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034451
大小:12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3
《关于修订2009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修订2009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试行)为更好地贯彻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26号令)及江苏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独立学院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苏教高[2010]9号)文件精神,发挥独立学院既充分依托母体办学,又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现决定启动2009级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提出如下原则意见和相关要求。一、指导思想1、实事求是,走错位发展之路。从生源质量及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实际出发,以应用型、技术管理型的本科人才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
2、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体现“错位发展、突出应用性”的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创新求变,使其真正体现出比高职高专的技能型人才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同时又比普通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2、加强素质教育,走应用型本科教育之路。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学生就业为导向,紧紧依托学校本部的优势学科专业和优质教学资源,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方向,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按照基础扎实、口径较宽、适应性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规格,致力于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3、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3、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走特色培养之路。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出发,构建适应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大实践环节比重,放大选修比例,实行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推进课内学分与课外学分相配套的学分管理制度。拓展学生的课外教育环节,设定一定比例的课外学分或课外学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知
4、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4、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办学思路,走多样化办学之路。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开展多种形式办学,改变单一的专业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强与其他高校、行业企业之间的协作,采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多种形式办学;积极寻找国外合作院校,进一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实行主辅修制,同时引入行业执业资格证书培训,努力使学生一专多能、多证书出校、多渠道成才。二、基本框架(一)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1)专业培养目标(2)专业培养规格(3)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4)课程设置(5)实践环节(6)综合素质培养(7)学时、学分分配比例(
5、8)学制、毕业最低学分与学位授予(9)有关说明(二)课程体系与学分比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以及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等部分组成。四年制各专业培养方案总学分应控制在190学分左右,其中包括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实践环节学分以及综合素质培养与拓展环节课外活动学分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分为150学分左右(其中通识教育选修课设定为5学分),集中性实践环节为20-35学分左右,课外活动设定为10学分。培养方案课程总学时由课内学时和课外学时两部分构成,总课内学时应控制在2500学时以内。
6、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公共选修课、自然科学公共选修课等,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学时由课内学时和课外学时两部分组成。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为43学分,占总课内学分的比例约为24%。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大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如工科、理科、文科、管理等)、同类专业的共同学科基础课程(如土建类、环境类、电气信息类、化学类、艺术类、工商管理类等)。学科基础课程约50学分,占总课内学分的比例为28%左右。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必修课程、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程或非方向限定选修课
7、程和专业任意选修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约65学分,占总课内学分的比例为36%左右,其中选修比例不低于15%(带方向招生专业的选修比例可适当降低,但最低不低于5%)。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可根据实施需要作集中安排或分散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集中安排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工科专业实践环节总周数应不低于40周,理科专业实践环节总周数应不低于30周,文科专业实践环节总周数应不低于20周。周数计算方法: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以计划周数计,不宜集中安排的每累积5天或20学时为1周。计入课内学时的实验按20学时/周
8、折合。三、学期模式与学时学分计核本次修订的培养方案仍按“两长一短”学期模式安排教学进程。长学期的周数设定为19周,其中16+1周为教学周(含公共假日和机动时间,16周为课程教学,1周为机动,可用于补课),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