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pdf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pdf

ID:34533905

大小:1.32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3-07

上传者:文档小小白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pdf_第1页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pdf_第2页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pdf_第3页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pdf_第4页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论文作者:李青夏学号:20141810609培养学院:金融学院专业名称:金融硕士指导教师:陈涛副教授2016年6月万方数据 TheEffectof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onCommercialBanks万方数据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特此声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万方数据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使用学位论文,或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相关数据库供检索;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万方数据 摘要本文主要对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的影响进行了差异化的研究,通过该项研究探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银行净息差的变化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率的缺口理论,紧接着介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然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利率市场化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不同,股份制银行的净息差波动较为剧烈,且自2013年以来净息差反而呈现上升的趋势;中小型银行的净息差波动最为剧烈;而大型银行的净息差则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最后,本文对商业银行提出五条建议:不同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优势走差异化路线;转型传统业务,拓展客户群体;加强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净息差万方数据 AbstractThispaperfocusesontheaffectthatmarketinterestratestonetinterestofcommercialbankstocarryoutadifferentiatedstudyonthetrendofdifferenttypesandsizeofbanknetinterestmarginbythestudy.Thispaperfirstintroducesthetheoryoftheinterestrategap,followedbyintroductionof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ofourcountry,andfromthetheoreticalandempiricalresearchmarketinterestratesincommercialbanksnetinterestmarginon,andthefollowingconclusions:theinterestratemarketthenetinterestmarginforthedifferentsizesoftheimpactofcommercialbanks,joint-stockbanksnetinterestdifferentialischoppy,andthenetinterestmarginbutshowedanupwardtrendsince2013;thenetinterestmarginofthesmallandmediumbanksmostdramaticfluctuations;whilelargebanksthenetinterestmarginremainedrelativelystablestate.Finally,thispaperproposesfivesuggestionsforcommercialbanks:differentcommercialbanksshouldgoaccordingtotheirownadvantage;thetransformationoftraditionalbusiness,expandcustomerbase;strengthentheinterestrateriskmanagementcapabilitiesandstrengtheningcommercialbankcreditriskmanagementcapabilities.Keywords: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CommercialBank,NetInterestMargin万方数据 目录第1章引言..............................................1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2文献综述...................................................21.2.1国内研究...................................................21.2.2国外研究...................................................41.3研究内容...................................................41.4研究方法...................................................51.5本文的创新之处.............................................6第2章商业银行利率缺口理论..............................72.1相关概念...................................................72.2利率缺口理论...............................................7第3章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概述...........................103.1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概况....................................103.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103.2.1我国市场利率体系的建立.....................................103.2.2债券市场利率的市场化.......................................113.2.3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11第4章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的理论分析.........134.1基本假定..........................................................134.2理论推导..........................................................14第5章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的现实考察.........165.1对付息负债的影响..........................................165.2对生息资产的影响.................................................195.3对净息差的影响...................................................21万方数据 第6章结论与建议.......................................256.1研究结论..................................................256.2建议......................................................25参考文献................................................28致谢....................................................29万方数据 第1章引言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多数国家都曾对利率进行过管制,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避免频繁的利率波动,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防止可能出现的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二是维持较低的利率能够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投资增加,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利率管制在世界范围内曾在一段时期内确实起到了作用,但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各金融机构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纷纷推出各种创新型金融工具来规避利率管制,而受利率管制最严的银行业则面临金融脱媒,存款流失的尴尬局面,利率管制本身是为了更好地监管金融体系,防范系统性风险,因此,在利率管制渐渐阻碍监管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相继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于1986年3月率先完成利率市场化;紧随其后,1994年10月,日本也成功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将利率的决定机制由政府转移到市场,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决定利率的起伏波动,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任务,是根据我国情,有序地、稳健地地放开银行间拆借利率、贷款利率、存款利率等各种利率管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配套的机制和工具。截止到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进相对比较顺利,已经接近了尾声。