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的演变和古今词义的异同

词义的演变和古今词义的异同

ID:33850202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词义的演变和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1页
词义的演变和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2页
词义的演变和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3页
词义的演变和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4页
词义的演变和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词义的演变和古今词义的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词汇第一节词义的演变和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基本词汇的沿用(二)古代旧词的消亡(三)后代新词的产生(四)单音词的复音化(五)词汇量的扩充增长(六)词义词形的演变二、词义演变和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一)词义的演变(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1.古今略同2.古今迥异3.古今有同有异⑴小同大异⑵大同小异三、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造成古今词义差异的原因(一)词义数量的改变这里的词义数量指的是义项数量。其改变情况有三:1.义项的增加2.义项的减少

2、3.义项的更替(二)词义范围的改变这里的词义范围指的是词所表示概念的外延。其改变情况有二: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三)词义色彩的改变这里的词义色彩主要指感情色彩,也包括语体色彩,都是就一个词的常用义而言的。1.感情色彩的改变⑴褒义变为贬义⑵贬义变为褒义⑶中性变为褒义⑷中性变为贬义⑸褒义变为中性⑹贬义变为中性2.语体色彩的改变(四)词义程度的改变这里的词义程度主要指轻重程度。其改变情况有二:1.词义由轻变重2.词义由重变轻四、如何排除古今词义差异造成的障碍(一)树立词义发展变化的历史主义观点(二)注意现代汉语双音词和成语、熟语的语素

3、中保留的古义(三)充分利用古今注释、工具书和前人著述(四)熟读典范文言作品,逐步掌握古汉语常用词第二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词的本义从理论上说,词的本义就是一个词本来的意义。但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本义,实际上是指一个词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证的初始意义。(二)词的引申义词的引申义是指一个词由其本义推演引申而形成的意义。1.直接引申义2.间接引申义二、探求本义的方法和意义(一)探求本义的方法1.分析字形2.考核文献(二)探求本义的意义1.举纲张目,可使我们理解词义更透彻2.推本溯源,可是我们解释词义有

4、根据3.以简驭繁,有助于我们把握整个词义系统及词的派生关系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和类型(一)词义引申的方式1.内因生义⑴时空关系⑵因果关系⑶反正关系⑷动静关系⑸实虚关系⑹同所衍生关系2.外因生义⑴借助自然条件⑵借助社会条件3.修辞生义⑴借助比喻⑵借助借代(二)词义引申的类型1.辐射型2.连锁型四、词义引申的相互影响(一)同步引申1.同义词的同步引申2.反义词的同步引申(二)相向引申(三)替补引申五、学习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应注意的问题(一)要注意区分字的本义和词的本义1.词的实际本义早于字的本义2.字的本义不完全是实际使用过的词义3.一字记多

5、词,字的本义只能与一个词的本义密切相关(二)要注意区分引申义和假借义1.“本无其字”的假借产生的假借义2.“本有其字”的通假产生的假借义(三)要注意词义引申后字形和读音的变化1.改变读音2.改变字形3.音形皆变(四)要注意利用前人的成果1.取其精华2.明其讹误第三节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一、单音词和复音词(一)古汉语中单音词和复音词的基本情况1.单音词2.复音词(二)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原因和作用1.复音化是分化一词多义的有效方法2.复音化是减少同音词和同形词的重要手段(三)古汉语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的几种主要方式1.同义(含近义和同类)词

6、连用形成复音词2.非同义词连用形成复音词3.增加词头或词尾形成复音词⑴增加词头⑵增加词尾4.改用与原词字形无关的复音词二、古汉语中的双音词(一)单纯词1.叠音词2.连绵词⑴双声联绵词⑵叠韵联绵词⑶双声兼叠韵联绵词⑷其他联绵词(二)合成词1.复合式合成词⑴联合型A.同义联合型B.对义联合型⑵偏正型A.定中关系型B.对义联合型⑶动宾型⑷介宾型⑸主谓型⑹补充型2.附加式合成词⑴词缀词根型⑵词根词缀型3.重叠式合成词三、学习单音词和复音词应注意的问题(一)不要误合单音词(二)不要误拆联绵词(三)不要误解偏义词1.同义联合型偏义词2.对义联合型偏

7、义词第四节古汉语中的同义词一、什么是同义词(一)绝对同义词(二)相对同义词二、同义词形成的原因(一)词义的引申(二)方言的作用(三)社会的影响1.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2.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三、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一)词义上的差别1.形制不同2.用途不用3.质料不同4.部位不同5.范围不同6.方式不同7.姿态不同8.对象不同9.时间不同10.速度不同11.距离不同12.程度不同13.侧重点不同(二)用法上的差别1.适用对象不同2.使用地域不同3.结合能力不同4.语法特点不同5.语序不同(三)色彩上的差别1.感情色彩不同2.语体色彩不同四、

8、确定同义词的根据(一)文献上的根据1.连文2.对文(二)训诂上的根据1.单训2.互训3.同训4.封闭型递训五、辨析同义词的方法(一)借助文献语境1.替换法2.比较法(二)借助训诂材料1.文献训诂材料⑴正文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