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发热临床应用刍议

气虚发热临床应用刍议

ID:33796455

大小:56.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气虚发热临床应用刍议_第1页
气虚发热临床应用刍议_第2页
气虚发热临床应用刍议_第3页
气虚发热临床应用刍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气虚发热临床应用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气虚发热临床应用刍议张晓枫(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气虚怎可发热?从阴阳学说分析,气属阳,阳虚当牛寒,何来牛热?中医基础理论论述气虚牛热甚少,或述而不详,以至对其产牛的原因和机理至今不甚明了。因此,阐明气虚发热的渊源,搞清气虚发热的机理,研讨气虚发热的临床应用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关键词】气虚发热甘温除大热理论进展【中图分类号】R2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336-02ClinicalapplicationofqideficiencyfeverZhangXiaofeng(LanzhouResourc

2、esandEnvironmentVoc-TechCollege,GansuLanzhou730000)[Abstract]Qihowheating?FromtheanalysisoftheoryofyinandYang,QibelongstoYang,Yangdeficiencycoldwhenthestudents,howtogenerateheat?Basic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nQideficiencyandheatunderstood,ortheratherunknown,anditscausesandmechanismof

3、itisstillnotclear.Therefore,elucidatingtheQideficiencyandheatsources,clearandheatingmechanism,researchandclinicalapplicationofheattothetheoryofTCMdevelopmentisessential.【Keywords】QifeverSweat-Warmclearingheattheorydevelopment1.气虚发热的理论渊源《素问·调经论》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脱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可以

4、说《内经》奠定了气虚发热理论的基础。而金元时期是气虚发热理论的成熟和完善时期。其中李东垣对气虚发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脾胃论学说,对脾胃内伤的阐发、内伤热中证病因病理的论述等等都作了很好的论述,主张升发脾胃之气,由此引中出甘温除热的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到了明清以后,研究气虚发热的医家最多,从而使气虚发热理论更加丰富,认识更加深刻。其中明代医家张景岳对气虚发热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他在《景岳全书》⑴中提到气虚发热是“有根之火浮于外而发热。”清代吴谦对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作了精辟的总结。他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内伤外感辩似》[2]中F1“内伤外感皆发

5、热,内伤之发热,热在肌肤,以手扪之,热从内泛,不似外感之发热,热在皮肤,以手扪之,热自内轻也。”此后近现代医家对气虚发热又有所阐发。如邓铁涛教授[3]认为甘温不仅能除热,而且能除大热,方除补中益气汤外,还可用当归补血汤等。总之,历代医家对气虚发热论述颇多,这些理论为我们治疗临床上的一些发热性疾病起到重要的作用。2.气虚发热的机理研究一脾虚致心火亢盛,心火乘土生大热。李东垣在脾胃论⑷中曰:“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亢盛。”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生化营血不足,则心无所养,以致心火独亢“心乱而烦”即是其症之一,李东垣在治疗吋,常加用黄连一味以去心火,即是明证。心属火,脾胃属土。

6、脾胃气虚能使心火独盛,心火独盛最易移热于脾胃。脾胃主身之肌肉,故脾胃有热就会淫于肌肤,产生犹如阳明经证的大热症状,如脾胃论⑷说:“心火亢甚,乘其土曰热中,脉洪大而烦闷。”又云:“火乘土位,其脉洪缓,更有身热,心中不便之证。二脾胃气虚则肾失滋养,肾火内生。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之肾有懒于脾胃后天之本的滋养。如果脾胃气虚,生化不足,则肾失滋养,肾阴亏虚,以致肾火内生。如脾胃论⑷曰:“夫脾胃虚弱……阴阳气血俱不足,故或热厥而阴虚。”素问·厥论篇曰:“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热厥就是肾阴虚致虚热的一种临床表现,除此之外,症状表现还有“显热躁”;肾火上冲,变证蜂起,如李东垣所举:

7、“脾证始得……阴火上冲,则气高而喘,为烦热、为头痛、为渴、为脉洪肾火犯肺,肺失肃降,则“气高而喘肾火犯心,则“烦”;肾火犯肝,肝阳上亢,则“头痛”;肾火上乘土,脾胃热其则热中,而有“热、”“渴”“脉洪”之象。这一系列症状的出现皆在脾胃虚引起肾火的情况下产生,在脾胃论⑷中有一句纲领性的论述,即“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综合以上二方面,此“火邪”应指由脾胃气虚引起的心火和肾火而言的。三脾胃气虚则升降失常,伏火内生。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