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教学

ID:34223312

大小:8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04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教学_第1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教学_第2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教学_第3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教学_第4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教学海岱河口于小学季开艳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转眼间新课程实施已有7个年头了,自实施以来,我们的教学理念转变了,学习的形式丰富了。可是,学生的计算能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今天感谢教研室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经验,交流一些做法,共同来尝试解决教学当中出现的几个困惑。其实,我挺诚惶诚恐的,因为在座的各位老师,有前辈,有专家,如果交流中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单看各册的教材目录就可以明了;一年级共有16个单元,其中6个单元是基本的

2、计算教学,占37.5%;二年级的比重更大,共有20个单元,计算教学有10个单元,占了50%。并且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单是一张数学试卷,从简单的分值来看,100分的试卷中计算就占了40分,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的计算。由此可见,计算教学很重要,下面我们就针对计算教学进行深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今天我和大家探讨五个问题。(出示幻灯:五大点)一、加强口算练习。为什么首先要加强口算练习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

3、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我们一定要设法帮学生提高口算能力。从哪入手呢,就从全国特级教师徐斌老师的一项调查入手吧。(出示幻灯:统计表,并针对统计表简单介绍)。调查目的是想知道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以便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调查对象是2008年秋季一年级新入学的儿童。调查时间为当年9月中旬,调查时间之所以安排在9月中旬,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9月上旬,刚入学儿童的各项学习常规还没有初步形成,甚至有少数学生书写数字还不会,另一方面,此时还没有正式学习加法和减法,不会影响所测内容的客观性。调查的内容是我们下面要谈到的

4、四大表中的三表,1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各25题),20以内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各36题)将统计如下:表20以内加减法总体统计表项目类别人数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正确率10以内加法4422524.59251098.36%10以内减法4422523.5225094.08%20以内进位加法4423627.4036075.56%20以内退位减法4423613.1736036.58%通过以上表格,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新入学儿童10以内加法的口算能力很强,10以内减法的口算能力就略显差些,但还凑合。这是由于儿童在学前的生活中经常见到10以内

5、的数,大多在家长和幼儿园里非正式地学习和接触过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比较弱,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能力很弱。通过以上数据显示,我们也发现了新入学儿童的加减法口算能力很不平衡。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能忽略不管,更不能平均用力,因为课改以后,我们老师都感觉到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我们的数学课减少了,该怎么办呢?越是这样,越应该高效率的完成我们的课堂内容。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我非常重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教学。7-8岁儿童的逻辑运算能力处于“前运算阶段”,并逐步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简单计算事实上还未完全进入其长时记忆系统,其计算需要

6、依赖于感知经验。儿童入学之前计算加减法,往往是依靠扳手指或借助其他实物数出得数。因此,我注意到了把认数与计算结合起来,具体是这样做的:先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含义,然后放手让学生算出得数,再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归纳中逐步过渡到利用10以内数的组成来按群计算,并逐步摆脱手指和依靠其他实物获得结果。简单的说,在这部分教学时,是让学生理解计算的含义、方法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多的课时。其次,我也加强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方法教学。小学生口算加减法的方法一般存在3个层次:逐一计数----借数数加算或减算------按数群运算。在教学基本口算时,

7、要重视让学生逐步掌握按数群运算的方法。在教学初期,为了达到算法指导下的正确计算,我一般不做计算速度的要求。因为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与10以内加减法不同的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增加了一些,这时候在计算过程中除了要用到数的组成意外,更重要的是计算方法问题。尽管课程改革以来,在计算教学中大力倡导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但是,在教学时也要重视“基本算法”。比如说,我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时,功夫下在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凑十法”的基本原理;久而久之,我和我的孩子们给20以内的加法编了口诀:九二十一,八三十一,七四十一,六五十一;九三十二,八四十

8、二,七五十二;九四十三,八五十三,七六十三;九五十四,八六十四,九六十五,八七十五,九七十六,九八十七学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