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038134
大小:64.4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3
《家庭心理学论文范文-探讨高中生“亲源性”心理理由成因初探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庭心理学论文范文:探讨高中生“亲源性”心理理由成因初探word版下载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高中生“亲源性”心理理由成因初探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家庭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本文从实际案例入手,探究高中生亲源性心理理由的成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迷失的家长自身:家长的内在小孩、家长的文化情结、家长的无形焦虑;失常的家庭结构:失衡家庭、破裂家庭、缺陷家庭;负效的家教模式:过分关爱、过于简单、过于极端。关键词:高中生亲源性家庭结构家教1672-8882(2013)03-030-02所谓”亲源性”心理理由,是指因不良的家庭影响和不当的家庭教育
2、而导致中小学生产生的心理理由。数据显示,高中生亲源性心理理由越来越明显。从某市心理咨询热线的统计情况看,40%左右高中生的心理理由与家长有关。从我校近三年的心理辅导个案分析,60%以上来访学生的心理理由是市亲子关系紧张或家庭教育理市引起的。据我市家教心理咨询中心统计,70%以上的来访家长在教育理念或教育方式上存在理由,导致孩子出现心理困惑,家长自身却并无察觉。可是,家长与家庭到底是如何在影响高中生心理理由的形成与发展呢?本文特从实际案例入手,对此展开分析与探究。一、迷失的家长自身(一)家长的“内在小孩”例1:A女士,医院大夫,为高二的儿子求助。自诉孩子最近情绪抑郁,行为
3、退缩,不愿意继续到学校念书。据了解,该女士自出半就被多年未育的养父母领养,深感成长路上亲情缺失,就把自己满腔的爱都给了儿了,对孩了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她说“我要把我没有享受到的都给儿子”。这是众多辛苦的中国母亲形象。溺爱让孩子失去自我探索机会的同时,也渐渐让他失去建设自己&活的能力,依赖、自卑、退缩、任性是其行为特征。从现象上看,A女士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耍,但实际上是将孩了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一个“内在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溺爱的父母将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
4、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拼了命地对孩子好,其实是在补偿对自己的爱。所以,A女士首先要学会关爱自己“内在小孩”的不断成长,这样才能分清那份爱是谁的需要。(二)家长的文化情结例2:B女士,某公司老板,因念高一的儿子反复逃学上网、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而求助。该女士称自己和丈夫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各自在工作岗位上都算有些成就的人,不知家里怎么岀了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孩子,破罐子破摔。现在有时连家都不回了,还扬言读书没什么用,要求退学,想去打工挣钱。按照一般规律,当代90后中学生的家长应该大都是60年代出生,70年代接受教育,80年代开始创业。可以说,在困难年
5、代岀生让他们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在文化大革命年代脱离了系统的正规教育,在改革开放年代初尝改革成果。于是,他们大都缺少教育但功成名就,并逐步在创业过程中形成鄙视知识又崇尚教育的文化情结。而这样的情结必定影响到下一代的教育。如上例,B女士夫妻的成功无形中向孩子传达了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论;自身教育的缺乏让他们产生补偿心理,从而带给孩子学习上的过高要求,直至压垮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导致破罐子破摔。(三)家长的无形焦虑例3:彤彤,高一女生,唯唯诺诺,胆小怕事,情绪抑郁。周末不敢回家,怕听到父母争吵,怕看到妈妈伤心、爸爸生气。自诉父母工作都很幸苦,自己也很体谅他们,但每次回家看到
6、父母疲惫的身影与焦虑的眼神,就觉得很压抑。随着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大,如今“焦虑父母”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之中。作为中学生的家长,大致是40-50的年龄段,工作上正处事业巅峰、精力下降的纠结阶段,工作压力普遍较大;生活上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负重生活阶段;生理上,更年期初期即将到来,精力体力精神各方面指标逐步下降。由此,无辜的孩子往往成为父母发泄焦虑的“出口”。直至高中,仍有不少父母有意无意地上演着形形色色的“情绪恐吓”,让孩子为父母的焦虑买单,给孩子的心灵蒙上灰尘,甚至带来人格伤疤。于是,焦虑父母难免形成焦虑家庭并诞生焦虑孩子。二、失常的家庭结构(一)失衡家庭例4:小军,高一
7、男生,因为假期里看了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想到自己对某男生过于依恋,内心产生极度恐慌,担心自己是同性恋,每日思想无法集中,学习每况愈下。据小军自诉,父母常有争吵,母亲感到父亲懦弱无能,无论生意还是家族里的事都由母亲出面解决。在他看來,主要是母亲在支撑着这个家。青春期是一个人性別角色认同的重要时期,后天的生活经验、心理因素是形成性取向的重要成因O如果家庭关系中的女性行为作用太强,男性作用不能充分显现,形成母亲决定一切的家庭角色分工,会使有些男孩出现性别角色心理错位,导致同性恋倾向。对小军来说,母亲的强势、父亲的懦弱以及父母关系恶化,是他出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