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6月3日公布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的推出,能够进一步丰富通过市场定价的人民币存款产品,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进一步奠定了产品基础。2015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推动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接近了终点。利率涉及到每一个市场参与者,而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其更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固然,利率市场化的好处是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权,提高运行效率和盈利水平,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和运营管理机制还处于利率管制时期的状态,从银行的产品结构上看,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的产品档次较低、技术含量少,结构简单,功能偏向于筹融资,即对存款和贷款业务的依赖度很高。因此,息差收入贡献了银行利润中的绝大部分,它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利率市场化无疑会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和盈利水平,这些最终会反映到银行最终的经营成果上。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在正式实行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将会缩窄,这在理论上以及一些国家利率市场化之后的实证数据中得以检验。但也有1万方数据 一些国家在实行利率市场化之后净息差没有缩窄,而是呈现波动状态,甚至会扩大。然而,就我国而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的业务结构、地域差别、议价定价能力、业务优势等等均不相同。因此,一言以概之地讨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的影响并不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不同类型的银行在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会有不同的反应和应对策略,而同一家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完成的初期和长期表现也并不一定保持同种趋势。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息差的影响进行差异化的研究,通过该项研究探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银行息差的变化趋势,进而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收入利润结构等进行剖析,并对银行业务转型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对于促进我国银行业健康、稳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2文献综述笔者通过不同渠道获取多位学者有关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的论文或研究。目前学术上有关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对存贷利差的影响等等,而有关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笔者尚未找到相似的论文。因此,笔者选取了一些与本文观点有关联的一些文献,例如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影响等,并加以总结归纳。相关文献中阐述的观点归纳如下:1.2.1国内研究对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些认为商业银行净息差会下降;有些认为会先降后升,呈U型趋势;还有学者则认为净息差会上升。认为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利差会下降的研究:张志昌(2012)认为,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银行的存贷息差会缩窄。在利率管制的状态下,通常来说,官方所定的利率是低于均衡市场利率的,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大多数国家的利率水平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利率市场化后,为应对金融脱媒以及同业竞争,存款利率上升是大概率事件;而由于同行业竞争以及资本市场的替代作用,贷款利率不会太高。李朝芳(2014)通过对10家中小型上市银行的年报进行研究发现,2011-2013年,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速度不断在加快,商业银行存贷利差逐步缩小,银行间竞争加剧。在净息差缩窄的背景下,各银行利润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从2014年开始,净息差下降的速度减缓,甚至有几家银行净息差开始企稳甚至出现上升态势。同时,她的研究发现,四大国有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从总体上看表现要差于样本中的中小型银行。认为利率市场化后净息差先降后升的文献研究:2万方数据 戴俊、陈实、张明(2015)认为,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会先下降后上升,银行为应对息差的下降所导致的利润降低的风险,会努力提高其非利息收入。陈汉东(2015)认为,利率市场化后,各家银行必然会不断上浮存款利率水平,来获取公众存款,这种竞争会在前期降低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水平。但是,有竞争就有淘汰,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实力弱小的,没有成本利润优势的小型银行难以存活,基本最后会破产清算或被兼并收购。行业集中度会因此而提高,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的大银行的垄断进一步加剧,其业务承揽能力和议价能力也有所提升,为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扩大净息差水平的诉求不断膨胀,最终在垄断的市场里大银行最终会将利率定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均衡水平上。因此,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净息差的走势呈先下降,再平稳,最后再回升的U字型。认为净息差不一定下降的文献研究:徐可达(2015)认为,我们考察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应该从辩证的、动态的角度去研究。从经验数据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银行的净息差水平最终还是取决于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他分析了近十几年国内外大银行净后表明,利率市场化并不会必然导致净息差降低,并重点考察研究了富国银行,富国银行立足于零售与私人银行业务,具有广泛而稳定的客户基础。同时,其中间业务特别是债券投资业务突出;负债方面,富国银行不仅仅主要依靠存款,而是进行主动负债的策略,从而有能力控制负债端的成本。因此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利率陷入长期接近于零利率的水平,而富国银行扔保持了同业中最高的净息差水平。其他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相关研究:盛松成(2007)的研究表明,在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市场中,净息差主要取决于贷款风险的高低、商业银行的竞争状况、银行体系的运行效率、社会资金的供求情况等,而在管制利率的背景下,净息差相当程度上受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影响。巴曙松(2007)对一些已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西方国家的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能够有效缓解金融脱媒这一现象,银行得以利用更高的成本吸存,同时资金成本增大,迫使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来维持一定的利差,贷款业务占比有所下降,银行的负债结构逐渐改变。金玲玲(2012)则进一步指出:由于受到利率管制松开的冲击,传统的盈利模式已不能维持竞争力,银行业开始转型追寻新的利润模式,例如发展中间业务,进行多元化经营方针等。宗良(2011)和金玲玲的观点类似,即利率市场化会促使商业银行转型发展表外业务,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孙英隽(2013)则认为,基准利率差、流动性比率、利率风险、资本充足性、管理质量、违约风险、储备的机会成本等指标都影响银行的净息差。在提出的政3万方数据 策建议中,他们认为,应该对症下药—不同类型的银行业务方面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强管理的灵活度,提高管理效率、特别是经营理念;扩展中间业务的发展范围,使收入来源多元化,扩大利润渠道。对于股份制银行,应充分利用机制灵活和市场化运营等优势,拓展多元化业务;减少对传统融资类业务的依赖,降低吸收存款的成本,提升资产质量,最大化利润。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应有效利用区位优势,把握政策扶持,提升风控水平,打造自身品牌。1.2.2国外研究国外有关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息差影响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即侧重于银行业危机方面的研究。Kunt和Detragiache(1998)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后的国家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大增。Kaminsky和Reinhart(1999)认为,中国政府采取的金融抑制政策在确保稳定的金融,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和良好的利率管制的金融财政金融抑制政策。成本核算化的利率也是中国加入WTO的历史必然和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但是,也有相当大的制约因素使得利率可以快速市场化,除非这些制约因素被释放。Beck等(2006)认为目前中国的利率机制的效率低下,制约了中国经济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率改革。