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应用显微解剖的研究

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应用显微解剖的研究

ID:34615641

大小:1.39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3-08

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应用显微解剖的研究_第1页
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应用显微解剖的研究_第2页
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应用显微解剖的研究_第3页
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应用显微解剖的研究_第4页
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应用显微解剖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应用显微解剖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经岩乙状窦前入路的应用显微解剖研究摘要目的:通过测量成人头颅标本岩骨内外各重要骨性结构之间的距离,并结合岩骨cT薄层扫描,为经岩乙状窦前入路提供相关的解剖依据,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8例成人颅底干性标本用磨钻轮廓化骨迷路及面神经管,但要保留前庭小管、总脚、后半规管后的部分岩骨后面以及岩骨上缘作为测量的标志,并利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相关的骨性标志及功能结构之间的距离,包括岩乙状窦交叉点PS(fl口岩骨上缘与覆盖乙状窦的骨壁最前部的交点)、面神经管垂直段、后半规管最后部PNA、前庭水管外口、内耳道后壁中点、总脚、岩骨后壁、乳突外表面、乙状窦沟前壁、迷路下气房等之间的距离。对10例

2、10%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性标本,先用彩色乳胶灌注动静脉血管,再行高分辨率CT岩骨薄层扫描(层厚0.65ram),测量经岩乙状窦前入路涉及的骨性标志及功能结构,确定术中岩骨磨除的范围及深度,了解乳突的气化程度及乙状窦是否前置等。模拟经岩乙状窦前入路,采用双骨瓣开颅,用铣刀首先形成平行于中颅窝底的颢枕骨瓣,然后形成包括乳突表面的骨片,暴露横窦、乙状窦及乳突导血管,用磨钻平行于岩骨后面向内磨,直到术前确定的岩骨磨除的范围及深度,硬脑膜切口大致呈“T”形,平行于横窦及中颅窝底切开幕上硬脑膜,平行于乙状窦前缘切开后颅窝硬脑膜至颈静脉球上方,中文摘要在岩上窦汇入乙状窦前0.5cm处结扎、切断岩上窦,以

3、使幕上、下硬脑膜切口相连接,由岩上窦切断处向内沿着岩骨嵴的方向剪开小脑幕,至滑车神经入硬脑膜处稍后方的幕切迹,用脑压板轻轻抬起颞叶,用牵开器将横窦、乙状窦及切开的小脑幕牵向后,暴露岩斜区。观察手术的暴露情况,对相关结构进行测量、拍照。术后再次行高分辨率CT岩骨薄层扫描,对岩骨后壁的磨除范围及毗邻结构进行观察、测量,以实际的磨除范围与术前计划比较,了解术前计划的可靠性及可行性。结果:1.显微解剖研究1.1PS点到后半规管最后部的距离是10.48±O.42mm,到前庭水管外口的距离是17.26±0.86mm,到内耳道后壁中点的距离是27.64±1.20mm,到总脚的距离是20.56±1.54mm

4、,到迷路下气房的距离是23.58±3.72ram。1.2面神经管的观测:面神经管段的面神经按其行程可分为:①迷路段(前庭段);②鼓室段(水平段);③乳突段(垂直段)。迷路段骨管长3.22±0.92mm,是整个面神经管最狭窄之处。水平段骨管长11.68±1.52mm。垂直段骨管长13.88mm±1.82mm。与该入路关系密切的是面神经管垂直段,其外壁到岩乙状窦交点的距离是11.34±1.92mm,距离海伦嵴15.02±1.28mm,其后壁到岩骨后壁的距离是7.52±1.36mm,到乙状窦沟前缘的距离是7.0l±1.52mm。1.3骨迷路结构的观测:骨迷路由前庭、骨半舰管、耳蜗三部分组成。前庭水

5、管外口与后半规管最后部的距离是1.78±0.92mm,与内耳门后缘的距离是10.46±1.48mm,与乙状窦沟前缘的距离是8.26±2.42mm,与岩骨嵴的距离是中文摘要8.56_4-1.54mm。后半规管跨度(半规管两脚与前庭连接处的最大跨度)是9.56±1.28mm,高度(半规管顶点与前庭的垂直距离)是7.40±1.16ram,其最后部与岩骨后表面的距离是3.12±1.08mm,与岩骨嵴的距离是2.88±1.12mm,与内耳门后缘的距离是10.12±1.06mm,其最外侧与乳突外表面的最近距离是13.86±1.98mm,与乙状窦沟前缘的距离是9.82±1.91mm。1.4岩骨后外侧的切除

6、范围:后半规管最外侧与乳突外表面的最近距离是13.86±1.98mm,在此范围内可安全切除岩骨外侧部,因为此区无重要的功能结构。后半规管最外侧到乙状窦沟前的骨质范围变化较大,可根据影像检查确定其距离,磨除过程中可暴露迷路下气房,因其上壁即为后半规管的下端,这有助于后半规管的轮廓化。如果需要进一步磨除后半规管最后点和内听道后缘之间的骨质,此时磨除岩骨后面须相当谨慎,否则会损伤内耳,引起并发症。I.5手术的暴露范围:向后牵小脑和乙状窦,通过乙状窦前间隙,可显露三叉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小脑前下动脉、后组脑神经、桥脑腹外侧面;向上牵歼颇叶,显露小脑幕上区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大脑后动脉、小脑上

7、动脉;切除部分小脑幕,进一步牵开颞叶,可清楚暴露嗅神经、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等结构。2.岩骨CT薄层扫描影像学研究:乙状窦沟宽是11.44±1.79mm,深是5.27±1.93mm,乙状窦沟底到乳突外表面的距离是lO.38±3.90ram,乙状窦沟前壁到外耳道后壁的距离是13.66±2.18mm。后半规管最外侧至乳突外表面的最近距中文摘要离是13.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