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社区效应”还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富人社区效应”还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ID:33937716

大小:47.4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1

“富人社区效应”还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_第1页
“富人社区效应”还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_第2页
“富人社区效应”还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_第3页
“富人社区效应”还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_第4页
“富人社区效应”还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富人社区效应”还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富人社区效应”还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versustheBalassa-SamuelsonEffect:AnIncome-BasedTheoryofRealExchangeRates TangXiang (SchoolofEconomics,PekingUniversity)【作者简介】唐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内容提要】作为对国际价格水平差异的标准解释,巴拉萨—萨缪尔森(BS)效应依赖于国内劳动力同质假设和跨部门工资套利行为。本文提出了一个与之相对的“富人社区效应”,可以在

2、一国劳动力异质的条件下解释为什么富国的非贸易品价格较高。其直观解释是,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一个“富有居民”群体(比如高生产率的贸易品部门劳动者,或者全球贸易资源的所有者),而这个群体通过国际市场获得的硬通货总收入相对于该国总人口而言较高的话,其需求将抬高该国非贸易品价格。本文进而指出,关于BS效应的实证文献所广泛采用的两种基本统计检验,实际上无法区分BS效应与富人社区效应,这就对该领域相当一部分实证文献的正确性提出了质疑。此外,富人社区效应也有别于林德效应。Asastandardexplanationf

3、ornationalpricelevels,theBalassa-Samuelson(BS)effectpresupposesahomogeneousdomesticlaborforceandinter-sectorallabormobility.Weproposeacontrastingtheoryofthe"richneighborhoodeffect,"whichpredictshighnontradablespricesinrichcountrieswithdomesticlaborforc

4、eheterogeneity.Theintuitionisthatifacountryhasagroupof"richresidents"(e.g.highlyproductivetradablesectorworkers,orownersofgloballytradedresources)whosecombinedhardcurrencyincomeislargeenoughrelativetoitstotalpopulation,non-tradablespriceswillbedrivenhi

5、ghbytheirdemand.Moreover,fortwokindsoftestscommonlyusedintheliterature,theabovetwoeffectsareobservationallyequivalent,callingintoquestionthesoundnessofmanyimportantempiricalstudiesontheBSeffect.TherichneighborhoodeffectalsocontrastswiththeLindereffect.

6、【关键词】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实际汇率/非贸易品价格Balassa-Samuelson/RealExchangeRates/NontradablesPricesJELClassification:F310,F410一、引言国际经济学领域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如果用市场汇率折算成同一种货币来表示,则一国的物价水平与其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易言之,富国的价格水平通常较高。这主要是因为非贸易品(主要是服务业)在富裕国家相对而言较为昂贵。为什么非贸易品在富裕国家比较昂贵呢?到目前为止,学界大致有两种理

7、论解释,可以分别称之为生产率差异假说和偏好差异假说。生产率差异假说包括两种理论,即著名的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Balassa,1964;Samuelson,1964)和知名度稍逊一筹的Bhagwati-Kravis-Lipsey理论(KravisandLipsey,1983;Bhagwati,1984)。这两个理论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假设一国劳动力同质,且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部门之间可以自由流动。此外,基于不同的理由,两种理论都认为,就贸易品部门而言,富国劳动生产率高于穷国。一方面,巴拉萨—萨缪尔森理

8、论直接假定富国劳动力具有与生俱来的高生产率,另一方面,Bhagwati-Kravis-Lipsey理论则假设富国具有较高的资本/劳动比率。富国贸易品部门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意味着贸易品部门工资较高,因此,鉴于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性,富国非贸易品部门工资也较高。最后,如果假定非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在国家间的差异不大,那么富国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将导致较高的非贸易品价格水平。①考虑到上述两种理论的相似性,为方便起见,我们不妨将生产率差异假说所描述的机制统称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