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ID:34016121

大小:48.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_第1页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_第2页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_第3页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是党中央根据中国城镇化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根本措施。什么是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如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是一个新概念,它不同于以前比较常用的“完善城市功能”一词,它比“完善城市功能”更全面、更直接。从宏观角度上看,它既包括物质层面的自然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如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也包括非物质层面的城市功能承载能力,如城市吸纳力、包容力、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等。从微观角度上看,它是指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

2、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即整个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口,能承担多少就业,能提供多少良好的生活质量等,它是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的有机的结合体。结合目前我国城镇发展现状,要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我认为应当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4。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就要从传统的资本拉动型、资源消耗型、管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中走出来,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城市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机统一,将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

3、利用贯穿于城市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境,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同时,开发以核能、太阳能、风能、沼气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并利用价格、税收、财政等政策,激励新能源走出实验室并加以普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切实做好城镇规划工作。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从城镇规划入手,改变过去从城镇发展需要来考虑资源供应的思维模式,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来合理确定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将城镇发展建立在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

4、基础上,按照自然环境资源环境条件来谋划城镇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城镇的空间分布及规模与经济布局、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形成密切相关。处理好城市与区域统筹发展、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的关系,4在更广阔的空间领域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能够充分发挥城市聚集效益和辐射效益,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从而提高城镇总体的综合承载能力。因此要统筹考虑经济布局、就业岗位、人口居住、资源环境以及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鼓励资源环境承载力比较好的区域多发展城市、多积聚资

5、金和人口;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者严重超过承载力,而且要付出极大的成本才能够提高承载力的地区,要适度限制扩张;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要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注重优化整合城市群,加强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消除低水平盲目竞争,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在基础设施方面,特别要完善交通、水电、通讯、住宅及教育、科

6、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设施。建设部门应当着力搞好道路、供水、排水、供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管理水平,着力推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正确战略思想的实施。推进地下管网布设与地下空间利用、推进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统筹建设、统一管理、综合协调。调整和优化城镇建设投资结构。引导城镇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完善和配套现有设施,重点加强城市供排水管网、燃气管网、供热管网、共同沟、防灾设施等改造和建设、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重点流域城市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坚持走以改革促发展的城市发展路子,加大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力度

7、。更多的考虑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增加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供给。4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规范而高效的城市管理,是推动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手段。要更新城市管理观念,从重视建设轻管理,转变到建设和管理并重,通过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建设和运行效率。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管理城市,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加速城市管理信息化,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城市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重视城市综合防灾,保障城市安全和正常运行。搞好城市防震、防洪、防空、消防等防灾减灾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各类预警

8、、预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保障城市供水、燃气、地铁、公共交通等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安全,加强市政公用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政府的主要职能、主要财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