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983738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小学科学教学评价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科学教学评价体系四川省什邡市教科所易爱国邮编:618400根据建构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评价观,综合十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觉得:对于诊断性评价(前侧)主要可采用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等方法,对于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主要可采用活动产品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及作业法等方法,而对于终结性评价则可采用书面检测、杰出表现记录以及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业法(长周期作业)等方法。对于科学探究应从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中的探究行为及探究成果来进行评价,对于科学知识主要以书面检测进行评价,而科学态度主要由同学(尤其是小组同学)根据表现和成长记录袋(或成长记录卡)中的作品及记录进行评价,且
2、成长记录袋(或卡)应以小组建立。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法为了让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不同内容,不同阶段的评价方法进行了适当的筛选,构成下面的评价表。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办法评价内容评价者评价方法评价细则备注科学探究教师小组同学书面测验现场作业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态度、技能、方法、思维水平等活动能力。认识科学探究主要通过书面测验,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主要通过现场作业评价。科学知识教师学习小组长书面测验长期性作业对于需要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知识,如:现象、事实、过程等主要通过书面测验评价;而对于过程性目标主要根据学生完成长期性作业的情况进行评价
3、。科学态度本人小组同学平时观察期末检查重点应抓住小学生对待科学学习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态度进行。在自评的基础上,小组同学的观察印像及小组档案袋(或成长记录卡)中的记载和有关作品进行评议。另外,在小学毕业时,可让学生写一篇对于科学课学习的总结性文章,让学生谈谈在科学课学习中的几次重要经历与感受;列举自己的科学素养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等,题目可由教师给出,亦可由学生自拟。4小学生科学学习情况评价表年级班第研究小组年月学号姓名性别第一单元15%第二单元15%科学探究40%科学态度杰出表现总评备注书面10%作品5%书面10%作品5%自评10%组评20%说明:①单元可以是自然
4、单元,也可是对自然单元进行合并。我们现在是将每册书划分为两个单元,并在后一个单元里适当涉及一点上一单元的内容,期末就不再进行书面测试。②作品是课标中指的活动产品和长期作业。在作品完成后由小组同学共同评定。特别优秀的作品交学校陈列。③自评与小组评主要根据学习表现与科学态度。期末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各小组评定(可给半节课统一进行)。④杰出表现师生共评。根据小组档案袋(或成长记录卡)中的记载,有杰出记录的可酌情加5—10分。⑤科学探究在每期确定几个探究项目并制定出相应的评价要求。由教师随教学分批评定。(评价方法及要求见附件)⑥总评成绩应是前面各分项的和并以等级记之。其中
5、:[85—100]为优,[70—85]为良,[55—70]为及格。附:科学探究评价的一般方法及要求1.能否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探究的问题。2.能否根据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3.能否制定研究计划与方案。4.能否积极参与组内探究方案的制定与完善。5.能否积极参与组内的探究。6.能否在探究过程中修正一些不当设计与操作。7.能否较全面地搜集探究获得的有用信息。8.能否根据相关信息得出合理的认识结论。9.在小组研讨中是否积极发表意见,是否认真倾听。4(在实际操作,还应根据课标及教材在不同年级的要求进行评价)小学科学教师工作及学校科学教学工作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者评价方
6、法评价标准学生学习情况由学校或上级业务部门抽查见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办法的评价细则备课由学校或上级业务部门检查备课要求器材准备由学校或上级业务部门问学生,看课看是否能满足正常地进行教学。课堂教学由学校或上级业务部门听课详见评价指标成绩评定由学校或上级业务部门问与查是否客观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研由学校或上级业务部门查参加教研活动的记录是单纯参与还是具体承担,参与教研活动时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研讨。自省与提高由学校或上级业务部门学习笔记,总结文章,获奖情况是否完成要求学习的相关文章,是否积极反思与总结,文章的获奖与发表。设施设备教师及上级业务部门问与查必备器材是否
7、达标,耗材是否根据需要补充相关活动上级业务部门问与查是否根据教学需要开展相应的活动,次数与效果,坚持性教师安排上级业务部门问与查教师是否相对稳定,课的安排是否相对集中。工作量上级业务部门问与查是否考虑了教师准备与收拾器材的工作,是否存在明显不公允的规定。4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根据建构主义的评价观:①评价的目的——学生是否在建构;②评价的重点——学生行为;③评价的对象——学生获得真实体验。评价项目评价要点符合程度较好较差教学设计1.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考虑了当地资源与学生原有认知。教学材料2.是否能满足正常地进行教学。创设情境3.初始情境是否能自然地引出探究问题。4.
8、是否提出清楚、明确的探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