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监管_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_戴金平

资本监管_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_戴金平

ID:34414640

大小:1.86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3-05

资本监管_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_戴金平_第1页
资本监管_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_戴金平_第2页
资本监管_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_戴金平_第3页
资本监管_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_戴金平_第4页
资本监管_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_戴金平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本监管_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_戴金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卷第2期经济学(季刊)Vol17,No122008年1月ChinaEconomicQuarterlyJanuary,2008资本监管、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3戴金平金永军刘斌摘要本文通过对在单一约束的商业银行利润函数中植入监管当局惩罚函数的静态理论模型的分析得出:监管当局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行为不仅有效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和风险意识,而且强化了“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接着本文对我国1998年以来经历的两次经济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论是:1998年以来,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以降低坏账率、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行为强化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关键词资

2、本监管,银行信贷,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一、引言1996年以来,随着货币政策逐步步入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的间接调1控阶段,我国对银行业的风险控制意识逐步增强:监管手段从最初的整顿性的、无序的直接管制逐步过渡至间接的法制化、市场化的管理;监管重心由单纯的金融稽核过渡至以防范金融风险为核心的审慎性管制;监管体系由以人民银行为单一核心的分业监管体系过渡至以人民银行为货币政策制定核心、中国银监会为监管主体的典型多元化分业监管体系。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从法律上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保险、信托业的监管地位后,中国人民银行强调要把对银行业监管的工作重心转移至以银行风险监管为核心的系统性监

3、管和依法管制上来,并首次提出降低国有独资银行不良贷款的要求;1996年我国正式加入巴塞尔协议成员国的行列,显示了我国政府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核心的巴塞尔协议为标准加强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决心;1999年国家专门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1998年和2003年国家还采取发行特别国债和动用外汇储备的形式前后两次对国有商业银行注资,以提高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增强其竞争力;2002年1月,我国各商业银行开始全面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承担起中国人民银行对商3戴金平,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金永军,上海证券交易所债

4、券基金部;刘斌,天津银行总行。通讯作者及地址:金永军,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南路528号上海证券大厦13楼,200120;电话:13817916993;E2mail:edward_jin@126.com。11998年是我国货币政策操纵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谢平,2004;戴根有,2000;戴根有,2001),包括贷款限额的全面取消、公开市场操作的再引入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等。482经济学(季刊)第7卷业银行的监管职责;2004年3月,银监会在借鉴1988年旧巴塞尔协议和2004年新巴塞尔协议的基础上颁布实施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该办法不仅给出了计算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5、的资本充足率方法,而且制定了类似美国《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中的“及时修正条款”所规定的制裁措施,充分表明了政府加强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决心和力度。随着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的引入,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矛盾开始凸显。我国在1996—2005年先后使用了6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10次下调贷款利率等多种货币政策手段,以期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事实已证明1997—2002年间我国货币政策并没有实现扩大内需的政策目标,理论界对货币政策失效的原因探讨很多,但没有涉及由于政府加强了对商业银行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以及商业银行日趋理性的风险意识导致的货币政策传导缺少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的

6、配合这一角度的分析;尽管官方认为2003—2005年我国三次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抑制了我国信贷资本的扩张,但理论界并未就此作出充分的论证,对该说法仍存异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充分考虑这段时期银监会强化监管对银行信贷的抑制效应。理论界为此提供了佐证:夏斌(2005)坦言,2003年以来货币政策调控取得的成果,银行的“自律”作用(部分银行基于改制上市或资本充足率的考虑,对贷款规模严格自减)和银监会的强化监管作用不可忽视;李扬和彭兴韵(2005)指出,“2004年以来,我国信贷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就应归因于银监会逐步加强了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和

7、改变了项目资金比率”。2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信贷渠道存在的前提下,研究政府强制性资本监管的引入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以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影响。为此,本文第二部分首先回顾了国外有关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问题的文献;第三部分通过在单一约束(法定存款准备金约束)的商业银行利润函数中植入监管当局惩罚函数构建出一个静态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监管当局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行为不仅有效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和风险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