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我国农村低保的借鉴_丁国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术界#(月刊)总第150期,2010.11域外参考ACADEMICSNo.11Nov.2010*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我国农村低保的借鉴12∃丁国峰,赵新龙(1.安徽大学%法学院暨经济法制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39;2.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安徽%蚌埠%233000)摘%要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征,具体表现为家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融合、低保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我国低保制度产生背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显著程度的差异性。建设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具有较
2、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日本低保的先进制度优势对构建与完善我国农村低保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作用。关键词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法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救助制度的核心内容。在倡导包容性增长!理念和践行包容性发展!思想的新时期规划下,农村低保是承载社会公平正义的稳定器!,是衔接、协调和构建城乡居民低保制度一体化的物质基础保障。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日本低保!)是日本社会救助法完善与发达的突出体现,其基于生存权理念旨在维护被保
3、障者的权利,日本低保独特的法理念和鲜明的法体系,为我国农村低保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借鉴。一、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及优势特征(一)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作者简介:丁国峰,安徽大学经济法学博士生,安徽大学经济法制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赵新龙,安徽大学经济法学博士生,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08CFX036)和2009-201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编
4、号为AHSK09-10D73)的阶段性成果。&227&学术界2010.11∋学界观察民主国家最大和最重要的目标是尊重基本人权,最低生活保障应成为其关注的焦点。政府积极寻求经济安定之方法,谋求民众就业之对策,开展贫困者紧急生活救济之事业,增进国民之福祉,这些都是建立在政府责任和国家责任之上法理念的体现。日本政府确立了国家责任的无差别平等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理念,如旧生活保护法第1条规定:此法律的目的在于,国家对于陷入要保护状1态者的生活进行无差别优先的、平等的保护,增进社会福祉。!由此,日本生活保护法
5、应该属于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范畴,具有明显的公法性质,国家责任原则和无差别平等原则是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精髓。国家责任不仅表现为对人权保障和民主主义遵循的责任,还强调了因资本主义制度缺陷而产生的牺牲者和贫困者进行公共扶助的义务。日本政府对生活贫困者进行基本生活救助的法律和制度,并非基于友爱或仁爱理念制定并靠社会力量去实现社会正义,而是国家基于宪法规定自觉地履行职责而实现社会正义。生活保护制度中的最低生活保障是以日本宪法第25条所规定的健康的、具有文化意义的最低限度的生活!为法律依据的,也表明了保障国民最低
6、生活是国家的义务。日本生活保护法中无差别平等原则的主旨为:对于保护或救助的对象,应排除一切限制,防止救济用物资分配的差别待遇,强调救助贫困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以及贫困者之间的无差别平等。无论是国家单一性政府机关还是民间救济团体都应排除恩惠性的救助性质,而应建立制度性的、人道主义的生活保障制度。日本政府对生活保护法的救助资金总额给予了强制性的优先支付权,政府机关对救济财政的预算总额不加限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无限制的财政支出,这样有利于在救济总额偏少的情况下,进行宽泛范围内的最大限度救济。同时无差别平等保护
7、原则还有适用除外的规定,亦称为欠格条款!。旧生活保护法第2、3条规定:对符合以下各项之一规定者,依据本法不受保护。(1)虽有劳动能力,但无劳动意愿者、懒惰者及其他不努力维持生计者;(2)素性不良者。!对扶养义务者有能力抚养的被抚2养者,除了紧急的情况外,依据本法不实行保护。!日本的法律规定把素性不良者和懒惰者排除在救助范围之外,防止滥救、白吃而滋养懒民习性,避免日本国民整体生产积极性和勤劳性丧失而亡国灭族。可见,生活保护法不仅是为生活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而且是为国民树立独立自主的精神进行了立法指导
8、。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宪法生存权保障之间具有重大紧密联系。日本宪法第25条明确规定了维持健康的、具有文化意义的最低生活权利,这是生活保护法中国民请求保护权的宪法依据。但日本旧生活保护法对最低生活权利的认识只限于国家政治责任范围之内,强调其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并非对国民之生存权进行具体保障,将生存权视为自由权范畴的基本权利组成部分。日本新生活保护法是在承认国民生存权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的,同时强调了国家的生活保障义务,这表明国家已意识到生存权是该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