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029726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论戏曲音乐改革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论戏曲音乐的改革与创新陈钧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闭幕了。沸沸扬扬、热热闹闹,用时兴的评论语言来说可谓“好戏连台”。然而对京剧节上演的若干台戏做审美价值评判,却不在于气氛的热烈和见诸报端的溢美之词,更不在于令人瞩目的奖状、奖杯。抛却了感情色彩的理论研究所关注的,倒是京剧艺术本体在实质上的进展如何?京剧新剧目中创造了多少既具有剧种审美价值,又具有时代发展意义的新的形式?本届京剧节好戏的确不少,十几台戏中《曹操与杨修》、《高高的炼塔》、《西施归越》以及《狸猫换太子》、《徐九经升官记》、《石龙湾》、《水西遗恨》等戏,都不同程度地见出新意和美感。其中某些新的形式和方法可能对戏曲艺术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然而作为京剧艺术灵魂的声腔音乐,却步履艰难、进展迟缓。从整体上看,京剧节中的剧目音乐基本上都较好地反映了戏剧内容,在刻划人物性格、塑造艺术形象上亦大多是成功的。但是这仅仅是从歌舞剧、音乐剧的角度对京剧音乐创作做一般的评判。对于戏曲音乐创作来说,只有这种评判是不够的,戏曲不同于歌舞剧、音乐剧,因此对于京剧和其它地方戏音乐创作的评判,还须有着更能体现戏曲艺术本质规律的内容和标准。这就是对剧种声腔音乐形式和风格发展统一性、完整性及其时代特色的全面把握。在评判中我们既要看剧目音乐的创新,又要看这种创新形式是否与传统形式能够融为一体;既要看剧目音乐创新形式是不是一种暂时的、个别的现象,又要看这种创新形式在剧种声腔音乐整体中是否能够形成,或者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形式。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戏曲不同于歌剧,与戏曲相比歌剧从艺术整体表现上的规范性不强,一个剧目的成功便可以视为歌剧艺术形式的成功。而戏曲则不然,戏曲剧目在艺术表现上有着较严格的剧种艺术整体规范,在这种规范之下的艺术表现才能体现剧种的特色,失去剧种规范的艺术表现极易向非剧种艺术或非戏曲艺术转化。因此,一个戏曲剧目的成功并不能意味着剧种艺术整体的成功和发展。只有当一个剧目的创新形式影响了整个剧种艺术,那么这个剧目的成功才能具有剧种艺术整体的创新发展意义。因此,对戏曲剧目创新的评判必须以剧种艺术整体发展作为前提和尺度。当前,戏曲危机的实质在于剧种艺术整体形式发展的滞后,可以说,没有剧种艺术整体形式的发展,戏曲艺术的振兴难以实现。.. .近年来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中都创作了许多新剧目,但从音乐角度看,真正能影响和推动剧种声腔音乐发展的剧目尚属凤毛麟角。当然,剧种声腔音乐的发展不是一个或几个剧目音乐创作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如不在剧目音乐创作中注意剧种声腔音乐整体的发展问题,那么剧种音乐乃至剧种艺术整体的发展、戏曲艺术的振兴又从何谈起。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戏曲艺术也不例外。戏曲音乐的发展必须从剧种音乐整体发展去推动,才有可能实现。因为声腔音乐的统一和规范是戏曲音乐乃至戏曲艺术的本质所规定的。当前在戏曲音乐创作中对剧种音乐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存在着许多误区,严重地干扰着戏曲音乐的创新与发展。现针对某些模糊认识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美是诉诸于感觉的。对于艺术美的评判常常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见仁见智的行为。但是美的现象和感觉又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既无法摆脱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又深深地植根于传统文化模式和观念意识之中。