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大班额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新

新课标下大班额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新

ID:35227486

大小:4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22

新课标下大班额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新_第1页
新课标下大班额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新_第2页
新课标下大班额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新_第3页
新课标下大班额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新_第4页
新课标下大班额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大班额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课标下大班额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该课题从2008年3月开始申报,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克服研究工作上的重重困难,按照既定计划,现在已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成果。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参与课题研究人员负责人:李戈辉向坤勇主要成员:向坤勇刘祥梅向坤珍胡静伟瓮启兵胡志锋课题指导:潢川县教科所、教研室领导和专家二、研究缘起1、课题提出的背景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学科教学历来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课程而言,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对近几十年以来各自学科教育进行全面考察,出台了一系列课程改革方针及其进程,并就问题解决、强调应用、加强交流、学习

2、思想方法、培养自信心等进行国际性学术探论,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也在深入思考和研究改革问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在与课程改革携手走过的今天,转身回望,反思课改历程,有喜也有忧。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然而,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师资少、办学条件有限、班额大的问题在短时期内很难得到根本解决,尤其在中原地区13和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大班额教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即使在课改实验区也有不少教师普遍认为新课程的理念是先进的,但在具体实践中,尤其在大班额教学背景下,似乎新课程的理念难以落实。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背景下大班额教学研究”课题,

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2、大班额教学现状及原因(1)受大班额制约,教师难以实施课改。课改主阵地是课堂,课改有效实施者是广大一线教师,课改受益者是千万学生。好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主要靠教师在课堂中去实践,而课堂班额过大,学生在课堂上锻炼和展示自己的人均机会就要减少。这显然与新课改精神相矛盾。(2)班额过大,影响教师设计作业、批改作业。班额大,学生多,每次设计作业无论是题型还是数量都关系到教师工作负担。如,拓展变化设计多了,教师批改费神;每人多做一题,那么教师批改量就增加不少。所以,大班额教师一般都低要求设计和批改作业,因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4、(3)班额过大,学困生相对增加。教师往往因工作负担重、精力有限,而无暇更多地关注到他们。补缺补差不到位,导致学困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差,久而久之使学困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上述三个方面,是目前大班额学校在实施课改进程中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为了在大班额中实施好课改,让大班额学生人人在课改过程中受益即参与教学全过程,合作探究,极力展示我,让自己的知识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特提出本课题。通过探索实践,促进新课题背景下大班额教学从无模式可循到有模式可循,从旧的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模式转变。133、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是: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解决大班额与新课程改革之间矛盾的方法。使新课程

5、背景下大班额课堂教学中人人有参与的机会,人人有被老师同学关注或展示个性的机会。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大班额教学模式,学习模式。4、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大班额课堂纪律与教学的关系;(2)大班额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机会与方法;(3)教师驾驭大班额的能力与技巧;(4)大班额授课模式与方法;(5)大班额可操作性评价方式。三、理论依据和教学原则(一)做好大班额教学的依据1、教育事业发展本身的要求教育部长周济有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要牢牢抓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个学生。2、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倡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倡导自主学习、

6、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而这些都是以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正如有经验的教师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13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3、教育公平理论教育公平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机会的均等,即每一个人都应

7、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二是教育质量的公平,即人人都应享受到较高质量的教育,这是教育公平目标的真谛所在。教育公平的微观层面:指在教育过程中应公平地满足所有儿童发展需要,使每个儿童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即“每个人都受到适当的(而不是完全一样的)教育,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要适合人的特点。”4、教育学理论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思想。现代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儿童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