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症研究进展

社交焦虑症研究进展

ID:34124783

大小:67.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社交焦虑症研究进展_第1页
社交焦虑症研究进展_第2页
社交焦虑症研究进展_第3页
社交焦虑症研究进展_第4页
社交焦虑症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交焦虑症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学(选修)论文社交恐惧症相关研究进展学号:2206090117班级:临床0904姓名:苏日力格社交恐惧症相关研究进展摘要:社交恐惧症(ocialphobia,SP)),旧称社交焦虑症,指患者过分害怕在他人面前做事或者在公共场合进行社交活动。如将患者暴露在这种坏境中,会产生焦虑或惊恐发作。近年来研究发现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能力受损的精神卫生问题。是继抑郁症、酒精依赖示第三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但是,估计只有不到四分Z—的患者接受了正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关键词社交恐惧症SP1、社交恐惧症的流行病学国外对SP的流行病学

2、研究比较多,美国、徳国等研究发现SP的终生患病率达1()%以上。美国全国共病率研究发现SP的终生患病率为13・3%,是继重性抑郁(17.4%)和酒精依赖(14.1%)之后的第三常见精神障碍。SP的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约2.5:1),但就诊比例却是男性高于女性,当男性患有SP时所产牛的焦虑症状通常比女性更加严重,这样促使其寻医就诊。SP大多起病于青少年期(13〜19岁),在社交、教育与职业的发展阶段受到影响。由于害怕和回避社交,学习的机会与社会技能锻炼的机会明显减少,工作、学业能力与社交生活能力下降。SP患者女性多于

3、男也未婚独身、教冇程度低、社会阶层低及失业者居多。Wittchen等采用社会功能问卷凋查了SPAS者的生活质量,发现在情绪表达、社会功能和生命活力三方而的功能明显局限。50%的患者有严重或显著损害,而正常对照仅为5%;工作能力也明显受损,11%的患者被解雇(正常对照为3%);8%的患者因为症状每周平均减少工作12小时。23%的患者有持续的工作能力受损。SP是--种慢性疾病,白发缓解的可能性很小,仅有不到1/4的患者随年龄增长而缓解。高教育水平、起病年龄大和不合并其他精神疾病的SP患者的缓解可能性大一些。2、强迫症的比

4、较强迫症:强迫症和社交恐怖症在临床上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种神经症,强迫行为和冋避行为均与不良防御机制过度使用有关。Pollock等曾对强迫症和社交恐怖症等儿种焦虑障碍的防御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每种焦虑障碍都有较特定的防御方式;但在对强迫症与社交恐怖症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两者的防御方式并无明显不同。后国内相关研究小组通过扩大样本发现,,强迫症与社交恐怖症防御方式的整体差异有非帘显著性(Pillai检验,P二0.00)强迫症和社交恐怖症与正常人的防御方式亦明显不同,两患者组均较正常组过度使用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

5、如解除、制止、投射、潜意呈现、幻想、退缩和躯体化等,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如幽默;社交恐怖症患者较强迫症患者和匸常人特征性使用回避防御机制,这是社交恐怖症临床症状产生的病理心理基础,亦是心理治疗的核心靶症状。3、发病机制SP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屮包括神经生化异常、遗传因素等。NuttDJ等人(1998)研究发现SP患者冇5-轻色胺功能和多巴胺功能失调。在焦虑障碍中至少涉及两条作用相反的5■拜色胺通路。一条上行通路从背侧屮缝核到杏仁核和额叶皮质,被认为可促进条件性恐惧,一条下行通路从背侧中缝核到导水管周围灰质,被认为

6、可抑制非条件性恐惧。以上两条通路中,上行通路的5■疑色胺有致焦虑作用,下行通路的5—疑色胺有抗焦虑作用。左旋多巴标记的药理学研究发现胞突突触示部位5■疑色胺能功能异常。SP患者多巴胺功能降低,纹状体部位的多巴胺减少。Tiihonen等对SP作SPECT检查发现,纹状体多巴胺再摄取点位较正常对照,忐愿者降低,说明纹状体中多巴胺神经分配有缺损,或纹状体内多巴胺神经元及突触的数量整体减少。Schneier等川碘苯卩酰胺(1BZM)为示踪剂的SPECT研究发现,纹状体多巴胺功受体结合率降低,表明纹状体多巴胺功能减弱。Meri

7、kangas等研究发现,家庭成员间缺乏相互帮助和支持,儿童会对他人产生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在社交中容易敏感、多疑以及紧张焦虑。国内也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温暖的情感和理解可降低子女的焦虑水平。可见家庭保持和谐融洽的亲密关系,対子女的心理健康,以及缓解子女的焦虑情绪有很大的促进作用。4、社交恐惧症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相关因素防御机制首先由S.Freud(1894)提出,它是--种潜意识的心理机制,但它乂是通过行为可以继发地被意识到,当内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惜绪冲动吋,人们往往会不口觉地便用自己较能接受的方式來解释和处理主

8、客观之间的冲突,这种保持内心平衡和调节行为以适应坏境的机能便是防御机制,它是在人的发展早期自我调节内部需要和外界限制的关系屮发展起来的,他不仅能反映木人的性格特征,而且客观地存在于人一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Z中。由于防御机制存在的普遍性,以及它在缓和内心冲突的痛苦时具冇重要作用,因此在神经症领域倍受人们的关注。Bond等较早对防御机制进行了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