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05823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3
《柳石三小2007年教科研工作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柳石三小2007年教科研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坚持“立足校本教研,开展课题研究”的工作思路,以“积极构建有效课堂”为工作目标,以抓好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努力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现将本学期的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如下(一)以课改为核心,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1、营造学习氛围,初步建立学习制度,提供学习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我们坚持双周业务学习、以及每周三、四半天时间学习的制度,采用集体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
2、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如校长亲自给教师们作多次讲座,题为:《新课程需要教师掌握哪些专业技能》、《用爱的眼光善待学生》、《学会IT》、《如何进行期末复习》……,学习过后,每位教师都写了心得体会,受益匪浅。2、邀请专业人士到校作专题报告和对教师进行论文写作指导邀请了柳州市教育局高月亮督学到校给教师们作《教师专业化与教师自主发展》,教研室陈朝雄老师作《如何开展校本教研》等专题讲座,邀请了柳州市教育学会张子杰会长给老师们作论文写作指导,通过学习使老师们明白在新形势发展下,一名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有效的校本教研应该怎样开展,从而增强了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张会长
3、的指导,教师们进一步领会了论文写作的方法。3、重视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在学校经费开支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学校先后派教师外出桂林、南宁、郑州及市内各科目学习、培训共171人次,经费支出共计42134元,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均填写学习记录表,作一次学习体会发言,以充分发挥外出学习的辐射作用,让更多教师有机会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共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4、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4,为尽快跟上兄弟学校前进的步伐,我校加大了校际之间交流力度,与民族小学、北雀三小结帮扶对子,先后组织教师到北雀路小学、民族小学、二十六中附小、柳石二小、屏山小学、燎原小学培训学习,
4、又引进了民族小学及东环小学、社湾小学的教师到我校送教。通过校际之间的联动,带动了我校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发展,达到了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目的,实现了共赢的目的,使教师们的理论、实践水平不断得到进步,同时也不断地转变了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逐步缩短与城区兄弟学校教师间的差距。5、加强各教研组内教师的互助学习各教研组内教师定时间进行业务学习,采用听课、评课、反思、研讨等形式,针对教学过程中暴露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同伴互助使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6、加强“青红”工程建设学校重视培养青年教师,把名师工程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
5、,建立梯队,分层分批定向培训,开展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发挥骨干教师、党员教师的“帮”“扶”“带”的作用。开展“青红”互帮共建工程,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结合自我学习提高等方式,我校教师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教师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我校来检查指导工作的上级领导及同仁们都赞扬我们三小的老师近来的进步很大。(二)深入开展校本教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1、深入开展“精品课竞赛”、“精彩同一课”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及增强教师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广
6、泛开展了以年级为单位的“精品课竞赛”、“精彩同一课”评比活动,通过一课多上,不但使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研课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还增强了教师间的凝聚力。2、开展了语、数基础知识竞赛,扎实有效的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了鼓励学生,语、数各评出121人、183人为一、二、三等奖,8个班级获团体优胜奖,并对获奖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张榜公布,创造了浓郁的校园学习氛围。4(三)开展科研活动,以课题带动学科教育研究1.开展课题研究围绕我校的各类立项科研课题,积极开展好了期初工作制定、每月工作汇报、阶段性工作小结、学期工作总结的系列工作。本学期重点围绕“十一五”国家重点课题《诵
7、读经典诗文,提高双文素养》及《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课程化》落实研究工作。要求各课题组按照期初制订的工作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工,落实研究任务,定期举行集体研究活动,的实验研究。做好过程性资料、专题性资料、效果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由此,填补了我校科研方面的空白,初步走上课题研究的道路。2、深入开展小专题研究,实施新课程标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教育科研紧贴地面行走。教导处对学科教师的指导加大力度,努力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现代教学技术与教学整合过程的方法和规律,进行“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
8、师教学方式和行为的尽快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