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文献综述1

聊斋志异文献综述1

ID:34284352

大小:78.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4

聊斋志异文献综述1_第1页
聊斋志异文献综述1_第2页
聊斋志异文献综述1_第3页
聊斋志异文献综述1_第4页
聊斋志异文献综述1_第5页
资源描述:

《聊斋志异文献综述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聊斋志异》文献综述汉语言062沈芬芬200650515204摘要:《聊斋志异》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备受关注,各种研究它的文章层出不穷,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经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在创作动机、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三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本篇论文将以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为分界点对学者们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关键词:创作动机;思想内容;艺术成就;《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在蒲松龄生前已经引起人们兴趣,刊刻之后更是风行天下,出现了很多注评,这些评注虽然对《聊斋志异》的内容、艺术及作者的思想作出了说明、解释或评价,但是未成体系。只有

2、到了20世纪,才对《聊斋志异》开始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一、二十世纪对《聊斋志异》的研究由于时代政治环境的影响,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聊斋志异》的创作动机许多研究者结合蒲松龄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经历,分析其创作动机。他们指出,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目的,是要借花妖狐魅来反映现实,寄托理想。正如其《聊斋自志》所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①如王平1991年出版的《聊斋创作心理研究》、王庆云《蒲松龄<聊斋志异>创作的心路历程》、朱振武《自娱:<聊斋志异>创作心态谈》,而杜桂萍把“孤愤”又分为三个层面:(1)苦闷。来自作

3、者最切身的生活遭际和磨难,表现了对封建行为规范的拒绝。(2)孤独。是士子群体的主要精神特征。(3)期待。对“知己”的期待,男女友谊的讴歌,男女情爱的礼赞,使作者获得了心理补偿。这些分析构成了对蒲松龄主要创作动机的阐释。(二)、《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这一时期的很多研究者肯定了其在抨击黑暗吏治、同情人民疾苦、揭露科举弊端、歌颂自由爱情等方面的积极因素。当然在肯定《聊斋志异》思想内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指出其思想内容上的局限和矛盾。如有的论者认为,蒲松龄选取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题材,而在另一些作品中却表现出迷信色彩;他赞美了纯真自由的爱情,却又肯定了一夫多妻制度;他一方面歌颂了某些叛逆

4、性格,一方面又表彰了宿命论思想;有时他强调了主观能动作用,有时却又承认因果报应之不爽。例如聂石樵《<聊斋志异>思想内容简论》、徐士年《试谈<聊斋志异>的思想性》。当然也有学者打破了这四大模式(抨击黑暗吏治、同情人民疾苦、揭露科举弊端、歌颂自由爱情),例如在《聊斋志异》对爱情的描述上,研究者认为并非反映作者的爱情婚姻观,而是寄托了他寻求红颜知己的理想。落魄文人在社会中的沉抑,由在爱情中的殊遇得到了补偿,从而达到心理平衡。像杨柳《<聊斋志异>研究》、何满子《蒲松龄与<聊斋志异>》都是典型代表。(三)、《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这一时期对艺术成就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了对《聊

5、斋志异》艺术成就的探讨。如李厚基、韩海明1982年出版的《人鬼狐妖的艺术世界》、吴组湘等1986年出版的《<聊斋志异>欣赏》、马振方1986年出版的《聊斋艺术论》、雷群明1989年出版的《聊斋艺术通论》、盛瑞裕1990年出版的《聊斋人物塑造艺术研究》、林植峰1985年出版的(聊斋艺术的魅力》等专著和大量论文,对《聊斋志异》的人物塑造、情节结构、语言特色、想象手法,以至于美学风格都进行了细致地分析论述。这些专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了对《聊斋志异》艺术经验的归纳和总结,为今天的阅读和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帮助。2、强调了对《聊斋志异》“志怪”特征的把握。如袁世硕的论文《聊斋志怪艺术

6、新质论略》、石育良的博士论文《狐鬼世界的建构》便从文学创作的本质问题人手,分析了《聊斋志异》与六朝志怪及唐传奇的根本差异,从而揭示了其在志怪小说艺术方面所呈现的新的基本特征。《聊斋志异》不只是记述怪异之事,而是有意识地结撰奇异的故事,以寄托自己的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说,蒲松龄创作这些狐鬼故事,与其吟诗著文一样,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孤愤,抒发自己的心声。3、集中研究了《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婚姻小说如聂组弩《<聊斋志异>关于妇女的解放思想及其矛盾》、唐富龄《略论<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小说》、赵美科《略论蒲松龄的爱情观》等。这些论文一致认为,《聊斋志异》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女性形象,赞美了她们

7、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应是婚姻的基础,而不在美丑、门第和钱财,有情男女不能成婚却可成为腻友。这些都带有初步民主思想的因素,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矛盾,如一夫多妻、寡妇不可再嫁等。李永祥的论文《论<聊斋志异>爱情小说的结构模式》提出了较为新颖的观点,认为《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小说其情爱的主体都是男性,女性则是客体,其身份多为神妖狐鬼。无论女主人公的身份多么怪异,但婚恋却都以世俗的方式进行,并指出这是自魏晋以来长期形成的一种传统审美方式。二十世纪对《聊斋志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