关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更深入,中国的非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将收到因为世贸组织的每个规则冲突的巨大影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一起将加快市场化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麦金农(2008)和肖则(2010)认为,有三个内涵前提:银行存款充满弹性的实际利率;银行存款可以转化为投资的顺畅;利率市场化可以提高投资的质量。这些前提决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根据中国的情况,他们从测试的常客,银行和企业这些前提,然后引诱金融监管和资本效率不只是阻止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因素。而在最后,他们模拟在市场化改革的利益下这些障碍可能造成的影响。由上可知,近几年来,关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各方面的影响的讨论可谓是一个热点话题,国外偏向于探讨利率市场化对整个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危机之后,对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了更多的研究。而国内由于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更多的研究侧重于讨论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对银行各项业务的影响,有关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或利差的影响的研究,大体有三个观点:净息差会下降;净息差先降后升;净息差未必下降。这三种观点中,第一种观点,即净息差会下降是目前的主流观点。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基于理论分析,由于当时利率市场化远未接近尾声,对于净息差的走势的现实考察并不充分。而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接近尾声,我认为有必要对该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对之前的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1.3研究内容4万方数据 本文拟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分析我国银行净息差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净息差的变化透视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方向,结合利率管理理论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旨在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的能力,促进我国银行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引言。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2章:介绍利率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利率缺口管理理论,该理论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种方法,它是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为控制利率风险,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对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的期限、敏感性和重新定价的机会进行衡量和分析,进而指导银行进行经营管理决策,以实现银行净利息收入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技术手段。第3章: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概述。主要分四部分进行阐述:1.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2.分步放开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3.放开人民币贷款利率管制;4.推动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第4章:从理论方面对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基本假定以及模型推导等方法,从理论上得出利率市场化对净息差的影响。第5章:从现实数据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以近几年来最新的上市银行数据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变化、净息差的变化。并通过这些变化进一步剖析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中间业务的开展情况等。并对银行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有些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转型、有的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的银行提升自身的议价、定价能力等等。不同的银行在不同的时期净息差走势是不同的。第6章:结论与建议。根据上文的分析得出本文的结论,即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净息差未必缩窄,并结合前文利率管理理论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议。1.4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1.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这是宏观层面上的分析,然后介绍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这是微观层面上的分析。由宏观到微观,从概况到具体影响的一个指标,该研究方法能够由浅入深,研究结论比较清晰明确。2.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第2章介绍相关利率管理理论,而第四5万方数据 部分则引用大量上市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证相结合。3.比较研究法。主要应用如:第4章分别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中小型城商行银行的净息差走势进行分析,并形成对比。该方法得出的结论能够对已有文献研究的不足之处作出有效的补充,突出本文的创新之处。1.5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以下几点可能的创新之处:1.关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息差的影响,鉴于利率市场化在近两年才有了较大的进展,而此前国内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较为稳健,进度较慢,缺少相关数据,国内学者一般都是通过分析国外利率市场化后息差和净息差的趋势,进而预测我国的相关情况。然而,很少有从差异化的角度来考察净息差的走向。一概而论的预测并不能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后的经营业务转型提出更具体的建议。本文将实证部分的研究对象分为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中小银行,并分析在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之后的最新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与前述文献不一致的结论——不同规模、地域的银行其净息差的变化情况是不同的,且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该结论也是对已有研究的补充。2.在建议部分,本文针对我国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运营特征,提出差别化建议。中小型银行的策略应该是:巩固既有业务能力,提升竞争力。具体来看,维护好客户,特别是广大小微企业客户,除了为他们提供信贷服务之外,还可深入挖掘客户的其他需求,如除了融资需求之外,企业还可能会有发债需求、投资并购需求等。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快捷灵活的金融服务,增强量身定制的服务能力。大型银行应该逐步调整传统业务模式,在信贷业务方面,应该在做好风险识别与防范的基础上,将资金由产能过剩、效率低下的大型制造企业流向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制造产业和服务业。6万方数据 第2章商业银行利率缺口理论2.1相关概念我们讨论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那么首先应该定义净息差的概念,同时为了区分概念,下文也会对息差、利差等指标的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息差,主要是指贷款利息收入与存款利息支出之间的利息差,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源头。净息差,商业银行的生息资产利息收入减去付息负债利息收入的差额,再比上全部的生息资产。利差,顾名思义,就是利率之差。银行资产端所收取的利率减去负债端所需支付的利率。由于净息差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最好指标,因为它还兼顾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与结构,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因此本文选取净息差作为研究指标。2.2利率缺口理论介绍1.缺口定义利率缺口理论,就是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为了规避利率风险,通过对市场利率的变动预测,对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进行总量和期限的合理调整,以实现银行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净利息收入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技术手段。利率敏感性资产是指那些在市场利率发生变化时,收益率或利率能随之发生变化的资产。相应的利率非敏感性资产则是指对利率变化不敏感,或者说利息收益不随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的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是指那些在市场利率变化时,其利息支出会发生相应变化的负债,如可变利率存款。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不等价变动中产生的利率风险,主要源于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不匹配。