备课组成员应树立正确的主体观,摆正自身位置。只有教师在观念上真正明确集体硏讨的精髓,才能真正把学校范围内的这一教研活动开展得有意义。集体研讨是一个民主参与、讨论的过程,经验多寡、教龄长短不应成为交流的障碍。〃元老"教师要打破〃权威〃意识,摒弃优势心理,尊重他人意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年青教师要本着学习的原则,大胆开口,说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问题是研讨的开始,没有问题便无法谈起,在每周一集体硏讨时间里,大家围绕个人预案中的话题和上一周的体验畅所欲言,个抒已见,谈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

6、,探讨教学中的神来之笔,明辨教学中的是非曲直。此时,备课和教研已融为一体,这种不起眼的、形似〃聊天"的研讨过程,使得教研脱去了神秘的外衣,变得平民化、大众化,集体备课充满学术论证的氛围。四、个人复备细致化,教学预案个性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经过集体研讨之后,生成的教学案只是一份〃显性〃存在,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因此,个体教师不应鹦鹉学舌似的盲从。新课程要求弘扬个性,个体教师应将集体成果与自身的教学风格、学情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审视个人预案,批判性地吸纳集体智慧,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对〃粗框式〃教学案进行创造性地再修改、加工、完善和提升,形成个性化的〃隐性〃腹案。这

7、种细化后的教学案包涵了他人的智慧,但决不是生硬的〃拿来主义",其间融合了自己的思想,渗透了自己的思考,是教师实施个性化课堂的基础。正如魏书生所说,〃一定要注意以我为主,以我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教学特长为主。用各家各派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长”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个性”。备课过程中,最珍贵的就是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五、教后反思深层化,逐步提升快速化教后反思也称课后备课,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2]如果说课前备课是课堂的前奏,那么课后的批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