因此艺术美的创造和发展,以及对艺术美的创造和发展的评判,都是非常复杂而严肃的工作。戏曲音乐不同于流行歌曲。十几年来,流行歌曲在追星族如潮如涌、如痴如迷的疯狂中,蔓延于中华大地,但是音像市场上廉价兜售的磁带早已向世人展示了,所谓红歌金曲,并无几日辉煌。流行歌曲中令追星族们狂热、喧嚣、歇斯底里的并不是真正的艺术美,而是以艺术形式包装起来的精神激素。人的感觉器官在较长时间的刺激下,具有分析器失灵的反应。因此,靠感官刺激激发的兴奋是难以持久的,且这种兴奋与由艺术所引发的审美愉悦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我们对戏曲艺术美的追求绝不是感官刺激,而是一种更具有时空价值的浸润人们心灵的美。戏曲音乐亦不同于歌剧音乐。歌剧音乐只要能完满地表现戏剧内容,塑造了真实的艺术形象,旋律优美动听,就可算为上乘之作。戏曲音乐则不然,它除去要达到歌剧音乐上乘之作的标准外,还必须是运用剧种声腔板式的典范,才可算为精品。其创作之妙在于,音乐虽可自由驰骋,但最终不脱离剧种声腔板式的规范。戏曲声腔音乐的发展就在于这规范和自由的对立统一之中。没有自由对规范的突破,剧种声腔音乐不可能发展;不要规范对自由的约束,剧种声腔音乐的统一性、完整性必然解体,戏曲音乐将转化为非戏曲音乐。戏曲音乐中无论曲牌联套体和板式变化体形式,它们的运用和创造都体现着一种重复原则。在戏曲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中,这种重复的音乐表现方式,饱含着浓重的地方文化气息和语言特色,积淀了众多艺人和观众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创造,因此戏曲声腔音乐中渗透着厚重的音乐美的意蕴,这就是“韵味”。戏曲音乐的韵味存在于剧种所运用的语言音韵之中,它是由深谙其道的演员和观众在长期审美实践中开掘出来的。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中就有“味”的概念。所谓“淡乎其无味”(《老子》第三十五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第六十三章)是指“味”是从“淡”和“无味”.. .中来的。它不是一种单纯地对怪异形式的追求,而是一种对于平淡的体味。因此在中国喝茶谓之“品茶”,看戏称为“听戏”。“品”和“听”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强烈的感官刺激,而在于咀嚼、体验着一种更为深邃的意蕴──“韵味”。暴烈愤疾、乖巧奇诞的刺激可能给人一时的快感和兴奋,恬淡醇厚的韵味更给人一种余音绕梁、沁人心脾的艺术享受。“味”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心理和经验,是戏曲音乐美在创新中要着力挖掘和追求的。戏曲音乐审美中对“韵味”的追求是歌剧音乐审美中不存在的。戏曲音乐改革和创新要尊重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民族的传统的审美习惯,才能创作出为观众欢迎的、有生命力的新形式。当前戏曲音乐创作中,曲作者们常常只着意于唱腔结构和旋律的新奇优美,往往忽略了对于剧种音乐韵味的继承和延伸,这就是许多唱段当场听着挺有气势,而过后又觉平淡无味印象不深的原因。二戏曲音乐的韵味是来源于形式稳定的剧种语言音韵的反复运用,和戏曲审美中对稳定的剧种声腔音乐形式的反复体验过程中的。我们通常知道苹果和梨的滋味,是从长期品尝的经验中得来的。通过长期体验,我们还能知道苹果中香蕉、国光、富士等不同品种的不同味道。如果苹果、梨,以及不同品种苹果之间的味道并不固定,那么我们就难以把握这些水果的味道。因此一戏一腔的歌剧式创作,由于声腔音乐的不固定,特别是对剧种语言音韵规范的忽视,是不利于剧种艺术发展的。我以为,形式的创新和创新形式的重复运用,是剧种音乐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戏曲音乐传统形式发展中所展示出的规律。一戏一腔的创作方式只追求一个剧目音乐的创新,较少顾及剧目音乐改革与剧种声腔音乐发展之间的联系,因此这种创作方式只能是一种孤立的、暂时的行为。一戏一腔方式所创造的新的音乐形式,由于在剧目间和剧团间缺少有目的地反复运用和普及,因此不可能经由一定时间的实践,积淀为剧种声腔音乐整体中新的形式,当然亦不可能推动剧种声腔音乐和剧种艺术的发展。