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901866
大小:52.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遵循认知规律,构建健康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遵循认知规律,构建健康课堂从“角的大小认识”教学谈起【内容摘要】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洞察,和对其认知规律的遵循顺应,这是开展教学的基础。有效学习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分析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这是教学的依据与根源。有效学习需要合理安排学生的感知顺序,即对教学环节反复斟酌,而后选择合理的教学路线。知Z愈明,则行Z愈笃。此“明”为“知生Z明,知识Z明与知序Z明”,若教师能据此而合理安排教学,那么,学生也必定会学的更扎实而灵活。【关键词】知“生”Z明、知“识”Z明、知“序”Z明《角的初步认识》在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
2、,是空间与几何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教师在创设本课时会按照“生活屮抽象出角一一认识角一一角的大小一一画角”几步循序渐进,本次本着研究与探索的心态再次执教《角的初步认识》。在“角的大小比较”教学屮,创设了一个“挑战性”的环节,意图让学生在辨析与思考屮加深对角大小“质”的理解。然而仔细琢磨Z下,总感觉这样的“挑战”不尽合理,我们不妨来做一次再研究。的角,角1角2观察后思考,这里哪个角比较大?学生纷纷争相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角2比较大,有几个孩子认为角1大。两种观点一时争论不休。老师请认为是角1大的孩子说明自己的看法:你为什么认为是角1大呢
3、?说说你的理由。生仁因为角1张的开,所以角1大;生2:(迫不及待地),老师,我来演示一下。(然后,拿过教师手中的两个角,把他们合并接着说:你看,角2被角1关在里面了,当然是角2大。这时,有学生表示不同意见说:你只是把顶点关在里面了,它的边还在外面呢。照你这样说的话,那么角2的边可以把角1也关在里面。生3:我认为是角2大,它看上去明显比角1要长很多。生4:我觉得角1比角2要胖一些,但是角2比角1要长一些,谁大谁小有点不好说,综合看起来还是角2大一些。老师开始做裁判员:同学们,角的大小我们要看它的边的张开程度(边说边演示,拿出另外一个角,呈现从
4、小到大的动态变化)你们看,两条边张开得小,我们就说这个角比较小,两条边张开的越大,我们就说这个角越大。(稍停,让学生思考和体会一下)我们把这两个角合并起来看看,你发现什么?(就如生2的操作)生:角2在角1里面了;生:角1把角2包围住了;生:没围住,它的边还在外面呢!(指的是角2)师(强调):角的大小只和它的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现在,你觉得那个角大呢?生领会了教师的意图,纷纷倒戈说:角1比较大。(刚才生3明显有点不服气,自己嘟嘖着:我觉得还是角2大。不过他在后续判断角的大小的时候,是按边张开大小的标准来完成的。)我在全班转了一下,孩子们对角的大
5、小都能够判断准确。在课后,我反复思考并将这节课与之前的课堂进行了不断比较,之所以安排这样的环节,目的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富有“挑战性”,让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加深对角的大小本质的理解。从课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知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排除了“边因素对角的大小干扰”,本以为这样的教学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能够“在跳一跳中摘桃子”。然而,值得我们为之思考并探讨的是:这样的“挑战”合理吗?“知道”就代表“理解与确信吗”?我们来细致探讨一下。一、知“生”之明一一“有意”须立足“基础”农拆的和你石、立1足“本源”容的认识、分析
6、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首先,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洞察,和对其认知规律的遵循顺应,这是开展教学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接知如接枝”的精彩比喻,他说:“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个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可见,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实质是经验的重组,这里的经验指的就是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经验。那么,他们对“大小”的经验是什么?孩子在生活中的“大小经验”更多是头脑对物体的长度、而积、体积在量方而变化的反映。它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的协同活动实现的,其中视知觉
7、起主导作用。因而,他们对于“角的大小”比较也往往会从“边的长度,这个角所占的而积大小”出发,去实现他们的“合理判断”。所以,当老师同时呈现角1与角2,让孩子判断其大小,学生说“我认为是角2大,它看上去明显比角1要长很多”是符合其已有经验基础的。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同时呈现两个边长不一的角对学生准确感知角的大小形成了视觉干扰。实际上,“边长不一的角”的岀现对于“角的大小”认识是一种“非本质属性”的干扰。认知心理学认为,当学生学习新知初次感知的时候,应排除这种非本质属性的干扰。所以,这样的“挑战”虽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但往往会事与愿违。攵参的定位
8、是“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在教材中体现为:如图即“在活动角中转成大小不同的角”和“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那么,在初步认识的时候我们是否需要通过思考与讨论孩子“理解”角的边长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