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mm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

基于p-cmm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

ID:33900937

大小:2.07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3-01

基于p-cmm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_第1页
基于p-cmm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_第2页
基于p-cmm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_第3页
基于p-cmm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_第4页
基于p-cmm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p-cmm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硕士论文基于P.CMM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从实践上讲,将P.CMM作为工具引入到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科学、合理地进行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有利于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的行为。通过引入P.CMM,知识型企业可以全方位地、系统地提升其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营造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1.知识型企业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的研究状况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根据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至50年代末的社会生产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背景,提出“

2、知识产业"(knowledgeindustry)的概念,其外延包括教育、研究与发展、传播业、信息设备、信息服务。他发现,美国在1947~1958年期间,知识产业以每年平均10.6%的速度递增,是GDP增长率的2倍,1958年,美国GDP的29%来自知识产业,约为1364亿美元;1959年,美国从事知识产业的劳动力已经占全部劳动力的31.1%。事实上知识对经济的影响已经不局限于马克卢普说的五个产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具有新型企业的特征,它们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己大大超过当年的水平。伴随环境的变化知识型企业的研究热正逐渐兴起,如彼得·德鲁

3、克等人的《知识管理》(1999年)、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1995年)、保罗·麦耶斯主编的《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1996年)、查尔斯·M·萨维奇的《第五代管理》(1996年)、维娜·艾莉的《知识的进化》(1998年)、以及英文版的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的《知识创建的公司》(1991年)、奎恩的《知识化企业》(1992年)、期特曼的《学习型组织的模式》(1995年)、普卢萨柯的《组织的知识》(1997年)等。这些著作对企业的知识划分,演变和创新以及知识型企业的特点,其出现的背景及一些管理运作框架、平台和形态等进行了相关的论

4、述,这些著作都为知识型企业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国内的研究状况从国内的研究状况看,如吴季松的《知识经济》(1998年)、王德禄等著的《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1999年)、《知识企业与知识管理》(2000年)、汪治主编的《知识型企业管理》(2002年)、以及冯子标等著的《传统企业走向知识型企业》(2004年)等著作或一些文章,从本土化的角度对知识型企业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解释。但总体上研究仍比较薄弱,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可对知识型企业国内研究现状进行简单的概括:①描述企业知识和知识型企业的演变规律。将知识型企业描述为当今信息时

5、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必然产生和发展的企业形态。②研究知识型企业的特点。将知识型企业中知识(或称为能力、智力)作为第2④其他方面的研究。知识型企业的产品是非物化的,员工是知识型的员工,知识型企业必须有全新的战略和管理理念。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涵、驱动力、动机或优势、外包内容及分类、实施流程及潜在的风险等方面。(1)国外研究现状Switser(1997)指出人力资源外包的趋势是从以往的成本节约的观点转向获取竞争优势,并预测出外包是未来10年中专业服务

6、公司唯一最大的成长机会。Maurer:和Mobley(1998)指出外包是未来人力资源部的一个整合部分。Woods(1999)指出2l世纪人力资源的两个相互矛盾的趋势: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对组织更加重要;另一方面传统的人力资源将被外包和技术代替。Mobley(2000)讨论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四个主要驱动因素:经济、技术、就业和政治/社会。Greer,Youngblood和Gray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定义是由于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Lever的定义是关于从外部供应商获得商业服务的长期合同关系。G

7、reer,Youngblood和Gray总结了人力资源外包决策的五个驱动力:裁员、快速成长或下降、全球化、日益加剧的竞争、重组。Greer,Youngblood和Gray从操作层面和战略层面全面分析了外包的动机:操作层面主要是从人力资源职能的发展、对专长的需求、人力资源信息技术、时间压力、成本节约、供应商效率与服务、企业人力资源规模、谈判中代理人的好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战略层面主要是从战略集中、分布式结构、减少官僚主义和文化变革、内部政治、管理和组织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KlaasoMcClendon和Gainey把人力资源分

8、为四个因素:一般人力资源、交易型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投资、招聘选拔,人力资源外包程度则由7点量表进行测量。Lever认为人力资源由6个项目组成:工资处理、福利、培训、HR信息系统、薪酬、招聘,外包程度由6点量表进行测量。Gilley和Rasheed指出外包强度=外包广度×外包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