造成这种后果的直接原因在于,由于一戏一腔创作方式中新的音乐形式缺少重复运用和普及,导致我们对这种创新形式无法从剧种声腔音乐整体角度去把握,无论在新唱腔的表现上和审美体验中,都无法在剧种音乐美的传统韵味中开掘出新的意蕴,因此这种创作方式对剧种音乐美乃至剧种艺术美的延伸和创造,均不能做出有价值的贡献。在这种情况下,京剧节中一些新剧目的音乐创作也只能给人一种似新非新、似久非旧,老味道被打破了,新味道又无从建立的感觉和印象。三.. .中国的戏曲是一种程式性的艺术,反映在音乐上则是声腔音乐相对固定的大统一和运用多变化的小自由相结合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组合方法,乃至发展演变途径,几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一种规律。戏曲史中无数事实表明,新的形式大凡符合剧种艺术规律的则被吸纳,不符合剧种艺术规律的则被淘汰。为了表现新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生活内容,戏曲艺术形式的改革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我们不研究戏曲艺术规律,不遵循这些规律去改革,在戏曲音乐创新中逐渐淡化剧种声腔音乐的统一性、整体性,那么,失去了相对稳定的声腔音乐形式及其组合运用规范,剧种艺术岂不面临着消亡的危险。这好比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在审美中相对独立的戏曲艺术形式好比西装,我们要改革西装款式可以将单排扣变为双排扣,将一种衣领式样变为多种衣领式样,将暗袋变为明袋……这许多改革虽然变化不小,但却仍旧保持了西装原有的基本结构特征和风格。如果我们不顾西装的基本结构规范,将西装的纽扣去掉改为拉锁,将反领改为立领,将下摆装上松紧带,这样,西装的款式是改变了,但这也就不是西装了。西装被这种改革所消灭了。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决于它在形式美方面的规律,这就如同西装的审美价值取决于它所固有的基本形式一样。西装的款式可以创新,在创新中也可以吸收其它款式的特点,但它的基本形式却不能用其它服装款式来代替。如果戏曲艺术改革的结果是把戏曲变成了非戏曲形式,那么振兴戏曲的动机和剧种消亡的效果岂不是南辕北辙了?因此,如果戏曲改革的目的不是将戏曲变为歌舞剧和音乐剧,那么戏曲艺术的规律就不能打破。当前有些戏曲改革论者以创新为口号,大谈戏曲艺术应当向个性化发展,因而提倡打破程式性、类型化,岂不知戏曲艺术正是在程式性和类型化形式的灵活运用中来追求和实现艺术表现个性的。打破了程式性、类型化单纯追求个性化的戏曲改革,就等于把西装改为夹克衫,形式倒是创新了,而西装却不复存在了,戏曲艺术亦不复存在了。这时我倒怀疑起戏曲改革的初衷,不知这种改革方法是为了发展戏曲还是为了消灭戏曲?如若是为了消灭戏曲,将戏曲变为戏味歌舞剧或戏味音乐剧,那么“振兴戏曲”的口号不如改为“消灭戏曲”的口号更为合适。四.. .戏曲艺术表现的程式性决定了戏曲音乐的程式性,我们可以改革旧程式,创造新程式,但绝不是打破和消灭程式。因为程式性是戏曲艺术的规定性。没有形态统一的剧种音乐程式,就不可能有剧种音乐可以把握的整体形式和特征,因此也不可能有剧种艺术的完整性及其统一的形式和风格。戏曲音乐的改革不是天马行空的随心所欲,不管你承认与否,剧种声腔音乐的传统形式、韵味和发展演变规律,像一把尺、一杆秤,时时刻刻在度量着戏曲音乐改革中的任何一种创新形式。因此又要改革戏曲,又不愿受到戏曲规律约束的想法和做法近乎于天真。忽略戏曲规律的改革可视为盲目,企图打破和否定戏曲规律的改革近乎于愚昧。如今,戏曲艺术改革的浪潮虽然席卷中华大地,然而盲目和愚昧却往往将改革引入歧途。呜呼!戏曲改革之难,难在对艺术规律的探寻、理解和把握,难在众多弄潮儿对水性的生疏却又不以为然的心态。然而对于戏曲规律的认识正如对于水一样,人的一生中时刻与水打交道,而真正谙熟水性能在激流中翻腾遨游的并不多。终生工作在剧团中的艺术家们与戏曲厮混得极熟,却不一定真“懂”、真“精”。我们戏曲改革家们应当对理论和规律给予必要的关注了。我们不要再只为个别剧目音乐中的创新沾沾自喜了,认识上的滞后和操作上的盲目,已使当代戏曲音乐创作拖累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当前,在戏曲音乐创作中有一种倾向和心理,即对传统唱腔敬而远之。