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层级体系优化

户籍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层级体系优化

ID:33817317

大小:1.19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3-01

户籍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层级体系优化_第1页
户籍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层级体系优化_第2页
户籍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层级体系优化_第3页
户籍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层级体系优化_第4页
户籍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层级体系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户籍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层级体系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户籍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层级体系优化梁琦陈强远王如玉摘要:合理的“等级规模”分布层级结构,是城市层级体系优化的必要条件。根据我国城市常住人口人数,利用“等级规模”法则检验和核密度估计,并基于空间经济学框架,建立劳动力区位选择模型,且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我国城市层级结构与幂律为1对应的金字塔结构存在差异,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使城市规模分布偏离了帕累托最优。户籍改革有助于优化我国城市层级体系。优化城市层级体系,应该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的一致目标。关键词:户籍改革城市层级体系劳动力流动作者梁琦,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广州510275);陈强远,中山大学管理学

2、院博士研究生(广州510275);王如玉,招商银行总行(深圳518O40)。一、引言就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而言,十年前就出现了是以大城市为主还是以小城镇为主的争论。前者的理论依据在于城市集聚经济优势,后者则立足于我国城镇化水平低、大城市承载力有限以及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基本国情。①迄今为止,这种争论似乎仍没有达成共识,但城镇化的路径,已经从国家层面得以明确。在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及其效应研究”(71273285)、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知识服务嵌入制造业集聚创新体系机制研究”(201

3、2GXS4D094)、中山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空间经济学新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点培育建设”(140003165007)、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广东省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劳动力就业长效机制研究”(2OlZGXM一0001)的阶段性成果。①肖金成:《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农民工问题》,《发展研究》2009年第5期;朱选功:《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的利弊分析》,《理论导刊》2000年第4期。·36·户籍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层级体系优化告》中,将户籍制度改革列为我国城镇化的关键,首次明确提出了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

4、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①这是一种差异化且循序渐进的户籍开放政策。目前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户籍制度改革的步子越迈越大,多省取消了对进城镇落户指标的限制。安徽省已在全省范围内,把小城镇户籍改革的做法引人到城市;浙江、江苏、重庆、四川、上海等地,也都程度不同地实行了一些新的政策。但在理论界,却存在较大争议:人们对中小城市的户籍开放,已经达成了共识,争议的焦点在于大城市户籍制度是否全面放开。②这些争议多是出于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探讨的并不多,因此一些论点缺乏学理支撑。空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空间配置的学

5、科,要素的空间流动和配置正是它的研究对象。户籍制度影响劳动力空间流动,进而影响资源空间配置。因此,将户籍制度改革纳人空间经济学研究范畴适得其所,亦给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城市模型是空间经济学的三大模型之一。③本文基于城市层级体系的概念,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即合理的城市层级体系是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进而在空间经济学理论框架下探讨户籍制度改革对优化城市层级体系的影响。本文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考察我国城市层级体系的基本事实,并探讨其资源空间配置的效率;第二,探寻城市层级体系内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机理,并分析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进而对城市层级体系的影响;第三,从优化城市层级体系

6、的视角,探讨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本文余下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与思考,从城市层级体系的形成机理、城市规模分布幂律、城市层级体系的帕累托效率和外部扰动对城市层级体系的影响四个方面逐步展开;第三部分为我国城市层级体系的事实观察;第四部分为理论模型;第五部分为数值模拟;第六部分为结语。二、文献回顾与思考传统城市经济理论对城市内部结构有大量的研究,无需赘述。随着经济全球化①详见徐绍史:《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2013年6月26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国人大网,2013年6月27日。http://www.npc.gov.cn/npc/

7、zxbg/czhjsgzqk/2013_06/27/content1798667.htm.一②此处所指的大城市,既包括一线特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北上广”),也包括二线大城市如重庆、天津、武汉、南京等城市。③梁琦:《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兼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4期,2005年。·37·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的不断深入,城市越来越走向区域化和网络化,正如Mumford和Tur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