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银行经营处于“正缺口”状态时,随着利率上浮,银行将增加收益,随着利率下调,银行收益将减少;反之,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银行存在“负缺口”状态时,银行收益随利率上浮而减少,随利率下调而增加。这意味着利率波动使得利率风险具有现实可能性,在利率波动频繁而又缺乏风险管理措施的情况下,银行可能遭受严重的风险损失。2.利率缺口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面对Q条例,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策略都难以实现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只有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同时调整资产和负债,才能实现银行经营管理目标的要求。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严酷的同业竞争,这些都迫使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和管理的创新。因此,资产负债7万方数据 管理理论是商业银行为适应利率政策和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利率管理最初的着重点在于利率的变化对利差的影响。利率缺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将商业银行的表内资产与负债的到期期限进行统计,计算不同期限的资产负债的缺口,并根据利率走势研判,为管理层进行资产配置决策提供依据,达到规避利率风险、同时实现最大化的利息收入要求。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虽然考虑了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与差额,但并没有注意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并且对考察期的划分具有主观性,因此持续期缺口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持续期,是银行资产和负债未来时间发生的现金流量按目前市场的贴现率折现加权平均值,银行的资产按一定的贴现率贴现的现值与负债的现值的差额,也叫银行的净值。期限不仅反映了市场价格风险和在投资风险,甚至直接考虑了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影响程度。该分析方法与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方法相比,更为有效,因此,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际得到广泛的应用。3.利率缺口分析缺口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单纯依靠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很难达到商业银行的三性(盈利能力、流动性、安全性)原则要求,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通过对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才能实现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和要求,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精细化和科学化。目标就是要在监管和盈利等条件约束下,使银行的利润最大化、同时风险可控,也即保持稳定而高水平的利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银行经营者必须考虑利率风险对净息差的影响。缺口管理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缺口管理法是目前较为主流的一种利率管理的方法,其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内容是指银行根据利率走势预测利率变动趋势,适时调节资产和负债的规模以及结构,当利率波动加剧时,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当利率较为稳定时适当加大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保证银行收益的稳定和增长。该管理方法认为利率是决定资产和负债的内在联系的关键因素,主张根据经济的周期变化,利率的起伏变化,侧重根据不同的利率走势确定的差额上,作出调整资产负债组合的规模和比例大小,该方法使银行运营管理具有更大的弹性和反应力。银行主要通过拥有绝对控制力的资产和负债,来调整结构。但是,差额管理法也有缺陷,即只关注分析银行资金流量的变化,而不关心利率的变化对银行固定利率产品价值的影响,因而具有极大的片面性。久期管理法将缺口管理和期限搭配起来,是近些年来行之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其在降低利率风险,维持银行利润方面十分有效。银行的资产按一定的贴现率贴现的现值与负债的现值的差额,也叫银行的净值。期限不仅反映了市场价格风险和在投资风险,甚至直接考虑了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影响程度。因8万方数据 此,经过长期的实践之后,银行业发现,在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时,不应该把资产或者负债的到期日这个节点作为一个尺度,而应以资产和负债的期限这一时间段作为衡量尺度。期限管理法的优点是能使银行管理者从更加广泛的角度来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即不仅仅注重利率风险,还关注到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并通过对利率走势的预判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对银行的净值进行评估。第3章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概述3.1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概况我国从人民银行成立直到1995年,对利率实行集中统一决定与管理,商业银行并没有利率的决定权。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长期的利率管制会造成资金的供不应求:利率水平被行政干预,过低的利率刺激企业对资金的过度需求,而由于利率上限管制,商业银行通过调节利率来吸储的能力有限。同时,管制利率也会扭曲资产的价格,影响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因此,我国的利率市9万方数据 场化改革就是要逐步取消政府对利率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以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自2013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脚步明显加快。与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类似,“金融脱媒”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监管层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新型金融工具层出不穷,资本市场投资产品日新月异,许多原本将积蓄存于银行的人渐渐不满足于银行存款较低的收益率,而将部分资金投资于债券,基金,股票甚至期货市场。2013年6月,天弘基金的一款货币市场基金产品-余额宝推出市场,在短短数月吸引数以千亿计的资金,其他基金也纷纷推出同类型的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获取资金进行了许多金融创新尝试,而这些机构也能够通过创造新型金融工具来合法绕开利率管制,为投资者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收益率。因此,近几年来“金融脱媒”现象日益严峻,银行存款分流加剧,企业融资手段也不再局限于银行贷款。“金融脱媒”对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出现新的情况,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金融市场参与者能够更加充分得竞争,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成为当务之急。3.2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根据人民银行的规划,我国利率市场化大致遵循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即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在放开存款利率的进程中,由于短期利率波动更加剧烈,所以先放分步开长期利率,再逐步放开短期利率。同时,先放开以大额存单为代表的大额利率,再放开小额利率。3.2.1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体系的市场化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直接反映了一国在某个时间段内的资金供求状况,是一国金融市场的基础利率,即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乃至实体行业起指导作用的关键利率。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参考西方的改革路径,首先从银行间市场着力。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组建了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将同业拆借交易纳入全国统一的监管网络进行监督管理,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我国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筒称Shibor)在2007年的1月4日开始正式运行,Shibor又被称为中国的Libor,是我国央行着力培养的基准利率系统,由信誉良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组成团体,按照自主报出的拆出利率来计算加权平均利率。3.2.2债券利率的市场化1996年,为了减少国债发行成本,提高效率,财政部以证券交易所为平台,实现了市场化发行政府债券,全年共发行1952亿人民币债券。它的发行采用各10万方数据 种不同的方式,主要是利率招标方式,价格招标发行方式,转让招标方式。采取了单一价格招标或利率投标,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这是中国的债券利率市场的开始,国债利率也是其他长期利率的重要参考,甚至很多金融资产交易也以国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1997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的主要决定是充分利用同业拆借市场来开办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鉴于拆借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运行得很成功,央行决定银行间债券的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同步放开,这是利率市场化的又一大步。