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

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

ID:34083080

大小:9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3

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_第1页
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_第2页
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_第3页
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_第4页
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级硕士研究生期末考试考题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科目:20世纪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说明: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考题纸上的无效。----------------------------------------------------------------------------------------------------------------------题目:《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革”叙述——以李碧华、严歌苓的“文革”题材小说为例》姓名:张健学号:2010020430老师:吴尚华说明: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考题纸上的无效。第1页

2、,共8页...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革”叙述——以李碧华、严歌苓的“文革”题材小说为例摘要:“文革”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复制的“孤本”,成为大陆作家和海外华文作家孜孜不倦的叙述题材。但由于时空的距离、异文化的感染等因素,导致海外华文作家笔下的“文革”呈现出另一种图景。他们将“文革”不在作为中心故事来讲述,而是作为一种叙述的大背景,他们对“文革”中悲惨事件的描述也相当的冷静、直白,他们的眼光不再局限于从社会、政治层面揭露“文革”残酷,而将视角投向荒诞的历史时期人性的扭曲、变态。关键词:华文文学、新移民、文革、严歌苓、李碧华“文革”不仅是历史事件,也是文学事件

3、。长达十余年的浩劫,触动着国人的每根神经末梢。如果历史学承担的是政治性的定义,那么文学则承担治疗心理创伤的重任。在中国大陆,自70年代末伊始,以“文革”为题材或背景的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犊,,从《班主任》、《伤痕》打开“文革”叙述的闸门以来,随后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新历史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都在不断的书写“文革”,逐渐形成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文革”集体性记忆。正因为“文革”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复制的孤本,众多作家都将其作为写作的试验场,大陆作家如此,海外华文作家亦如此。但由于时空的距离、异文化的感染等诸多因素,致使海外华文作家笔下的“文革”与大

4、陆作家的叙述大相径庭,呈现出另一种图景。一、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另类“文革”叙述海外华文作家(除去大陆作家以外的利用华文写作的作家统称,包括港澳台作家。由于叙写“文革”题材的基本为“新移民作家”,下文换用为新移民作家),大多有“文革”的记忆或亲身经历。像陈若曦曾经以台湾留美学生的身份回到大陆,亲身经历过文革。严歌苓在文革期间,也在大陆生活,对文革有着切身的体验。也有某些作家虽然没经历过文革,但借助于其他作家的文革文本,满足了自己的文革想象,例如李碧华。或深或浅的“文革”...记忆与他们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纠结在一起,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因此,利用“文革”

5、作为题材或底色成为他们书写国家、故乡记忆的一种方式。像陈若曦的《伊县长》、《耿尔在北京》等一系列纪实类文革小说;严歌苓的《白蛇》、《天浴》、《人寰》、穗子系列以及近期的《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李南央的《我又这样一个母亲》;哈金的《等待》;李碧华的《霸王别姬》、《潘金莲之前世今生》、《青蛇》等作品都与“文革”有关,或直接叙述文革故事,或将文革作为一种底色。海外华文作家与大陆作家虽然拥有相同的精神资源,但由于时空的距离、心理距离以及身处的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他们的“文革”叙述与大陆作家的大相径庭。他们笔下的文革不再像历史那

6、样真实、可感,而是“作家无意像伤痕文学那样对文革作否定性的政治反思,而是以文革的荒诞和残酷再印证人性的扭曲和变异”,“作为人物出场和退场的背景,或者作为人物命运的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皆以表现人性的扭曲和强化背叛的主题,对文革场景的叙事在不同的小说中具有不同的功能”.①大陆的伤痕文学中主要是血泪的控诉,把文革的责任推给少数坏人,后来的反思文学则从政治、历史、意识相态层面反思文革,但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模棱两可,找不到具体的控诉对象,找不出具体的敌人。而海外华文作家关注的并非“文革”本身,并非追求叙述的“文革”与历史的“文革”具有同一性,他们大多将文革作为叙述的背

7、景、底色,没有正面描写文革,他们的主旨也不是在讲述文革事件,而是挖掘文革时期人性的扭曲、黑暗以及那段时期的文化状态。此时的“文革”不仅仅只是一系列的荒诞事件的串联物,而成了扭曲的人性的发生场域。他们笔下的历史真实已经不再重要。与大陆作家的“文革”相比,他们的叙述更像是故事,而非历史教科书、历史故事。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的叙述中,我们会发现,在文革中遭受灾难、残害的主人公,无论男女,最终往往能获得比较圆满的结局,例如《芙蓉镇》中的秦书田,文革期间是个右派,文革结束后成为了县文化馆馆长,胡玉音文革前虽然有一个家庭,但却不能生育,文革后她却有了自己的孩

8、子,有了完满的家庭;《蝴蝶》中的张思远文革后当上了市委书记;《人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