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配套复习教案47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配套复习教案47

ID:34232765

大小:59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4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配套复习教案47_第1页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配套复习教案47_第2页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配套复习教案47_第3页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配套复习教案47_第4页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配套复习教案47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配套复习教案4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章末归纳提升课无机综合与框图推断题的解答策略一、元素及其化合物综合题的备考方略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考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命题的载体,高考考查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主要以通性为主,其次考查一些重要物质的特殊性。所考查的性质主要有热稳定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其中氧化性、还原性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大多源于教材,并适当延伸,即材料在教材之外,原理在教材之内。为了提高备考效率,复习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抓知识主线,辨重点、难点,建知识网络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要注意各物质之间的联系,通过物质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2.以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为指导,抓元素化合

2、价的变化氧化还原反应是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线索,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以判断物质性质及反应产物,通过化合价可以推知物质的性质。3.注意反应形式与物质的关系,特别是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金属+盐―→盐+金属,铝热反应。(2)金属―→非金属:活泼金属+H2O(或H+)―→H2,2Mg+CO22MgO+C。(3)非金属―→非金属:2F2+2H2O===4HF+O2,2C+SiO2Si+2CO↑,C+H2O(g)CO+H2,X2+H2S===2HX+S↓(F2除外)。(4)非金属―→金属:用H2、C冶炼金属。通过反应形式梳理化学反应,培养归纳、整理能力。 

3、(2013·广东高考)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Ⅰ叙述ⅡANH4Cl为强酸弱碱盐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BFe3+具有氧化性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C溶解度:CaCO3<Ca(HCO3)2溶解度:Na2CO3<NaHCO3DSiO2可与HF反应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解析】 A项,叙述Ⅱ对应的原因是NH4Cl受热易分解;B项,叙述Ⅱ对应的原因是Fe3+与SCN-生成配合物,显血红色;C项,叙述Ⅱ中溶解度:Na2CO3>NaHCO3;D项,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是因为玻璃中含有SiO2,SiO2能与HF反应。【答

4、案】 D1.(2013·上海高考)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  )选项XYASO2H2SBCl2CO2CNH3CO2DSO2Cl2【解析】 A项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不反应,部分SO2溶解在水中后与后来通入的H2S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生成S沉淀,B项始终不反应无现象,C项反应为2NH3+H2O+CO2+BaCl2===2NH4Cl+BaCO3↓,D项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BaCl2+H2SO4===BaSO4↓+2HCl,因此选

5、B。【答案】 B2.(2012·山东高考)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解析】 SO2使品红褪色不是因为氧化性,而是因为SO2有漂白性,SO2与H2O生成的H2SO3与有色物质结合成无色物质;B项不能排除SO的干扰,原溶液中含有SO、SO中的一种或两种

6、均可出现题述现象;Fe与稀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气体,不是置换反应;D项正确。【答案】 D3.(2012·重庆高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为红磷【解析】 S是一种氧化性较弱的非金属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金属的低价态化合物,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酸式盐的热稳定性要小于正盐;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浓硝酸逐渐变为稀硝酸,与铜反应时生成NO;白磷转化为红磷需要隔绝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白磷在空

7、气中加热会转化为五氧化二磷。【答案】 C二、无机推断题的备考方略 在解无机推断题时,首先应该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要求、已知和未知条件及其相互关系,找出明显的条件和隐含的条件。其次是通过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特征,确定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存在,并以此作为突破口进行推断,最后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在解题时,特征联想和猜测验证特别重要。如果有特征信息,要善于捕捉,再扩大“战果”;如果没有明显的突破口,先要通过分析,大胆进行联想和猜测,再进行验证。解无机推断题一般可采用顺向推理法、逆向推理法、演绎法、综合推理法等。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突破口(又称“题眼”),通

8、常可从以下途径去寻找突破口:1.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