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大爱”精神

浅析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大爱”精神

ID:34037020

大小:29.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浅析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大爱”精神_第1页
浅析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大爱”精神_第2页
浅析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大爱”精神_第3页
浅析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大爱”精神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大爱”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大爱”精神摘要儒家伦理道德中的仁爱思想就是现代社会所谓的大爱精神,大爱精神的传播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围绕儒家仁爱思想的思想内涵、重要作用、以及培养仁爱精神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研究,为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借鉴。关键词儒家思想大爱精神重要意义主要途径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自古以来得到礼义之邦的美誉,是因为有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影响,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即大爱精神),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品格的形成产

2、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爱精神的传播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爱精神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就是仁爱思想。什么是“仁”?《论语》《颜渊第十二》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所言“爱人”是爱哪些人呢?《论语》《学而第一》中记载:“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指对父母孝顺,悌,是只对兄弟友爱。可见,孔子倡导的仁爱,是指对父母感恩孝敬的爱,对兄弟手足之情的爱,并把这种对父母、兄弟的爱视为仁的根本。可见,孔子所谓爱人包含了爱父母、爱兄弟。孔子的

3、“仁”是不是只有父母和兄弟之爱呢?不是。据《论语》《乡党第十》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失火烧掉了,孔子回来只问人,不问马,足以证明他关心爱护的还有他身边的所有人。《论语》《公冶长第五》记载,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志向是“使年老的人们得到安康舒适,使朋友互相得到信任,使年轻的孩子们得到关怀养护。(徐志刚《论语通译》65页)”这表明孔子的仁爱还包括所有老人、朋友和少年儿童,足见孔子胸怀博大,具有大爱精神。另一位儒家重要代表孟子继承并弘扬了孔子的仁爱思想,进一步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4、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观点。由此可见,儒家伦理道德中的仁爱思想包括爱父母、爱兄弟、爱他人、爱天下所有人。这种爱是关爱、是博爱、是大爱。所以,儒家的仁爱思想就是现代社会所谓的大爱精神,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就是仁爱思想,因而大爱精神就成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二、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认为大爱精神具有重要意义1.大爱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孟子.离娄章句上》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意思是说道路就在眼前,却往远方去寻,事情轻而易举却考虑诸多难处。如果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自然太平矣。

5、如果能进一步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形成美好和谐的局面。2.大爱精神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据《论语》《宪问第十四》中记载,子曰:“君子道者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何谓“仁者不忧”?按照于丹《论语心得》的理解,就是说,一个人有了仁爱的博大胸怀,他的内心就会无比仁厚、宽和,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去计较,可以不去计较纠缠于细小的得失。这样的人,就能够做到内心安静、坦然,就没有忧愁烦恼。中医认为七情伤身,喜伤心、怒伤肝、忧愁伤肺。由于仁者大爱无忧,因而更有利于身心健康。《论语》《雍也第六》

6、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意思是说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论语集注》),充满仁爱心胸博大的人,遇事冷静,不容易发脾气,也不容易冲动,就会更加健康长寿。3.大爱精神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意思是说,聪明有智慧的人能得天下,如果不能用仁去守卫它,虽然得到了天下,最终也必将失去天下。孟子提出“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行仁政而王,莫之

7、能御也”(《孟子.公孙丑》)。意思是说施行仁政的君王,才能赢得民众的拥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这样的国家是无人可敌的。4.缺失大爱精神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意思是如果不立志于仁义,一生都会忧愁受辱,以致于身陷死亡。孟子提出:“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说明即便有尧舜那样的治国之道,如果不施行仁政,也不能使天下太平。“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意思是说天子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