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各庄民俗志——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实践与反思

赵各庄民俗志——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实践与反思

ID:33936623

大小:2.00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3-01

赵各庄民俗志——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实践与反思_第1页
赵各庄民俗志——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实践与反思_第2页
赵各庄民俗志——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实践与反思_第3页
赵各庄民俗志——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实践与反思_第4页
赵各庄民俗志——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实践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赵各庄民俗志——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实践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公开UDC学号20090113016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赵各庄民俗志——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实践与反思研究生姓名王静梅导师姓名(职称)文忠祥,教授申请学位类别硕士申请学位名称法学硕士学科专业名称民俗学研究方向名称区域民俗学论文提交日期2012年4月论文答辩日期2012年6月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学位授予日期2012年6月答辩委员会主席马成俊教授评阅人陈其斌教授,胡芳研究员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

2、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青海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日期: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青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由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办理

3、。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赵各庄民俗志——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实践与反思中文摘要民俗志作为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之一,自民俗学学科建立之初就是民俗研究的重要部分。随着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对于民俗志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复杂。新时期,“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理论在民俗学学科内备受认可。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赵各庄这一地区的部分民俗事项作为研究对象,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理论进行实践和反思。赵各庄地区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煤业生产对赵各庄民众的生产、生活具有重大影响。由煤业生产而产生的煤业民俗更是与赵各庄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加之外国侵略者对

4、赵各庄的侵占历史,更使得赵各庄的煤业民俗具有特殊特征,即地域性、功能性、科学性、反季节性和社会性。赵各庄煤业民俗主要包括煤业生产民俗、煤业生产的信仰民俗、煤业生产的居住民俗、其他与煤业生产相关的民俗和煤业生产民俗的保护等几方面。煤业生产民俗涉及的是标志性的赵各庄民众的物质生产,而赵各庄的红白喜事则主要涉及标志性的赵各庄民众的物质生活。赵各庄的红白喜事主要包括赵各庄的丧葬民俗和婚姻民俗的各个方面。通过赵各庄民俗志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理论的实践,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赵各庄民俗志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理论的书写条件和书写要求的实践较容易实现,对记

5、录不同留存状态的民俗和交代现代化背景下民俗变迁的原因的实践相对困难。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赵各庄民俗志也与“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有些出入,如民俗志的详尽程度、民俗志涉及的民俗事项的全面性等等。民俗变迁、民俗保护和民俗利用与民俗志都有着重要的联系。由于民俗变迁不可避免,导致了民俗保护的产生,而民俗志作为保护民俗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就与民俗变迁联系到了一起。而民俗志中所保存的民俗不仅能够作为民俗研究的资料而存在,它们还能够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而这就涉及到了民俗的利用。所以说,民俗志作为民俗保护手段之一是连接变迁民俗、民俗利用的重要媒介,是变迁民俗的价值再体

6、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民俗研究的重要方面。关键词:标志性文化,民俗志,民俗变迁,民俗利用,赵各庄IAFolkloreEthnographyofZhaogeahuang:ApplicationofandReflectionontheTheoryof“RepresentativeCulture-oriented”WritingStyleofFolkloreEthnographyAbstractFolkloreethnographyhasbeenanimportantpartofthestudyoffolkloresincethefoundingof

7、thedisciplineoffolkloreinChina.Withthedevelopmentofthediscipline,ethnographicresearchandwritingonfolklorehasgraduallydeepenedandbecomemorecomplex.Inthenewperiod,thetheoryofthe“representativeculture-oriented”writingstyleoffolkloreethnographyhasbecomewidelyrecognizedbythescholarsw

8、ithinthediscipline.FocusingonthefolkcustomsinZ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