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第三章推理与证明331综合法与分析法-综合法教案北师大选修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3.1综合法与分析法-综合法学习目标1.理解综合法的思维过程及其特点;2.掌握运用综合法证明数学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运用综合法证明简单的数学问题。学法指导在充分理解综合法的特点的基础上,体会综合法证题的思维过程和步骤;并通过例题的学习和练习逐步学会运用综合法进行简单的数学证明。事实上,我们对综合法应该很熟悉,以前进行的儿何、不等式、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大多运用的都是综合法,数学的解答题的解答过程也是运用综合法进行表述的。重点:理解综合法的思维过程和特点;难点:运用综合法证(解)题吋,找出有效的推理“路线”;教学过程:学生探
2、究过程:合情推理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所得的结论的正确性是要证明的,数学中的两大基本证明方法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若要证明下列问题:己知a,b>0,求证a(b2+c2)+b(c2+a2)>4abc教师活动:给出以上问题,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证明,引导学生应用不等式证明。教师最后归结证明方法。学生活动:充分讨论,思考,找出以上问题的证明方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应用不等式证明以上问题,引出综合法的定义证明:因为b2+c2>2bc,a>0,所以+c2)>2abc,因为c?4-a2>2ac,b>0,所以b(c2+a2)>2abc.因此,
3、a(b2+c2)+Z?(c24-a2)>4abc.P表示己知条件、己有的定义、定理、公理等,Q表示耍证明的结论1.综合法综合法:利用某些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例如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和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P=>Q)T(Q=>Q2)T@=>23)T.....T(Q“=>Q)综合法的思维特点是:由因导果,即由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已知的数学定理、性质和公式,推出结论的一种证明方法例1、在△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
4、C成等差数列,a,b,c成等比数列,求证AABC为等边三角形.分析:将A,B,C成等差数列,转化为符号语言就是2B二A+C;A,B,C为AABC的内角,这是一个隐含条件,明确表示岀来是A+B+C二龙;a,b,c成等比数列,转化为符号语言就是b2=ac.此时,如果能把角和边统一起来,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寻找角和边Z间的关系,进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余弦定理正好满足要求.于是,可以用余弦定理为工具进行证明.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要先作语言的转换,如把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或把符号语言转换成图形语言等.还要通过细致的分析,把其中的隐含
5、条件明确表示出来.例2、已知求证aabb>abba.本题可以尝试使用差值比较和商值比较两种方法进行。注: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作差(或作商)、变形、判断符号。讨论:若题设中去掉兀工1这一限制条件,要求证的结论如何变换?典例分析例1设a>O,b>O,a+b=1,求证:丄十丄+丄》8abab分析:左边乘以“l=d+b”,然后运用均值不等式。变式练习1已知。>0,/?>0,。+/?=4,求证:丄+丄niab口口卄Fa+ba^b1ba证明:左边二+=-+——+——>14a4b24
6、a4b例2已知二次函数f(x)=cix2+bx+c(a,h,c均为实数),满足/(-1)=0,对于任意的实数兀都有/(X)-X>0,并且XG(0,2)时,总有f(x)<(1)求/⑴的值;(2)证明:a>0,c>0;(3)当xw时函数g(%)=f{x)-iwc(英屮m为实数),是单调的,求证:m<0或加》1。分析:注意到X0"可证(2),(3)的证明思路就是利用二次函数的单调区间。变式练习2
7、已知:/(X)=/_J_+1Y求证:(1)/⑴为偶函数;(2)fM>o2'-12丿例3.已知臼,b,c都是实数,求证:a+l/++Z?+c)'^ab+bc+ca.解题导引综合法证明不等式,耍特别注意基本不等式的运用和对题设条件的运用.这里可从基本不等式相加的角度先证得d+8+^ab+bc+ca成立,再进一步得岀结论.变式迁移1设日,b,q>0,证明:al}c7+—+—$日+b+c.bca基础训练1.(12分)已知$、b、c>0,求证:/+F+/)(曰+方+c).2.求证:龙是函数/(x)=sin(2x+-)的一个周期。4
8、3.(韦达定理)已知X]和兀2是一元二次方程+/?%+c=0((70,Z?2-4ac>0)的bc两个根。求证:兀]+兀?=,兀]兀2=—oaa4•己知:x,y,z为互不相等的实数,X求证:课堂小结1.综合法的思考过程(如图):2.综合法的特点:①综合法的证题过程是从“已知”看“可知”,再由“己知(包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