银行间市场国开债等政策金融债、国债等发行利率的放开。1998年之前,我国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不是由发行人和投资者决定,而是由行政手段来确定,这也造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商业银行对政策性金融债的需求不高。主要原因就在于行政化的定价方式很难统筹协调好各方的利益需求。1998年,中国银行间市场隔夜拆借利率,回购利率和债券现货交易利率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以市场化方式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市场的条件已经成熟,同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成功的公开招标发行的金融债券,紧随其后,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也以同样的方式发行金融债。3.2.3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为保持金融体系乃至宏观经济的稳定,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坚持稳健与速度并重的原则。我国已于2013年7月20日完全放开了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管制,对于存款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按照逐步放大浮动区间,最终完全放开的策略来进行,这样避免在短期内利率的剧烈波动。并且,人民银行对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放开采用不对称的方式,这种不对称主要体现在对期限较长的定期存款现行实行完全放开利率管制,而对于不太稳定的短期存款,则继续实行小幅提升上限区间的策略。存款利率放开进程:第一,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根据国际经验,大额可转让存单是存款利率放开前的过渡产品。大额可转让存单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推出的可转让的存款凭证,一般起存额度会比较大,其利率根据市场利率自由浮动,期限一般是短期,在1年以内,类似于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也丰富了商业银行负债端的产品种类,对于提升主动负债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6月3日公布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的推出,能够进一步丰富通过市场定价的人民币存款产品,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进一步奠定了产品基础。第二,逐步试探性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上限11万方数据 央行每隔一段时间会逐步小幅上调存款利率上限,从1.1倍,到1.2倍,1.5倍。最终实现完全放开。2015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推动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接近了终点。第4章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4.1基本假定为使分析更加简明、直观,笔者特作出以下几点假设:(1)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账户进行简化。生息资产和商业银行的非生息资产构成中,最重要的资产是生息资产,以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情况来看,截至2015年6月30日,四大行生息资产占资产总额比例为93%。按银行资产规模排12万方数据 序,生息资产包括对外贷款,债券投资,存放中央银行存款和存放同业。其中债券投资项目包括可供出售债券,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持有至到期的债券和应收款项债券,存放中央银行的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在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及超额准备金。(2)商业银行负债有利息支出负债和非利息支出负债两种。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工农中建四大行付息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92%。付息负债包括存款、同业拆放及其他付息负债。(3)假定生息资产为A且A=(),,是贷款,是债券投资,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是存放同业。生息资产对应的利率为i且i=(),是贷款利率,是债券投资利率,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利率,是存放同业的利率。根据前文分析,贷款利率和债券投资利率已经基本由市场定价,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利率由中央银行确定,存放同业利率由商业银行和其他的金融机构确定,并且同业利率也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因此,生息资产对应的利率中,除由中央银行决定之外,其余的利率均由市场决定,其变化受市场资金面供求关系的影响。(4)假定付息负债为D且D=(),是存款,是同业拆放,是其他付息负债。付息负债对应的利率为r且r=(),是存款利率,是同业拆放利率,是其他付息负债的利率。目前,存款利率已经基本实现了利率市场化,r2和r3也不受利率上限管制得影响,实际经验数据也可验证这一点。(5)度量利率市场化程度。一般来说,可以用利率的浮动区间大小来度量利率市场化程度:利率波动范围越大,利率市场化程度越高。从理论上来说,存款利率管制放开后由于竞争揽储等因素应有所上升,本文用存款利率浮动水平度量利率市场化程度,即存款利率相对于基准利率上浮越多,利率市场化程度越高。(6)近年来,中间业务随利率市场化推进而加快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为谋求转型适应市场。各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中间业务的投入力度,非利息收入(支付结算、咨询顾问、代理、担保及承诺等业务)在商业银行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中间业务成为影响商业银行净利润的重要因素,并且其重要性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不断加深。本文用E代表中间业务。利率市场化进13万方数据 展越快,市场竞争越激烈,中间业务发展则越快。因此,可将中间业务表示为存款利率的函数:Ef(r),dE/dr0(1)114.2理论推导1.由于净息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银行的盈利水平,其与商业银行的净利润高度相关,因此,首先探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我们构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函数AiDrE,其中π指商业银行净利润,那么:d/drDdE/dr(2)111情况1:利率市场化对付息负债规模的影响大于对中间业务的影响,那么:d/dr0(3)1假设利率市场化后的存款均衡利率水平为r,则现行利率水平r满足关系式01rr。10由(3)式可以推导出:(r)(r)(4)01(4)式说明,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之后,商业银行净利润将出现下降趋势。情况2:利率市场化对中间业务的影响大于对付息负债规模的影响,同理可以推导出:d/dr01}(r)(r)01rr(5)10以上两种情况说明,利率市场化会增大商业银行付息负债的成本,从而侵蚀净利润,商业银行则可以通过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收入来对冲利润的下滑。2.利率市场化对净息差的影响AiDr净息差可以表示为。AD可以证明d/dr0成立。1A所以有:(r)(r)(6)0114万方数据 (6)式说明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净息差将会出现下降。3.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收入结构的影响Ai-Dr息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可以表示为AE-D由于d/dr0,所以有:1AE(r)(r)(7)01(7)式说明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净息差将出现下降,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上升。第5章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的现实考察上文对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利润、净息差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做了简单的理论分析。事实上,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净利润、净息差等指标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走势未必趋同,本文选择2013年6月30日为考察节点,考察方法是依据规模将银行分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中信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绍兴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三大类。考察节点选择的主要依据是:(1)在2013年15万方数据 7月,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贷款利率下限放开了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出现重大突破;(2)2013年6月以后,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横空出世,互联网金融强势崛起,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将存款替换为余额宝类的理财产品了,金融脱媒现象加剧,倒逼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无论是政策层面的改革,还是民间金融的创新,都在2013年6月30日以后出现了重大进展,因此本文选择该时点为考察节点。5.1对付息负债的影响理论上付息负债利率将有所上升,实际中利率在不断下降。