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409489
大小:778.7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3-05
《目的论视角下《红高粱》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图分类号:H31密级:公开UDC:821学校代码:10082硕士学位论文目的论视角下《红高粱》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研究论文作者:周冰洁指导教师:刘玉芬教授副指导教师:申请学位类别:文学硕士学科、领域:英语语言文学所在单位:外国语学院答辩日期:2013年12月ClassifiedIndex:H31SecrecyRate:PublicizedUDC:821UniversityCode:10082Hebe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DissertationfortheMasterDegreeAStudyontheTranslationoftheC
2、ulture-loadedWordsintheEnglishVersionofRedSorghumfromthePerspectiveofSkoposTheoryCandidate:ZhouBingjieSupervisor:Prof.LiuYufenAssociateSupervisor:AcademicDegreeApppliedfor:MasterofArtsSpeciality:EnglishLanguageandLiteratureEmployer:SchoolofForeignLanguagesDateofOralExamination:December,2013河北科技
3、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河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
4、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摘要摘要20世纪70年代前,多数翻译理论家都倾向于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强调语言的“对等”转换。20世纪70年代,目的论的出现给翻译界带来了一个新视角,翻译质量的评判标准不是“等值”,而是
5、“合适”——即译文文本适合翻译目的的要求,要完成其在译语语境和文化中的交际功能。人类行为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一个好的译本必须是在明确翻译目的前提下才能完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家之间的交流日渐增多,人们了解异域文化的愿望也愈发强烈。因此,译者不能再仅局限于文字间的对等,还要满足读者群的阅读期待,继而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文化负载词承载着一个国家或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对它们的准确翻译能够为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提供有效的途径;然而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又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因此在明确翻译目的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来完成这一任务
6、是个值得研究的话题。葛浩文(HowardGoldblatt)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获得中国文学博士学位,是目前英语国家中享有最高盛誉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风格严谨而讲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葛浩文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红高粱》英译本就是其中一部出色的译作。在《红高粱》的翻译中,葛浩文巧妙地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结合起来,使读者在阅读到通顺流畅译本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葛浩文翻译的《红高粱》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为了在译文通顺流畅的基础上将更多的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葛浩文运用了直译
7、、音译、意译、省略、增补等多种翻译方法,实现了满足读者阅读期待和文化交流的目的。关键词目的论;文化负载词;葛浩文;红高粱;翻译策略I河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Beforethe1970s,mosttranslationtheoriststendedtostudytransl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linguistics,whichemphasizedthelanguage“equivalence”.Inthe197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