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898246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3
《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课题阶段报告课题组负责人高俊伟一、课题的提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盐池高中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教师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整个盐池高中教育教学就永远走不出阴影。学困生由于成绩较差,他们过多得到的是失败的苦涩,很少尝试到成功的喜悦。面对教师的漠然置之,家长的批评责骂,同学的冷嘲热讽,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对实现自我价值失去信心。由此可见,转化学困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体会
2、成功。与培养中、优学生同样重要,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唤醒学困生进取的意识,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二、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适合本县实际状况的一套让学困生爱学数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只要得法,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让每个学困生爱学数学,使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到“乐学”,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三、课题现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学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二)从问卷与谈话中弄清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四
3、、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初步结果:对象:我校高一到高三的部分学生初步了解到学困生厌学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4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数学缺乏自信心。 3.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
4、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分析综合的能力较差。 4.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数学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身上。(二)外部原因 1.初中基础差,本来就跟不上班。 2.教材的原因。数学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比初中又大,再加上学科增多,整天应付作业,没有时间消化,从而影响数学课的学习。3.社会和家庭的原因。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于手机、MP3、等信息工具大量涌入校园,还有大量的不良作品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
5、学生厌学、弃学等。4.突发事件的影响。如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突发事件,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可能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突然学习困难,若不及时从思想上解决,会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通过阶段性研究数学学困生的类型、特点,研究组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就能点燃学生渴求知识的火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成
6、功的愉快,引导学生走上爱学的道路,以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2、培养数学学困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心帮助数学学困生。3、老师要向学困生付出更多的爱,用爱心缩短距离。一个人来到人世间,首先得到的是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怀。爱,使他们健康发育成长。入学后,他们有三分之一多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老师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的人物,这种现实就会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把爱的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这时,如果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就会缩短,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依恋感,
7、就会相应地把读书看作是一种乐事。因而教师应用爱心拉近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不应该因为他是数学差生而贬低、排斥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他这类数学学困生是有用的。要辩证的看待所谓的“学困生”,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同其他的同学一样都能沐浴师爱得阳光。在教育中我力求对学困生奉献一片爱心、给他们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宽容、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欣赏,让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爱学数学。4、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数学老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
8、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5、在教育教学上时时想到学困生。 ①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②4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