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有企业双层分配合约下的效率工资假说及其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管理世界》双月刊国有企业双层分配合约下的效率工资假说及其检验———对“工资侵蚀利润”命题的质疑杨瑞龙周业安张玉仁国有企业改革首先是从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入手的,这种放权让利式的改革一直引来褒贬不一的评价。但就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而言,批评意见明显占上风。当理论界在追究“谁应对国有企业的低效率负责”时“,内部人控制”理论开始流行起来。该理论声称,掌握了大部分控制权的企业经理人员与职工合谋,利用委托人的授权在公司决策中追求自身利益①的最大化,从而导致委托人权益的受损(青木昌彦,钱颖一,1995;张春霖,1996)。内部人控制现象在收入分配领域就表现为“工资侵蚀利润”(戴园晨,黎汉
2、明,1988)。“工资侵蚀利润”的命题是指国有企业通过各种途径使职工的工资外收入畸形膨胀,它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工资与利润挂钩的措施把留利变为职工收入;二是挤占成本,如套取加班工资、巧用计件工资、巧获节日奖、滥发津贴、企业间互惠等(戴园晨、诸建芳,1995)。这样,职工人均收入不断上升是以国有企业资金利税率的相应下降为代价的。这一命题隐含的价值判断是:国有企业职工收入中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劳而获的,国有企业低效率应由企业内部人负责。因为,企业经理与职工合谋,采取了非正当手段追求人均收入最大化,使职工收入水平的上升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脱节,从而侵占了国有资产。我们认为“,工资侵
3、蚀利润”命题是对国有企业分配关系的一个简单化的描述,它既没有给出一个可供证伪的假说,也没有合理揭示国有企业低效率的真正原因。然而,这一似是而非的命题却在理论界广泛流传,导致了对国有企业职工行为的非公正价值判断,并对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揭示国有企业双层分配合约的性质质疑“工资侵蚀利润”的命题,进而回答谁应对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承担主要责任。一、工资与利润对立并非是最优化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必要条件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合约是不同要素所有者交易财产权的一种方式,产权交易的结果形成了企业所有权,它是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合称。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效率含义是剩余索取②权与控制权的对称分
4、布(MilgromandRoberts,1992),这也是通常说的责、权、利的统一。“工资侵蚀利润”命题把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归因于工资与利润对立关系的模糊化(戴园晨,诸建芳,1995),即企业职工通过侵蚀国有资产应得的利润,导致了国有企业盈利水平的下降。这一命题隐含的理论逻辑是,一个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应该是资本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劳动者只获得工资。然而,工资与利润的明确对立仅仅是对萨伊“三位一体”教条的简单重复,它只是在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模式中才得到鲜明的体现,这等于说只有古典资本主义企业的所有权安排才是最有效的。-166-©1994-2009ChinaAcademicJ
5、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1998年第1期古典资本主义企业体制在经济学家眼里是一种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模式,因为它体现了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相对称、或者称为“一切利润归企业家”的理念。值得注意的是,从亚当·斯密到奈特、哈耶克都十分推崇一切利润归企业家的分配理念,但他们似乎从未强调一切利润归资本家,尽管在相当多的时候,企业家与资本家是重叠的。我们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别,目的在于引出如下想法:一切利润归企业家作为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核心理念,在不同时期、不同制度中有不同的表现。按照奥
6、地利学派的理解,企业家就是发现获利机会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人。企业家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但企业家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本。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汪丁丁(1996)把企业家精神归结为人的创造性。一个企业之所以能生存、发展,就在于参与企业的各产权主体充分发挥其创造性的结果。可见,一切利润归企业家是一个抽象的理念,在其现实性上,则具体表现为企业中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产权主体共同参与企业治理和剩余分配,至于分配的结果要取决于各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一个企业的产权主体大体上可简化为两类:一类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另一类是非人力资本所有者.这些产权主体为实现获利机会、清除不确定性,在企业中投入专用性资源,例如
7、经理和工人投入专业知识和信息,股东则投入金融资本和实物资本.他们通过专用性资源的协同作用,创造出了企业剩余,它可视为一种“集体产品”(Aoki,1984).因此,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团队或一个长期合约的集合(AlchianandDemstz,1972),其中队成员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随意退出都会使对方受损,同时队成员在企业中投入的专用性资源又是相互特异的,存在替代成本.由于作为“集体产品”的企业剩余是无法按个体原子式划分的(Aoki,1984),因此,它只能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