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级平台专业任选课程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级平台专业任选课程教学大纲

ID:35148766

大小:156.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3-20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级平台专业任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级平台专业任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级平台专业任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级平台专业任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级平台专业任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级平台专业任选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级平台专业任选课程教学大纲西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文化方向)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院旅游文化方向任选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理论课程之一。(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出发,涵盖文化各个领域,了解西部民族文化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和独有的魅力,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族文化。既要有历史感,又要赋予它浓厚时代气息,民族文化才能处在不断更新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原创力与现代感。本课程主要介绍西部悠久、丰厚的民族文化知识,可以全面把握西部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特征、价值。并对西部民族文化的保护

2、与开发、研究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引发思考。对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重点在教育,宗教文化、文学艺术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向现代化转型,希望能对有关民族发展问题的战略决策,尤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起到一个参考和借鉴的作用。(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西北少数民族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教学内容共分十章,主要包括:第一章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第二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宝库---西部;第三章图腾文化;第四章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宗教文化、文学艺术;第五章西部民族饮食文化;第六章多姿多彩的西部民族服饰文化;第七章西部民族住居、建筑文化;第八章西部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第九章西部少数民族旅游

3、文化;第十章,西部大开发与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关系理论问题探索;(四)教学时数1.时数:3课时/周,总计:54课时2.进度:见《西北少数民族文化》课程教学进度表表1:《西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方向课程教学进度表章次主要内容总学时课堂教学实践课一西部少数民族文化64(课堂讲授)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宝库---西部46(课堂讲授)三图腾文化46(多媒体教学)四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宗教文化,文学艺术66(课堂讲授)2(期中小结)五西部民族饮食文化64(多媒体教学)六多姿多彩的西部民族服饰文化4(多媒体教学)七西部民族住居、建筑文化4(多媒体教学)八丰富多彩的民族节

4、日文化4(多媒体教学)九西部少数民族旅游文化64(课堂讲授)2(期末总结)十西部大开发与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关系理论问题探索6(课堂讲授)合计十章544014(五)教学方式主要以“应用型学习”课程教学法为主,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法。要熟悉掌握课程所涉基本理论,通过具体19案例,讨论并形成良好行为导向,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目的。二、本文第一章西部少数民族文化(6学时)教学要点: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文化民族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分类,特点及价值观教学时数:6教学内容:第一节文化民族民族文化(2学时)一、文化的定义文化与人类同时产生,一起进化并

5、发展。古今中外很多学者、专家从不同的视角对文化一词作了各不相同的诠释。中国古人关于“文化”的概念中“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十几种含义。其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产,三是造化。对文化本质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两点:第一,文化的核心在于揭示人与动物的区别,即“人化物”与“自然物”的区别。“文化”即“人化”,它既包括自然的“人化”,也包括人的不断“人化”。动物是没有文化的,文化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第二,“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发展的概

6、念。总之,人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文化必然随之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文化被淘汰;有些则被保存下来,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些则在长期的积淀、演化过程中转变为新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它包括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又说:“狭义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它也包括三个要点:(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

7、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第二节民族与民族文化(2学时)国内的许多学者采用斯大林的观点:“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西部各个民族的名称大都有自己的来历,许多都有特定的含义,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源于古代族称。2、源于历史。3、源于居住地名称。4、源于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