根据国外的经验以及理论分析,短期来看,存款利率长期被低估,主要是由于之前存款利率存在上限管制,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业竞争加剧,利率会有所上升。从长期来看,存款利率则会回归均衡的市场水平。然而,该结论只关注到微观个体之间的竞争对利率的影响。实际上,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还有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和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宏观经济的运行对利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宏观经济处于扩张时期时,银行信贷也会顺周期扩张,此时的经济还面临通胀的压力,根据费雪效应,此时的名义利率是比较高的,央行为了会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基准利率来引导市场利率上升;而当经济处于下行期时,企业普遍效益不好,投资减少,生产收缩,对信贷的需求降低,而央行也会为刺激经济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时的利率会处于较低的水平。表1是2014年底至2015年11月以来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从该表可以看出,2015全年利率处于下行通道中。表12014年10月-2015年11月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日期利率(%)2014-103.002014-112.752014-122.752015-012.752015-022.752015-032.502015-042.502015-052.252015-062.002015-072.002015-081.7516万方数据 2015-091.752015-101.502015-111.50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银行存款基准利率持续走低,我认为其中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我国经济从2013年开始进入了“新常态”,即产能严重过剩,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速下滑,宏观经济进入转型期。但是,经济转型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由于我国国情复杂,人口众多,改革和转型必须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而且,我国的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也要求一定的发展速度来支撑,所以即使是转型,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速。不论是转型的需要,还是经济增长的需要,都必须保持较低的利率水平。因此央行一直在保持着降准降息货币政策。从资金市场看,2015年以来,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市场上资金供给充裕,而优质的投资项目减少,这种供给增加,需求减少的供求关系,必然使资金价格走低,这也符合经典的经济学原理。不管是从政策面还是资金面来看,利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具备走高的趋势。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陷入竞争性货币贬值的恶性循环之中,美国、日本纷纷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提振经济。欧洲央行和日本近期更是实行负利率政策。根据利率平价,国际资本通常会从低利率国家转移到高利率国家。这会在短期内使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不利于我国的出口产业。因此,为保持商品出口的竞争力,我国也顺应国际趋势,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较低的利率水平。其二,2015年中国股市波动加剧,特别是5、6月份的股市崩盘,导致许多资金开始寻求固定收益类的安全资产。过多的资金供给和相对较少的优质资产,不断压低利率上限。事实上,不仅是银行存款利率,债券收益率、“宝宝类”货币市场基金等产品的利率也在持续下降。可见,2015年利率步入下行通道,更多的是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但也正是利率市场化的体现,从本质上来说,利率市场化就是将资金的价格决定权交给资金的供求双方,均衡的利率水平是双方利益的一个平衡点。利率市场化完成后,资金受引导流入实体经济领域,其高低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即使处于正常的经济周期,利率市场化之后付息负债也未必会统一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由于规模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大型银行在揽储方面相较于小型银行仍有很大的优势,相当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基本没有分支机构,而只在自己的城市有有限的几个网点,为了获得资金来源,提高自身竞争力,这些城商行通常需要提高利率来吸引储户,利率上浮幅度普遍较大;而大型银行则并未大幅提高存款利率;其次,高息揽储并非长久之计,很多银行并不能长期承担这样17万方数据 高的成本,其必然会导致差异化的竞争,利率在经过一定程度的上浮之后会回归均衡。表22015年10月24日主要银行存款利率表来源:互联网从表2能够看出,在2015年10月24日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后,四大国有银行款利率基本保持稳定,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利率相对高于四大国有银行,而城商行的存款利率的上浮程度最高。5.2对生息资产的影响1.预期贷款的利率会出现下降,但下降程度有限。图1是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加权平均水平,2009年3月-2011年918万方数据 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央行出于审慎货币政策的考虑而进行的加息的影响。从2012年12月一直到2014年底,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基本维持稳定略微下调的趋势,而从图中可以看出,即使在2013年7月份放开贷款利率下限,人民币贷款利率也未发生太大变化,甚至出现了几个月的上浮期。2014年7月以后至今,伴随着央行基准利率步入下行通道,以及资产荒的来临,贷款利率也有大约2个点的较大跌幅。利率(%)年份图12008-201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一般的观点会认为,利率市场化完成的初期,特别是贷款利率放开,会促使银行间竞争性地降低资金价格,以在同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而且,短时间内银行难以迅速转型,其核心利润来源-贷款仍然是主要的优质生息资产,因此国内商业银行之间的客户和业务竞争主要是对贷款业务的竞争,从而造成贷款利率的下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贷款利率确实下行,同业间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但是从统计数据来看短期内贷款利率下降的幅度将非常有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早已在2013年7月就放开,而贷款利率(住房贷款利率除外)下限也在2013年7月完全放开,经过这些年的市场竞争调节,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基本上可以视为均衡利率。(2)我国的中小企业众多而金融机构相对较少,相对于众多的需求端,银行还是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因此在企业极度依赖银行间接融资体系的环境中,贷款利率下行将十分有限。从总体上来说,由于改革维稳的需要,我国在实行一些关键政策之前都会先行进行缓慢试点试探,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如此,其对短期利率的冲击并不是很大,这点与国外不同。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企业特别是优质企业相对于银行,议价能力会有所提高。银行为获取优质客户,短期内会采取价格战的策略,而从长期来看则会通过开发出更多的金融服务,同时提高每一种服务的质19万方数据 量吸引优质客户。这种竞争对金融扶持实体经济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正是利率市场化的原因之一。对于银行来说,这种外界的压力也会倒逼银行进行改革,优化自身资产负债结构,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业务。而且,价格战毕竟只是短期策略,企业融资成本从根本上来说跟宏观经济有关,其最终会处于均衡的市场价格。2.商业银行风险偏好有所上升。表3是我国12家上市银行的生息资产结构,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从2011年以来,贷款、债券投资、存放同业等生息资产的结构大体比较稳定,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受我国分业经营的限制,以及资本市场尚不健全的现实情况,贷款依然是银行最为主要的优质资产,占总的生息资产的比重在50%以上。但同时也能看到,债券及其他应收款投资等项目近几年有略为抬升的态势,这说明银行开始调整资产结构了,虽然暂时没有大的方向,但这个趋势已经逐渐有了苗头。2014年6月末,存放同业以及存放央行等无风险资产的规模也在减小,说明银行在逐渐改变其资产配置,减少无风险的存放央行资产,而增加债券及其他应收款投资等相对风险较高的投资。表312家上市银行生息资产结构占生息资产比重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6月贷款51.2%51.60%52.80%52.00%债券及其他应收款投资19.90%19.50%20.80%20.80%同业10.80%12.50%11.00%11.80%存放央行17.20%16.40%15.50%15.40%数据来源:上市银行财报。2014年127号文出台,该文规范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同业业务。与西方国家出现的情况不同,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并未迅速出现大的调整,而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也确实使商业银行承压,促使银行提高风险偏好,发展收益率更高的资产业务。可以预见,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会进一步加大,这对于风险管理技术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5.3对净息差的影响根据国际经验和理论推导,利率市场化会对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以及净息差指标产生重要影响。