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离魂故事的文化阐释

古代离魂故事的文化阐释

ID:34456447

大小:407.7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古代离魂故事的文化阐释_第1页
古代离魂故事的文化阐释_第2页
古代离魂故事的文化阐释_第3页
古代离魂故事的文化阐释_第4页
古代离魂故事的文化阐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离魂故事的文化阐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7卷第3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1.27No.32010年5月JournalofShenzhen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Mav2010古代离魂故事的文化阐释粱敏(广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广东广州510006)摘要:离魂故事在古中国代小说、戏剧中,屡见不鲜。已经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这一现象隐含着丰富深邃的审美文化意蕴。离魂故事植根于古老的灵魂信仰.产生于对桎梏人性人情的封建婚姻礼法的叛逆,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男性的文化心理;而离魂故事所具有的哀婉、缠

2、绵的浪漫色彩,也是其受人喜爱的重要原因。关键词:古代小说;戏剧;离魂故事:文化意蕴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0X(2010)03-0131-05离魂故事是存在于古代小说、戏剧中的一种特佑《离魂记》的成就最高,它讲述的是张镒之女倩娘殊的文学现象。它由来已久。早在六朝志怪小说中就自幼许婚王宙。两情相悦,不料后来张镒食言,又将已初见端倪。例如《巨鹿石氏女》,讲的就是一个奇异其女许婚一个进京待选的官僚。王宙愤而出走。途中动人的离魂故事.故事写巨鹿石氏女见过“美仪容”夜半

3、,倩娘忽至,两人于是同奔蜀中,五年后倩娘返的庞阿一面,“心悦之”,“自尔仿佛即梦诣阿”,不过归衡州。竟与家中已病卧五年的倩娘合而为一。该故其魂梦虽去见了庞阿,身体却依然呆在家中,故而其事影响深远,宋元南戏《王文举月夜追倩魂》、金诸宫父断然否认女儿去了庞阿家中.后来见了被庞阿妻调《倩女离魂》,以及元剧作家赵公辅《栖凤堂倩女离亲自绑缚的女儿,不禁惊呆了。因为女儿刚才还在家魂》、郑光祖的《迷青锁倩女离魂》等,均取材于此,而中劳作呢!而随后更让他目瞪口呆的是,被缚的女儿尤以郑氏之作脍炙人口。宋元话本中类似

4、题材的作居然与屋中女儿倏然合为一体.这使他不禁大为感品也不鲜见,如《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志诚张主叹:“天下遂有如此奇事!夫精情所感。灵神为之冥管》、《碾玉观音》等等,只不过所写多为鬼魂与生人者。灭者盖其魂神也。”后庞阿妻去世。阿娶石氏女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罗烨《醉翁谈录》所列小说名妻。目中也有《惠娘魄偶》。到了明代中叶,汤显祖则以一这则短小的故事见于刘义庆的《幽明录》。但谁曲《牡丹亭》震惊了整个艺坛,也使离魂故事达到了又能料到,就是这么一则小小的故事。却似乎触动了顶峰。其后,沈璨《坠钗记》、冯

5、梦龙《醒世恒言》卷十整个汉民族的感觉神经.从而吹响了文学史上经久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凌漾初《拍案惊奇》卷二十不息的离魂主题的前奏曲!唐宋传奇中。离魂故事数三《大姐魂游完夙愿》,以及《聊斋志异》中的《阿宝》、量甚夥,如《离魂记》、《灵怪录·郑生》、《独异记·韦《连城》等等,仍不厌其烦地延续了这一故事题材。离隐》、《乾馔子·华州参军》、《云溪友议·韦皋》、《法苑魂之曲真可谓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珠林·张子长》、《幽明录·冯孝将》、《列异传·谈生》、为什么离魂故事一经产生就广为流传.并且经《太平广记·

6、许至雍》等等,它们除了吸收了前代故事久不息呢?本文试从传统的灵魂信仰和社会文化心的离奇描写外,更加入了一定的社会内容。其中陈玄理等方面.来探求离魂故事产生的原因。并发掘其文收稿El期:2009-09—15作者简介:梁敏(1958一),女,广东罗定人,广州大学编辑,从事古代文学与编辑学研究。·13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7卷化审美意蕴。体”『31总之.有灵魂,且灵魂不死,可以脱离身体独立活动的观念.是中国民间信仰的最基本的观念之一一离魂故事植根于古老的灵魂信仰再加上佛教自印度

7、传人中国后,其“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观念更是深人人心。而其所谓的做善恶之一位作家创作观念的产生.是植根在一定的历业.受因果报应,经历轮回转生的主体,其实就是一史、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而离魂故事产生的精神个不死的灵魂。文化土壤就是源远流长的灵魂信仰。灵魂信仰早在灵魂信仰的盛行.必然会对土生土长的小说家、远古时代就已产生。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戏剧家的创作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明代的冯梦龙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说:“在远古时代,人在《情史类略》卷九《情幻类》里采人了《巨鹿石氏女》们还完

8、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一篇.文末按语即说:“离魂之事往往有之,况神情所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注,忽然而翔,自然之理,又何怪?”凌潆初在《拍案惊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奇》卷二十三中也说:“还魂从古有,借体亦其常。谁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1]英摄生人魄.先将宿怨偿。”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叶生》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则不仅从死亡与梦幻两种中也发议论说:“魂从知己,竞忘死iil~?闻者疑之,余现象推论出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