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适书学思想中的雅俗观

高二适书学思想中的雅俗观

ID:34318268

大小:72.8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05

高二适书学思想中的雅俗观_第1页
高二适书学思想中的雅俗观_第2页
高二适书学思想中的雅俗观_第3页
高二适书学思想中的雅俗观_第4页
高二适书学思想中的雅俗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适书学思想中的雅俗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适书学思想中的雅俗观摘要:雅俗观念是书法审美中的重要范畴。高二适对于书法雅俗观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以古为雅。以今为俗,通过对章草的回溯和学习,来实现“草法亦与Z变化入古,斯不落于俗”的冃的;其二,以文为雅,以匠为俗,重视读书和诗文对于书法家审美趣味的陶冶作用,彰显书法的文化属性,强调以文养书;英三,以清为雅,以浊为俗,这涉及到审美趣味的汰练和人生境界的提升,通过线条的瘦实现笔力的劲,以虚和的心境实现精神的自由。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创作;高二适;书法观念;雅俗观;章苹;审美特征屮图分类号:J2文献标识码:A写字一途,最怕“庸俗”二字,投时人所好,趋时俗所爱,随世俗流转

2、,作时代书奴,皆为俗人俗世俗书俗字耳。俗有多种,有粗俗,有恶俗,有村俗,有妩媚俗,有趋时俗:用笔草率鲁莽,臃肿秽浊,谓之粗俗;用笔光怪陆离,全无笔法,谓之恶俗;用笔板刻生硬,增峻拘谨,谓之村俗;用笔轻浮佻达,甜俗软媚,谓之妩媚俗;用笔依样描画,但求形似,谓之趋时俗。皆为俗Z病也、,清代赵宦光《寒山帚谈》云:“粗俗可,恶俗不可,村俗尤不可,妩媚则全无士大夫气,趋时则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俗所体现的,是一种器量之小,目光之短。才华之薄,识见之浅。李亀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梁同书《频罗庵集》)张怀??说:“与众同者俗物,与众异者奇材,书亦如然。”写出天地间卓卓不群的我,并不是以炫奇矜巧

3、为能事,而是时刻不忘记自己的心灵依据和内在主张,不在人潮洪流中作一条不根不蒂的浮萍。由此,书法分为雅俗二格。雅,来自于见地和学识,来自于胸襟和气度,与人格精神和人生境界息息相关。学富识广,襟怀洒落,又能切实从传统的功力中来,则能奇而不怪,肆而不离,在挥洒之时,往往能笔笔随人意,皆从胸臆机杼中流出,则能笔奇、字奇、趣奇、格奇,或出没变化,奇态横生,此非贱隶俗人所能窥其端倪者也。若俗者胸无点墨,又放浪恣肆,不肯下实际功夫,又欲出奇以骇世俗,只能故作狂态,所谓“野狐禅”也。雅俗的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古代学人书家,于此颇为重视,也颇多警惕。因为雅俗的问题,不仅仅关乎学习者的取法对象,也涉及到审美

4、趣味,还关系到创新精神和人格境界等问题,真是所关者大也。作为现代有成就和影响的诗人、学者和书法家,高二适先生…生秉承传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并反映在他的治学态度、诗文趣味和书法风格上。我们通过对高二适存世书法论文、碑帖题跋、论书诗文、论书简札等文献和言论的细致梳理,辑录出高二适书论文字共六万余言。其中,雅俗问题是高二适屡屡提及的重要话题。高二适对于雅俗问题的理解,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整理和研读。他以古为稚,今为俗;以文为雅,匠为俗;以清为雅,浊为俗;以真为雅,伪为俗;以变化为雅,守IH为俗。由这些观念,他在书法的取法对象上便有自己独特的偏好,也有独到的见解。他特别强调书法家

5、要有一种独立的人格,并呼唤着在人生境界上向传统文人士大夫精神的回归。我们认为,这些思想对于当代书法界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启迪作用。一、以古为雅,今为俗高二适的书法成就,主耍在于草书。在其常用印屮,有“草圣吾庐”、“证草圣斋”、“草圣平牛”等数方。他对于草书有独到的理解。他在给方智铠的书信中说:“平生只嗜晋帖,晋帖以后只一杨风子,余即元人康里子山及宋仲温二人。此非十驾之功,不可及门也学习晋人,师法“二王”,一直被视为学书止宗。但高二适对晋人和“二王”的理解与众不同,他进一步由二王而上溯其源头,认为草得篆隶则古,须草不脱隶,草含章(指章草)意,乃为佳也。他说:昔袁昂尝谓汉魏以降,书

6、虽不振,大抵皆有分隶余风,故其体质高古云云。今观王羲ZZ笔迹,无论《兰亭序》《十七帖》《澄清堂帖》《淳化阁帖》诸刻,其笔法均…近于隶,而王羲之存篆籀古隶之于其草书者,尤未可悉数。又李世民Z草书,亦犹务芟冗笔,多承隶体,故唐初隶法Z仅存,亦可于其书中觇之。高二适认为,“非由草隶隶篆入门,不能得其正轨焉”。早年高二适专攻王羲之,朝夕临摹,习之既久。稍解章草偏旁法则,乃悟“由篆隶省变为草之途径”,并由此展开对于松江皇象之书《急就章》古本的深入研究。隶z变草,省变使转,“有古籀Z省,有篆与隶Z省,又有隶与隶并合Z省,删繁减复,一字万同,而省变之由,与夫篆隶同文添减为草之端绪”。在题跋《月仪》《出

7、师颂》合帖时,高二适指出「'不作张芝即作索靖。羲、献今草有别开牛面之处,倘用章法求之。定能超唐迈宋。近世书多俗劣骨,由唐、五代章草失传,此可为书史中之定论矣!”他认为唐、五代之后,章草的失传使得草法失去古意和古风,深可叹也。高二适在手批王羲之《兰亭序》时,对字画笔法探究极为细致,他曾逐字探寻王羲Z书法与章草的渊源关系如:“外”,此“作法同于皇象《怠就》之“卜”字,此右军之隶草为今草之初。“欣”,磔笔章草稍逊他刻,此右军变章为今之余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