净息差等于生息资产利息收入减去付息负债利息支出的差额除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净息差不仅考量了盈利能力,同时还考虑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结构,因此用净息差更能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本文选取13家银行进行具体的数据统计分析,分为三组,分别是:(1)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银行;(2)四家全国性股20万方数据 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3)五家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厦门农商行,成都银行,桂林银行、阜新银行以及福建海峡银行。1.四大国有银行净息差(%)年份图2四大国有银行净息差季度变动趋势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从图2可以看出,近三年来四大国有银行的净息差处于2%-3%的区间水平,其中中国银行的净息差水平略低于其他几家银行,大体在2%偏上,而其他三家银行则在2.5%-3%的区间波动。从整体上来看,四家国有银行的净息差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近年来并无较大的波动。四大银行由于规模大,市场占比高,议价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利率市场化对它们的冲击比较平稳,图2是我国四大行在近三年净息差的变动趋势图。整体来看,四大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净息差较为平稳,不论是2013年6月贷款利率的放开,还是之后存款利率上限的逐渐取消,它们的净息差并无大的波动,大体维持在2%-3%的区间。2.四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1万方数据 净息差(%)年份图3四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银行净息差季度变动趋势图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大多数银行在放开利率管制后,净息差出现缩小的趋势。特别是管制的利率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资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市场化利率后,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同时,放开利率后,为保持利润,风险偏好必然会提高,这样就会出现更多的风险敞口,不良率也会提高,对于净资本较低的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其经营甚至会出现困难。从2012-2015年季度数据来看,我国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净息差波动相比四大行来说更加剧烈。2012年净息差呈下降态势,主要是受央行降息的影响。2013年至今,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这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反而呈上升趋势,说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竞争加剧,虽然银行负债成本上升,但是股份制银行相对灵活一些,市场化运营,近几年各大银行更是主动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抵消利差缩窄的影响。因此,虽然利差可能缩窄,但净息差反而增加。这正是净息差考虑了资产负债结构的结果。3.五家小型银行22万方数据 净息差(%)年份图4五家城市商业银行净息差季度变动趋势图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从统计的五家银行来看,其净息差波动较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四家股份制银行更为剧烈。从2008年以来,净息差大体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8到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几乎所有的银行净息差均遭到重创,呈现陡峭式下滑;第二阶段是2009到2012年,这一阶段中小型银行的净息差区域平稳甚至有所上升;第三阶段是2012年至今,净息差的走势开始出现差异,有出现下降的,有保持平稳的银行,还有净息差出现上升趋势的银行。近两年净息差走势差异化的原因,除了宏观经济波动加剧的因素之外,我国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小型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大型银行的资金成本更为低廉,中小银行在和大型银行竞争优质项目时的议价能力较弱,所以其净息差波动最为剧烈。和大型国有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在资源、人力、创新能力、营销网点等处于劣势。但是,中小银行往往是深耕于某一个城市,对这个城市的客户需求有比较深入的挖掘,对这些企业的真实经营能力更加了解,因而风控方面会比较灵活而有效。具有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在利率市场化后,地方中小银行可以向中小企业投放更多的信贷资源,对于在一个城市经营多年的银行来说,其有能力对不同的信用级别的企业确定不同的利率(风险溢价),因而其净息差水平并不一定会下降。表4三类银行2012年至今净息差波动的方差统计银行净息差的方差四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0.007641农业银行0.009032中国银行0.00510823万方数据 建设银行0.008076四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信银行0.0489民生银行0.0546兴业银行0.0703华夏银行0.0385五家中小型城商行厦门农商行3.4410成都银行1.3175桂林银行2.4069阜新银行1.2109福建海峡银行1.5110从上表可以看出,三类银行净息差波动程度明显不同,大型银行的净息差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股份制银行的净息差波动较为剧烈,而中小型银行的净息差波动最为剧烈,再结合之前的图表来看,自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接近尾声以来,有净息差缩窄的银行,也有净息差增大的银行。也即从统计结果来看,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并不必然缩窄。24万方数据 第6章结论与建议6.1本文结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净息差走势呈差异化。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大多数银行在放开利率管制后,净息差出现缩小的趋势。但本文的分析表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表现会有所不同,并非所有的银行的净息差走势一致,即大型银行的净息差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股份制银行的净息差波动较为剧烈,且自2013年以来净息差反而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中小型银行的净息差波动最为剧烈,从样本来看,有净息差缩窄的银行,也有净息差增大的银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呈差异化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利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和货币政策等,由于我国当前处于经济下行时期,存贷款利率均处于下降通道,净息差的走势取决于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并不会趋同。第二,大型机构由于规模大,在逐利的同时追求稳健,净息差波动较小,而中小型机构则更易转型,净息差也呈现出不同的走势。国有大型银行的客户多为国企央企,其客户和业务来源稳定,但资金议价能力相对较低,因而大型银行暂时并未受到较大的利率市场化冲击,其资金并未更多地投向高风险高溢价的项目,其净息差在利率完全市场化之后更有可能下降,而中小型银行的客户通常是地方中小企业,银行面对这些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强。因而可以通过加大风险偏好等策略暂时抵抗利差缩小的影响,甚至使净息差有所上升。6.2建议1.不同的商业银行应合理定位,开展差异化竞争。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合理定位在市场中的位置,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应展开非对称差异化竞争之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在运营管理、业务结构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基本雷同。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银行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准确合理地界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分析自己存在的优劣势,走非对称发展路线提高某一项核心竞争力,同时兼顾其他跳线的综合金融服务。与大银行相比,较小的城商行在品牌建设、营销手段以及业务开展广度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这是其劣势。但其优势也很明显:机制灵活,有区位优势,在地方上的客户忠诚度高,客户基础好。因此,中小型银行的策略应该是:巩固既有业务能力,提升竞争力。具体来看,维护好客户,特别是广大小微企业客户,除了为他们提供信贷服务之外,还可深入挖掘客户的其他需求,如除了融资需求之外,企业还可能会有发债需求、投资并购需求等。25万方数据 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快捷灵活的金融服务,增强量身定制的服务能力。大型银行应该逐步调整传统业务模式,在信贷业务方面,应该在做好风险识别与防范的基础上,将资金由产能过剩、效率低下的大型制造企业流向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制造产业和服务业。同时,大型银行还应更好地发挥市场平衡调节者的作用,增大研究力度,适度适时参与资本市场的一些证券承销业务来进一步巩固净息差。2.转型传统业务,拓展客户群体。虽然并非所有的银行的净息差走势一致,但是,从前文的统计图表也能看出,在利率市场化接近完成之际,许多银行的净息差确实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宏观经济下行、互联网金融崛起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若想继续保持较高的净息差水平,就必须跟上潮流,自我变革。以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为例,银行一般要求贷款企业提供抵押、担保等增信措施,同时企业自身资质也要符合银行的准入门槛。这一系列的贷款条件,实质上将许多小微民营企业拒之门外,获得贷款的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或大型民营企业。