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555246
大小:83.66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3-07
《多个案比较法及其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个案比较法及其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启示内容提要:作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多个案比较法擅长采用比较不同个案的异同来建构或展示解释性理论。多个案比较法分为个性化比较、普遍化比较、涵括式比较与多样化比较四种模式,它们在比较目标、个案确定、理论旨趣等方面各具特色。密尔逻辑中的求同法、求异法与共变法广泛运用于多个案比较的因果理论建构之中。基于多个案比较产生的解释理论多为中层理论,具备叙事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多个案比较法对高等教育研究深具启示意义,适合探讨宏观与中观层面的高等教育现象,有助于提升研究的理论深度与强化个案研究的方法论意识,在高等教育研究屮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关键词:个案研究/多个案比较/比较模式
2、/因果逻辑长于理论建构的少数量多个案比较法,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耍方法,这种研究不是探讨一个个案,而是选取数个案例(通常不超过10个)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不同个案的反复比较,以揭示社会现象或社会过程的因果机制。涂尔干、韦伯、马克思等学者就是通过对不同社会与文明的反复比较而提出了重要的概念与理论。多个案比较法在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等领域素有传统,近几十年来,此方法也扩散至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并产生了许多经典著作,如本-戴维(Ben-David).伯顿•克拉克(B.Clark)等学者的代表作就运用了此种方法。尽管教育学界采用多个案比较法的研究愈来愈多,然而针对此法的方法论分析依旧寥寥。一项研究中为何
3、选择“数个”而非“一个”个案,不同个案在整个研究中的位置和功能是什么,多个案研究的长处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依然缺乏讨论,本文力图在此方面做一番尝试。本文主要在研究设计的层次上探讨多个案比较法,至于如何从个案的资料一步步得出概念,建立框架,得出理论,以及作为个别与特殊的个案如何推论至整体或一般,本文暂不涉及。一、个案:经验与理论的统一体在关于何为个案的理解小,斯塔克(R.Stake)的界定较有代表性,他在路易斯•史密斯(LouisSmith)的基础上,认为个案是一个有边界的系统。[1]所谓边界,指的是个案与其他个案及其环境之间存有区别,在时间、空间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或过程(如一个班级、学校
4、或者是一项特定的政策);所谓系统,则指个案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复杂单位。个案的边界性意味着个案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事物。针对这种时空界限系统而进行的深入研究即为个案研究。然而,这一理解并不全面。个案不仅是具有吋空边界的单位,它还构成了一项研究试图去解释某种现象类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者对个案深入全面的分析来指示个案所代表的类别或蕴含的抽象机制。从这个角度讲,个案不仅是一个有边界的系统,它还是某种社会现象或某种抽象之物的例子,是这些类别中的一分子(amemberasrepresentative)或典型的示例(typicalexemplar)o[2]维韦奥卡(M.Wieviork
5、a)认为,个案涉及两个要素,其一是“实践的历史统一体(unity)",如19世纪主要国家的教育制度、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学、某项教育政策等;其二是案例的“理论基础”o[3]理论基础在此是宽泛意义上的,它可以是不同程度的抽象构造,譬如一个简单的属性特征(如是否为有编制的教师)、一个概念(如什么是学科)、一个理论视角(如阶级复制)或一个分析框架,它有助于研究者识别或划定出一个系列或种类,个案只是其中的例子。[4]维韦奥卡的“理论基础”不仅关系到案例选择,还关系到对个案的分析、理解与呈现。托马斯(G.Thomas)继承了维韦奥卡对个案“历史实践统一体”与“理论基础”的二分法,并将两者进一步发展为“个
6、案研究的主题(thesubjectofthecasestudy)"与"个案研究的目标(theobjectofthecasestudy)99。[5]前者即为研究者所重点探讨的个案一一有时空边界的系统,后者则是硏究者期望通过个案所探讨的现象、研究的问题或发展的理论。例如在《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一书中,本-戴维分析了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四个科学中心的个案,他真正期望探讨的问题是科学组织如何从17、18世纪的学会演变成现如今的大学和研究院模式,在此过程中科学家如何由业余的知识分子小组转变成专业科学家,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即为“科学活动是怎样增长并怎样采取了它现在的结构的”[6]。由此可见,个案本身并非
7、目的,“个案主题”与“个案目标”互为表里,构成完整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的目标有可能在一开始就清晰明确,也有可能在探究过程中涌现。在两者的互动中,个案成为连接事实与概念、材料与假设的一个共同建构,研究者基于材料与既有的理论进行对话并发展理论,又通过理论框架的滤镜来审视个案。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对个案的理解逐渐深化,而研究的目标也逐渐得以澄清。许多研究者意识到从“历史实践统一体”的个案走向“理论抽象”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