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减法教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ID:35352819

大小:56.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3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1页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2页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3页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3.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二)能力目标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三)情感目标: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和转化的思想.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屮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

2、、复习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谁来给老师背一下加法法则非常好,请坐。既然大家有理数加法法则学的不错,我们来牛刀小试一下,在练习木上快速计算(1)(_2.6)+(-3・1)=(2)(-2)+3二(3)8+(-3)=(4)(-6.9)+0二接下來我们做几道填空题,写在练习本上(1)+6=20;(2)20+=17;(3)+(-2)二-20;(4)(-20)+二-6.【教法说明】1题既复习巩同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基础.2题是一个具体实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

3、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明木节课课题一有理数的减法.我们在小学学过了止数的减法,到了初中我们白然就要学有理数的减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有理数的减法。(板书有理数的减法)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我们来看这个全国北方部分城市天气预报,我们来计算一下温差,温差怎么算?生:高温减低温师:非常好,那我们看哈尔滨的温差是多少度?生:9度师:好,那剩下三个城市的温差是不是涉及到了负数呀,超出了我们小学学习过的范围。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就以氏春为例,氏春的最高温度为4°C,最

4、低温度为-3°C,这天的温差为多少?我们来看这个温度计,你能从温度计看出4°C比-3°C高多少度吗?生:7度师:非常好,根据生活常识我们可以知道是7度。如果老师用代数式表示温差该怎么表示呢?(板书4-(-3)=?)那是不是相当于(-3)+?二4,那同学们看问号处应该填几?生:7师:老师又想到4+3=7(板书),大家观察这两个式子,大家有什么发现?生:4没变,减号变成了加号,-3变成了相反数,结果不变。师:非常好。我们发现减法可以通过加法来计算,只要把减号变成加号,减数变成相反数就转化成了加法运算

5、,我们就会做了。但这个是不是具冇一般性呢?我们来计算一下这几个式子,看看是不是具有一般性。做完了吗?大家小组讨论一下,看看大家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小组代表发言)【教法说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师:好,老师来总结一下大家说的,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板书:冇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如果用代数式表示我们可以表示成a-b=a+(-b),老师举个例子,5-(-8)=5+8=13

6、。这个法则非常重要,我们要注意减法在运算吋有2个要索要发生变化,一个要索不变。也就是说被减数不变,减号变成加号,减数变成了相反数,老师总结为一句话,两变一不变。好,大家来一起齐读一下减法法则。我们来带着大家做几道例题。例1计算下列各式:(1)9-(-5);(2)(-3)-1(3)0-8;(4)(-5)-0例2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吐鲁帑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并多少米?例3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

7、,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100150-400350-100(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2)第二名超岀第五名多少分?三、课堂小结:1、本课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我们先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然后再根据加法运算的法则进行。2、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要注意两变一不变,“两变”即减号变成加号,减数变成相反数;“不变”是指被减数不变。四、布置作业P253题五、板书设计有理数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4-(-3

8、)=?a-b=a+(~b)4+3=7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