这一方面造成我国金融资源极大的错配,另一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去产能、去杠杆也被提上了日程。这其中过剩的产能和过度的杠杆主体大都是国有企业,在这种政策调控下,钢铁、煤炭等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需求锐减,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也随之缩减,这是很多银行净息差缩窄的主要原因之一。商业银行应根据国家政策法规,适度改革自身的业务准入及审核标准,贷款业务开展由融资主体资质导向转向以优质项目为导向,以抓住数量更多同时融资需求旺盛的中小民营企业。相对于背靠政府的国企,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以及信用确实更难得到保证。商业银行在拓宽客户来源的同时,应建立健全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对不同信用状况的企业合理定价。3.改变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和业务结构,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利差收入下降带来利润降低的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开拓其他新兴业务,拓宽收入来源,使其他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提高。从美国的一些银行来看,花旗,摩根大通等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我国的部分商业银行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间业务大体包括担保、信用证、投行业务、同业业务等。中间业务包括一些表外业务,这些业务不占监管额度,预计未来随着利率的不断市场化,商业银行将普遍加大对中间业务收入的投入力度。利率市场化从客观上促进了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的需求,首先,利率管制时期的一些监管套利在利率市场化后将逐渐消失,原有的业务模式难以为继,商业银行要想维持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开拓新的业务类型和业务范围;其次,利率市场化也为银行开展多元化的经营提供了条件和机遇,主要体现在金融行业26万方数据 之间的壁垒越来越薄,很多领域银行都可以通过各种条件设计来介入,而市场化的利率无疑对于收益分配与预估提供了良好的参考。目前银行普遍加大了对投行业务、顾问咨询业务、债券投资业务等的投入力度,在某些领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渠道和口碑。4.强化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后,利率波动加剧,利率风险管理与控制要求提升。银行可强化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综合运用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如缺口管理法。根宏观经济运行和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预测利率变动趋势,适时调节资产和负债的规模以及结构,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使利率敏感性缺口保持正值并加大缺口,反之,当预期利率下降时,应使缺口为负值。从而保证银行收益的稳定和增长。5.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为防止净息差降低,其风险偏好可能会增强,如增加中小企业信贷等风险较高的资产比重。为了平衡收益性与安全性的目标,商业银行应建立并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准确量化信贷风险,深化内部评级体系在信贷领域中的应用,加强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管理。同时要防范金融创新风险,强化金融创新规范,提高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控能力,避免过度金融创新从而造成风险累积。27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1]喻茂竹、孙英隽,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因素研究,财税金融,2014年第28期,88-90页[2]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1期,69-75页[3]泰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保持较高净息差水平的策略研究,现代金融,2014年第10期,25-27页[4]胡新智、袁江,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理性选择—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6期,132-146页[5]戴俊、陈实、张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影响研究,金融纵横,2015年第3期,41-49页[6]黄持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会计师,2013年12月,5-6页[7]林艳,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科技经济市场,2015年第3期,208-209页[8]吕峰,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国有商业银行运营的影响,财经界,2015年6月,12页[9]李朝芳,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以我国10家上市中小型商业银行为例,新金融,2014年第309期,31-37页[10]徐可达,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大银行净利息收益能力比较,金融论坛,2015年第1期,14-20页[11]陈汉安,利率市场化与净息差的正U型曲线简析,商业经济,2015年5月,90-91页[12]张志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存贷息差的影响分析,时代金融,2015年第3期下旬刊,149-150页[13]刘莉亚、李明辉、孙莎、杨金强,中国银行业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的关系研究,经济研究,2014年第7期,110-124页[14]泰翰·菲兹罗、楠斯·颇特、艾得·泰科斯、胡妍斌,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比较与借鉴,新金融,2010年第10期,4-9页[15]卓峻,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特区经济,2013年第4期,39-42页[16]刘粮,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攻坚—存款利率市场化,中国科技投资,2013年第26期,10-12页[17]王蕾、朱学彬,从平凡到卓越——利率市场化下富国银行转型分析,金融会28万方数据 计,2014年第3期,4-11页[18]张伟芹、张敏敏,浅议利率市场化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第6期,154-155页[19]王在全,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对策,新金融,2013年第11期,28-31页[20]宗良、高扬,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国际金融,2011年第4期,56-58页[21]焦欣欣,抓住利率市场化机遇加速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国际金融,2014年第10期,18-22页[22]Shehzad、JakobDeHaan.FinancialliberalizationandBankingCrises[Z].2009ConferenceofRoyalEconomicSociety,2009.[23]RajAggarwal,B.PhilipJeon,XinleiZhao.BankExposuretoInterestRateRisksDuringFinancialLiberalization:EvidencefromSouthKorea[J].Asia-PacificFinancialMarkets,2006,(12).[24]Nawalkha,S.K.,G.M.Soto,N.A.Beliaeva.InterestRateRiskModeling[M]NewJersey:JohnWiley&Sons,Inc.,2005.[25]Hanousek,J.Roland,G.BankingPassivityandRegulatoryFailureinEmergingMarkets:TheoryandEvidencefromtheCzechRepublic[J].CentreforEconomicPolicyResearch,2002,(1)[26]Kaminsky,GracielaL.,CurrencyandBankingCrises:TheEarlyWarningsofDistress[R].IMFWorkingPaper,No.99/178,1999[27]Demirguc-Kunt,Asli,EnriaDetragiache,Enria.FinancialLiberalizati-onandFinancialFragility[R].WorldBank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No.1917,1998.29万方数据 致谢本论文是在陈涛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硕士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在此我向金融学院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两年年的辛勤栽培,谢谢你们在教学的同时更多的是传授我们做人的道理,谢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诲!两年研究生,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两年来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两年的硕士生活。感恩之情难以用言语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他们,报答他们!爸妈,我爱你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少年时最喜欢的诗句。就用这话作为这篇论文的一个结尾,也是一段生活的结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少年时的梦想,永不放弃。年月30万方数据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李青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1万方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