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new

网络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new

ID:34388930

大小:557.1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5

网络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new_第1页
网络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new_第2页
网络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new_第3页
网络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new_第4页
网络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枣霄2咖.6党的建设与政党理论舒网络环壕下领导干部媒介素荠的提升张品良(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在新网络传媒环境下,加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当前考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新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巨大变化,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媒介教育;建立领导干部与新网络传媒的互动机制;提高领导干部对新网络传媒的监管艺术水平,建立有法可依运行机制。【关键词]新媒体;新网络;媒介素养;领导干部[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487(2010)06-0032-04媒体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

2、“三网合一”形成的新网络传媒(以下简称“新网络”)传播环境,正在改变人类原有的传播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状态,引发主流媒体格局调整,促使社会媒介化的到来。新网络传播影响力之大。使得任何个人和组织机构都不得不高度重视它。在这种新网络传媒下.加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当前考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一、新网络发展与我国传媒执政力的反思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运用。传媒正在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各种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具有互动性和多媒体功能的信息传播新媒体不断涌现。推动了大众传媒的高度普及.人们时时刻刻生活在新网络营造的媒

3、介社会之中,使人类文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迅猛发展的新网络传媒正在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国的社会舆论、社会安全产生巨大冲撞力与深刻影响。近年来,我国新网络发展迅猛.至2009年9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超过3.41亿,手机上网用户达1.55亿。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居世界第一。这促使我国受众结构走向大众化与多元化,新网络已经成为主流媒体。众所周知,传统媒体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它有权对传播的信息进行取舍,控制传播进程,以得到期望的传播效果。我党公开承认新闻传播的党性原则,强调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过去,

4、党和政府对媒体建设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操作模式。拥有一套成功调控媒体、引导舆论的方式方法,取得了良好传播绩效。32然而,近年来,随着新网络传媒的快速发展,其传播功能、方式、模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网络是一种“弱控制”媒体.“把关人”角色弱化.在这种新的传媒环境下,反思我国传统的新闻传播,就会发现,在过去有着绝对作用的媒体管理规制、运作模式和传播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飞速变化了的新网络传媒环境。在新网络下我国媒体至少发生了以下转变:1.由强调“宣传”向遵循“传播”规律转变。“宣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可见.宣传的主要目的是主动

5、影响舆情。我国在过去“左”的错误路线下,宣传使用不当。“假大空”式的宣传模式造成国民对宣传的普遍逆反心理。后经过“拨乱反正”。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新闻传播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国人传播理念不断变化,宣传一词逐渐被传播一词所替代。胡锦涛同志就强调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1】。根据传播学家的阐述,“传播”是信息的传导和双向的互动。“传播更加强调要通过受众喜闻乐见、易于理解和潜移默化的有效方式来进行。”E2]因此,宣传向传播转变,更有利于产生宣传效果。2.由“把关人”向“引路人”转变。传播学原理告诉我们,大众传媒生来便与权力结下了不解之缘,媒体人有着包括信息采集权和信息

6、发布权.从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到信息的过滤、公开传播。其间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权力对其的主导作用。这样,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受众与信息源之间“把关人”角色,它们对媒体传播的信息进行取舍,选择一定的传播时机、传播方式,把控传播进程,以得到预期的宣传效果。然而,由于新网络传媒的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快速【收稿日期】2010--02—25[作者简介】张品良,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江西省高校传播学学科带头人,从事传播学研究。万方数据性与延展性.它已经突破了“把关人”的概念,新网络中“把关人”的角色明显泛化与弱化,它大大突破了党和政府的监控范围,在网中

7、,原有的传媒运行机制的平衡点已经失效,“把关人”逐渐被“引路人”所取代。3.由“舆论控制”向“舆论引导”转变。舆论,即众人之论,是社会公众或集团对人们普遍关心的事态作出的公开评价。舆论反映着国家形象和社会的精神面貌,代表着人心向背,对社会政治稳定具有重大影响。过去我国在舆论处理上,往往把舆论只当成工具,采取“议程设置”方式或是堵或是压来控制舆论。然而.新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传播空间.它正在成为社会舆论最重要的传播载体。在这里,信息庞杂多样,谁都难以控制传播内容与进程了,各种声音都可在新网络空间传播,传统一呼百应式的舆论控制变得十分困难。“舆论控制”转向“舆论引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