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阐释学视野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以《道德经》卫礼贤译本为例

翻译阐释学视野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以《道德经》卫礼贤译本为例

ID:33883506

大小:2.46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9-03-01

翻译阐释学视野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以《道德经》卫礼贤译本为例_第1页
翻译阐释学视野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以《道德经》卫礼贤译本为例_第2页
翻译阐释学视野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以《道德经》卫礼贤译本为例_第3页
翻译阐释学视野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以《道德经》卫礼贤译本为例_第4页
翻译阐释学视野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以《道德经》卫礼贤译本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翻译阐释学视野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以《道德经》卫礼贤译本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国内图书分类号:H3弓国际图书分类号: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翻逄阐翟堂塑墅虫的逄鲞主体!眭闻题二二丛鱼道德经滏里主L竖连奎麴倒年级2Q!墨级姓名奎丞垣申请学位级别塞!麴±专业窆I国语言塞堂:指导老师堡坐庄麴攫二零一六年四月二十七日万方数据cIassifiedIndex:一多多U.D.C: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MasterDegreeThesisSUBJEKTIVITATIMUBERSETZUNGSPROZESS—-ERKENNTNISSEDERUBERSETZUNGSHER^僵ENEUTIK:DARGESTELI』A

2、MBEISPIELRJCHARDWILH匝LMSUBERSETZUNGDES删D伽删GJah唱ang:2013Kandidatin:LiTianjiaoAkademischerGradfcjr:MagisterStudienfach:FremdsprachenphiIoIogieBetreuer:Prof.Dr.HuaSha0×iang27.Apr2016万方数据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交通大学可以将本

3、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彤使用本授权书。(请在以上方框内打,,v”)学位攀者躲塘复印日期:Z卅6.j.加指导老师签名:碑乡再万方数据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工作(贡献)声明本人在学位论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或贡献如下:随着阐释学在翻译学领域的影响力日渐增强,翻译理论书籍越来越多地将重点放在阐释学上。在这样蓬勃的发展态势下,“翻译阐释学”这一术语顺势而生,这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的确立。正当“翻译阐释学”在德国方兴未艾之时

4、,国内却鲜有直接将“翻译阐释学”直接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提出并作为论文理论基础的。笔者选取“翻译阐释学”中“前理解”、“视域融合”和“创造性”三个概念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分析在理解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其主体性又带来了怎样的翻译效果。在诸多《道德经》德译本中,卫礼贤的译本广受欢迎,影响力长久不衰。但因其自身传教士的身份,学界多将卫礼贤的译本归于传教士时期的译作范畴,分析其译本时多侧重于跨文化交流的层面:在这里卫礼贤以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形象出现,学界对他在这一时期“中学西渐”和近代汉学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吝赞美之词,在此种研究思路下,其译作更多的是被视

5、为介绍中国文化的载体,卫礼贤身为一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多被视为“一名伟大的东方文化传播者”所做的努力,而译作本身的文学质量和思想价值只能退居一侧。然而,从翻译阐释学角度来看,卫礼贤着眼于中西方思想的相通之处,借用西方文学、神学、哲学、语言学等概念,使得译作不仅在学术界广受好评,也在普通读者中长盛不衰,便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也是译者主体性带来的结果。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从卫礼贤译本的文本本身出发,结合翻译阐释学理论,从译文中选取合适的例子分析卫礼贤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不同于惯常的文化交流视角,而是从翻译理论角度分析译本,希望能为更全面的研究卫礼

6、贤译本的价值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违反上述声明所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将由本人承担。万方数据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墩研日期:洲占·J·矽万方数据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l页中文摘要任何翻译都离不开理解,阐释学对翻译的意义不言而喻。近些年来,阐释学在翻译理论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在翻译学界出现了一个新的术语——翻译阐释学。它的出现为我们研究译

7、本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将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述。在理论展开之前,本文先对翻译阐释学的发展史作一简单回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并非无本之木,而是自始至终根植于翻译过程之中。译者的主体性则是翻译阐释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选取三个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表现,即“前理解”,“视域融合”和“创造性”,作为理论基础。老子和《道德经》一直以来都是德国汉学家和翻译家研究及阐释的重要对象。在众多《道德经》德译本之中,卫礼贤译本的影响力经久不衰。卫礼贤作为一名译者,他在理解及翻译《道德经》过程中表现出尤为典型的主体性。因而本文将《道德经》卫礼贤译本选为分析文本。第五章

8、节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将结合之前所述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