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备好一堂课

浅谈如何备好一堂课

ID:21397161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如何备好一堂课_第1页
浅谈如何备好一堂课_第2页
浅谈如何备好一堂课_第3页
浅谈如何备好一堂课_第4页
浅谈如何备好一堂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备好一堂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备好一堂课课堂讲授是高校教学最基本的形式,从初进高校讲一门课,到讲多门课,笔者发现,课堂讲课质量的高低,除了受教师自身课堂讲授效果优劣的影响以外,绝大部分取决于备课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备课高校教学  :G642:A    HoentofAviationInstrumentandElectronicsControl,QingdaoBranch  ofNavalAeronauticalEngineeringAcademy,Qingdao,Shandong266041)  AbstractClassroomteachingisthemostbasicfo

2、rmofcollegeteaching,fromthebeginningofacourseintotheuniversity,tomoreclasses,Ifoundthatthelevelofqualityofclassroomlectures,inadditiontoinfluencedbytheeffectivenessoftheirclassroomteacher,mostdependonthelevelofqualitylessonplanning.  Keywordspreparealesson;collegeteaching    备课是课程教

3、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备课充足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备课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教案设计、资料收集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往往几十分钟的课,需要付出十倍甚至更多时间来准备。  就笔者的切身体会,授课前准备工作如果做得充分,教师就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来驾驭整个课堂,关注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反之,教师将会将主要精力专注于自身“教”的过程,容易忽视学生的感受,甚至可能将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一个人的“表演”,这样讲课的结果只会是:教师讲的精疲力竭,学生听的枯燥乏味,整个教学活动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1分析课程标准,制订教

4、学计划  只有备好一门课,才能真正备好一堂课。而备好一门课不仅仅指的是对全书的内容、理论体系、知识结构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而且对本课程与前面开设的课程及后继课程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只有“全书在胸”,才能使每一堂课讲解到位,才能做到课程教学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既有对本课程后面的教学内容的铺垫,又有关于对后继课程影响的必要提示。因此,要备好一节课,前提是了解一门课程的前设课程及后继课程的主要内容之后,透彻分析本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分析课程标准的目的是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明确该课程的内容、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以及课程的重点、难点。

5、教学计划要做到内容翔实,时间分配合理,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2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  吃透教材不仅要把教材内容准确、透彻的理解,同时要广泛阅读参考书和搜集最新的相关资料。  对于授课内客是否熟悉,是能不能声情并茂的讲授一堂课的关键,尤其对于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如果教学内容不熟悉,授课过程中可能会机械背诵,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比如:学生提问。PPT故障等,经验不足的教师很可能手足无措,大脑空白,课堂教学活动很难再继续下去,更不用说把握重点、难点了。因此,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很关键。  讲授同一门课程,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备

6、课中要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专业需要及学生层次,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熟悉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研读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等,并将其中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内容灵活的穿插到教学活动中去,使教学活动不再是教材的翻版。  3了解授课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备课,一是要准备授课内容,二是要准备解决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学生情绪调动不起来。上课故意出难题等等,这些突发事件都会因为充分的备课环节迎刃而解。因此,备课不仅需要准备教学内容,熟悉教材和确定教学方法,还需要了解教学对象,即:熟悉学生的基本情

7、况。  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听课上,还体现在与教师的有效互动上。如何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的作用呢?这要求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调研学生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基础、心态和期望。笔者的做法是:间接渠道与直接渠道相结合的方法。间接渠道一是通过学生的直属管理者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基础知识等情况,二是通过其他任课程教师反映的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课堂表现情况;直接渠道是对相关学生召开小型座谈会、参加学生班务会等方式,掌握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想法、意见、建议及期望。例如调研中发现有个别学生因对专业前途不看好,有“混日子”的

8、想法,上课睡觉,看杂志等陋习。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