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828611
大小:60.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1
《“人心的世界”-导向与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心的世界”:导向与建构摘要:荣辱价值认知本质上是社会生活实践中主体的情感认知与体验,是“人心的世界”。荣辱观确立是社会认知导向与主体价值建构的有机统一。国家对个体的荣辱价值灌输与导引,是主体荣辱观确立的前提。荣辱观的主体性、情感性特质,又决定了主体价值建构的重要性;主体价值建构的使命就在于实现荣辱价值的“国家伦理”形态与“个体道德”形态的融合。关键词:荣辱观;认知导向;价值建构;理性;情感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01-0144-04收稿日期:2006-12-08资
2、助项目: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作者简介:曾盛聪,男,福建永定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伦理、行政伦理、政治哲学的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时代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价值理性,荣辱观是关于社会生活“应当怎样”的道德智慧与愿景的表达,设定了我国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然而,荣辱观又是发自人们内心道德情感世界最深层、最本真的认知、体悟与感受,是以主体性的道德
3、良知决断和自主行为支撑作为最后实现方式的,“荣”与“辱”从根本上说是主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萌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属“人心的世界”。因此,实现荣辱价值的“国家伦理”形态与“个体道德”形态的融合,荣辱认知的“国家叙事”方式与“个体叙事”方式的融合,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键所在。“人心的世界”:荣辱观的本质内涵在市场化、全球化与网络化的生存方式下,“八荣八耻”的提出,抓住了当前我国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中突出的是非善恶问题,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传承,又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价值理念,引导并设定了我国
4、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道德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不仅是行为规范,而且是人类的实践精神,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1]道德是外在规范性与内在主体性、客观约束性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作为系统存在,道德包含道德制度、道德规范和道德心理等层面与要素,其中制度是道德系统存在的空间与范围,而规范则是道德体系的架构与支柱。道德生活的主体性特征,决定了制度规范是道德得以确立的外在条件与预设,而道德心理与情感则是道德确立的主体内容,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荣”与
5、“辱”是产生于社会主体道德价值世界最本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最直观地揭示了道德的内在主体性特征。尽管荣辱观的国家表达与理性建构,推动着社会形成了是非、善恶、荣辱的“社会共识”,让生活在其间的每一个体感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褒扬与贬斥,进而推动着个体正确的荣辱观的形成,但荣辱观形成的最后标志仍取决于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意识的人,毋宁说,荣辱观只能根植于社会主体心灵深处与心性价值世界之中,“人”、“人性”、“人心”仍然是荣辱观确立的关键性字眼。情感主义伦理学家休谟认为,道德是一种情感存在,与理性无涉,因此无法用理性来
6、证明。主张道德学本质上是一种“人”学,它与逻辑学、批评学、政治学一道“几乎包括尽了一切需要我们研究的种种重要事情,或者说一切可以促进或装饰人类心灵的种种重要事情。”[2]尽管休谟对道德情感的过分的张扬和对道德理性漠视,使其在情感与理性的矛盾关系上失之偏颇,但情感主义者也指出了道德的主体性本质和道德情感对于道德确立的基础性意义。毫无疑问,今天我们的道德建设不应停留于在理性层面制定多少规范、形成怎样的道德制度,而且关键在于把这些制度和规范最大程度地内化为人的道德情感、自觉认知与真实信念。如果没有主体真实的道德
7、情感的支撑,道德理性只能将道德理想束之高阁,成为抽象的、超验的存在物,无法真正萌发具有强烈心灵共鸣与震撼力的情感体验与道德行为。荣辱观作为根植于主体内在向度的道德情感与心灵体验,它的最后实现方式必然是以进入“人心的世界”为标志的。道德是外在规范性与内在主体性的统一,决定着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下的荣辱观的教育,不能局限于给定各种理论范式和理论体系。从道德教育的完整过程看,它是一种认知导向与价值建构相统一的过程,是一个道德理性设计与道德情感供给相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激扬人的自由意志与情感体验的过程。社会
8、认知导向:荣辱观教育的前提荣辱观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情感性特征,但荣辱观必然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并内化形成的。马克思在论述人的发展时,曾经借用黑格尔的一个命题:人自己创造自己。对于人如何创造自己,在一些哲学家、教育家看来,它是人固有的禀赋、特性的自我显露,是个体自我完成的过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说过“我们不必从外面去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我们只需使他原有的、藏在身内的东西显露出来。”[3]与之截然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