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效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基于主体效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ID:35059698

大小:2.93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3-17

基于主体效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_第1页
基于主体效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_第2页
基于主体效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_第3页
基于主体效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_第4页
基于主体效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主体效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參分类号:C93密缴:公开论文编号:学号:51308490103重庆巧义大学硕古学化推文基于主体效用的产学硏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研究生:姜强男指导教师:徐刚教授学位类型:学术学位学科专业:企业管理研究方向:企业组织与战略管理培养单位:管理学院<论文完成时间:2016年3月26日论文答辩日期:2016年6月03日、L气、CategoryNumber:C93LevelofSecrecy:UnencryptedSerialNumber:1166016StudentNum

2、ber:51308490103Master'sDissertation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tudyon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CollaborativeInnovationMechanismBasedontheSubjects'UtilityPostgraduate:JiangQiangnanSupervisor:ProfessorXuGangDegreeCategory:AcademicDegreeSpecialty:BusinessManagementRe

3、searchDirection:BusinessOrganizationalandStrategyManagementTrainingUnit:SchoolofManagementThesisDeadline:March26,2016OralDefenseDate:June3,2016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重庆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巧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特别加W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

4、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均已在文中W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后果。作者签名;£蓬襄日期:M年月卽/¥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口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重庆理工大学可W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W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在W下相应方框内打V);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甘{

5、作者签名;曰期心《年貞导师签名;獻y日躲2^解《月女0含麥摘要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国家协同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是提高产学研各主体实力,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者研究的重要议题。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已广泛开展,但尚未构建长效机制。因此,从新的理论视角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鉴于此,本文从效用理论视角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评价主体效用需求,并对各主体的主客观效用需求进行分析,之后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验证创新主体效用与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定义协同

6、创新主体效用相关概念及协同创新利益,初步筛选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包括经济利益、知识利益、人才培养利益3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在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效用需求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在已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主体的主客观效用需求,分析各主体主客观效用需求之间的差异;最后,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效用理论视角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特点,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效用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包括产学研主体效用子系统、产出子系统、长效性子系统及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子系统在内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论证了产学研协同创

7、新主体效用与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本文结论及创新性主要包括:(1)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效用需求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2)产学研实际运行过程中,各主体的主观效用需求都不同程度的偏离了其组织宗旨,且均表现出最为重视经济利益,对知识及人才培养利益的主观效用需求明显低于基于其组织宗旨的客观效用需求;企业更为重视与学研方之间的资源互补;高校及科研院所表现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本文认为这与其对经济利益的重视程度有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在产学研运行中对知识利益的重视程度较低,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目前主要为技术交易,主体

8、间协同程度较低;(3)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主客观效用差异越小,协同创新机制越有效;(4)科技成果转化率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出系统及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系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基于效用理论,对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