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模式改革

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模式改革

ID:34517155

大小:269.2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7

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模式改革_第1页
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模式改革_第2页
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模式改革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2(21:193—195Journalof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0cialSciencesEdition),2010-03,12(2):193—195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模式改革蒂音fv●J(大连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辽宁大连116028)摘要: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知识综合性、理论应用性和模式创新性的特点,但该课程考核中存在考核目的过于片面性、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过程不合理以及考核主体过于单~等问题,该课程应该进行考

2、核模式改革,提出考核内容由知识性考核丰富为行为考核加知识性考核,加大平时成绩比重,重视和提高对大学生日常实践行为的考核,平时成绩考核范围由课堂表现扩大到课堂外表现,考核主体将以单一考核主体扩大到多元考核主体,考核过程由理论知识考核与日常实践考核相结合等改革建议。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知识性考核;多元考核主体;考核制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D432.6;G641;G40—01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713(2010)02—0193—0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课程方案(

3、2005方案)中的首开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毋庸讳言,有一部分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课程的教学效果存在一定问题。如个别大学生为了就业不惜伪造学历、证书和荣誉,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上当受骗、违法犯罪的事情屡见不鲜。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教学课题。笔者认为,通过发挥课程考核制度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实践行为的导向和制约作用l11,以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为突破口,带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方

4、面的改革,可切实提高本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特点(一)知识综合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侧重点,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知识综合眭。它旨在综合地运用其他三门课程提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多种相关学科,如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对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与实

5、际问题创造性地做出科学、有说服力的回答和阐释I21,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综合性特点。(二)理论应用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注重传授法律和道德理论知识同时,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知行统一。知行统一,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习与践行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和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这就要求该课程的考核模式不同于其他课程,不仅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更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及知与行的统一。还要求教师密切联系学生,观察学生的日常言谈举止,分析这些言谈举止,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思想道德方面上存在的理论困惑与实

6、际问题。(三)模式创新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发展人的主体性翻。在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下,学习方式停留在知识的传输上,考核方式停留在期末试卷上。虽然教学目标容易达成,但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养成,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开发和终身学习。在课程改革收稿日期:2009—08—30作者简介:范青(1965一),女,大连交通大学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教学研究。·194·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的同时,尤其是考核模式的改革,通过在课堂中师生互动创造的民主平等的环境和

7、氛围,在考核中加大平时考核力度,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一)考核目的过于功利化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定位在能否获得学分、奖学金、毕业证和学位上。许多任课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庞大的学生群体,也仅仅把考试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目的仅在于课程结束时给学生一个成绩,而学生也往往认为考试就是为了拿学分,将来有个大学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嗍。至于通过本课程学习是否掌握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获得什么收获,对于教师和学生根本都不

8、重要,甚至有的教师也觉得无所谓,因为这些教师原本就认为这门课程在教学体系中可有可无。随之而来的是考试一结束,师生之间的交流也随之结束。(二)考核内容缺少系统性大多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