大凡在新剧目创作中谱写唱腔时,总有一种与传统唱腔保持距离的心态,似乎传统唱腔已经完全不能利用,因此创新腔时要时时处处躲闪老腔。这种现象反映了曲作者对剧种声腔音乐规律的不熟悉和不信任。因为“信”是由“知”而生的,由于对声腔音乐规律的“不知”导致了“不信”。因此存有一种盲目否定老腔的心态。我以为这方面也“当以真伪论,不当以正变论”(刘熙载《艺概》),对传统唱腔不应抱有成见。在新剧目创作中应当以表现戏剧内容、塑造艺术形象为依据,而不应将新老唱腔形而上学地对立起来。能够完成上述使命的,不论新腔、老腔都是可取的。因为我们的改革不是为改而改,改革不是目的,完成艺术表现、振兴戏曲艺术才是我们极力追求的目标。所以我们的创新也不是为新而新,旧形式只要能够表现新内容,就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是可以利用的,是不能轻率否定的。在戏曲音乐创作中的确有将新旧形式人为地对立起来的倾向,好像它们是水火不相容的。而实际上任何成功的创新形式都与旧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形式的成功往往就在于它能够与传统形式融为一体。梅兰芳先生常用“移步不换形”来描述京剧唱腔改革中新旧形式的融合状态。在《艺概》中刘熙载也曾说过:“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他还说过:“盖惟善用古者能变古,以无所不包,故能无所不扫也。”这里前一句话说的是,艺术创新中不可以脱离传统,更不能泥古不化;后一句话说的是,在艺术创新中只有熟悉、了解、善于运用传统者,才能将传统形式加以变化。因为对传统形式及其规律吃得很透,所以在改革中才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的自由境界。这两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对传统的了解和把握与艺术创新发展的关系。我们一些曲作者长期生活在剧团中,自以为对传统很熟悉,于是轻视传统,在改革中盲目否定传统,认为旧形式过时了,毫无利用价值了。恰恰在这一点上正暴露了他们对传统形式的生疏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弱点。因此我以为,要继承传统、改革创新,首先要研究传统、认识传统、掌握传统,对传统形式和规律的把握绝不会成为戏曲艺术改革发展的累赘和障碍,相反它只能为改革发展提供条件、思路和方法。因此,那种轻视传统、轻视规律的思想是不可取的,其危险性在于,他们会在良好的改革愿望之下,将戏曲艺术置于死地的。我以为,固守传统是没有出息的,轻视传统更是有害的,我们只有深谙传统艺术的发展规律,在改革创新中才能取舍自如、吸纳得法。所谓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改革创新的口号才可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真正成为艺术实践中切实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戏曲艺术的改革发展才可能步入正轨。首届京剧艺术节闭幕了,十几台戏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时的热闹,剪不断的思索长久地萦绕在我的心中。戏曲音乐改革不是追新慕奇,“浅中有深,平中有奇”(《艺概》)才是艺术的高境界。戏曲艺术改革的步子尽管迈得再大,但它的生存和发展不可能超越艺术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所凝铸成的时空状态。“善射者不能舍的,良匠不能舍规矩”(清·李沂《秋星阁诗话》)乃世之明理。当前改革者要以犀利的目光和冷静的头脑来审视和思考戏曲的现状和未来,艺术改革绝不是以为社会提供精神快餐为目的。戏曲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需要我们踏下心来、耐着性子,以探珍寻宝的兴致来研究它、探索它,排除追星族的狂躁、商品大潮的干扰和各种大奖的诱惑,以科学而审慎的态度投入到艺术改革中去,戏曲艺术的辉煌只能属于那些不畏艰辛、百折不挠、并善于运用规律去创造未来的人们!(发表于《中国戏剧》1996年10期,作者略做修改)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